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将军温应星为何葬于西点军校?曾与巴顿同班

2013年01月04日 13:35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在那个年代,温应星回国竟无用武之地。

  在美国纽约市北郊“西点军校”的军人公墓里,有一块用中英文双语书写的墓碑,上书“显考陆军中将温公应星府君之墓”字样。如今,这里已成为到西点造访的中国人必来瞻仰的一景。

  这个叫温应星的中国人到底是谁?怎么能够葬在美国最著名军校的军人公墓里?这还得从头说起。

  1

  清廷指令他转入西点军校

  1887年,广东台山县罗洞乡一个官宦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婴,这个男孩子就是温应星。他的父亲为清朝进士,任七品知事。

  1901年,温应星入南洋公学(即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学习,后来,他又考上了唐山北洋工学院,曾任粤汉铁路学生实习工程师。有一天,他和同学到北京,正好看到墙上张贴的清廷公费留美招考布告,布告中许诺,凡留洋归来,可优先考举。温应星不禁眼睛一亮,于是就欣然报名参加了考试,不想幸运地一举考中,成为清华学校的留美学生之一。1904年秋,温应星坐船来到了陌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成为弗吉尼亚军事学院的中国留学生。

  7个月后,温应星接到清廷的指令,让他立即转入西点军校。此一转折,让他有幸与曾经留级、后来成为名将的巴顿先生成了同班同学。

  一进入西点,温应星就抓住时机,刻苦攻读,他的“军事工程”成绩很快成为全班第二名。然而,1909年从西点毕业时,由于语言障碍的影响,在该期103位学生中,温应星的综合成绩只名列全班第82名,而闻名中外的二战英雄巴顿将军则是第45名。根据史料显示,这一班同学中,光将军就产生了28位。在中国学生留学史上,温应星是第一个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中国留学生。

  2

  回国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温应星从西点毕业的时候,正是清廷快要灭亡的时期,出国前清廷对那些留学生许下的诺言已经难以兑现了。所以,温应星回国以后并未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只好先在广东军校担任数学教师。

  后来,辛亥革命爆发,他便追随孙中山。孙中山看他是西点军校的毕业生,又能说流利的英语,就把他留在大元帅府做自己的英文秘书,后来又调任第三科科长。然而,这一切对他来说似乎依然不是很适应,他一个西点军校的“军事工程”高材生,在派系复杂、军阀割据的旧中国,尤其是在官场,失去了发挥能力的空间。

  1921年年初,为了摆脱日本人对奉系的要挟,张作霖决定向美国政府求助,打算聘请一位资深的美国军人来担任自己的军事顾问。在美方派来的顾问当中,有一位名叫费霖的陆军少校,恰好是温应星的同班同学,就对张作霖说:“你们中国就有西点毕业的专业人才,为什么还要花大笔钱找我们美国人来?”他就把温应星推荐给了张作霖。此时,南方的国民政府正有意在旧军阀中安插势力,也就很爽快地把温应星安插到奉军任职。

  1928年皇姑屯事件以后,温应星偕全家星夜兼程逃到了北京。当时,北京是新思潮最活跃的地方,学生运动风起云涌,清华大学也是学潮风波不断,先后就有两任校长因此被迫离职。温应星本来就是从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出国留洋的,在此风雨飘摇的关头,校董会决定聘请他为清华大学第五任校长。因此,在清华校志上,温应星是直至目前为止,唯一担任过中国国立大学校长的职业军人。这是温应星生平最得意的一份差事。

  3

  随宋子文倒蒋功亏一篑

  然而,温应星在清华校长的职位上仅干了两个月,便奉调南下,去上海当了公安局局长,然后又去南京担任国民政府的宪兵副司令。

  但是国民党军队的嫡系都是蒋家班,于是因为与奉系张学良的关系,他又投到了宋子文的门下。

  此时,宋子文正在暗中自立山头,积极筹建一支完全由他调遣的“亲兵”——税警总团。这支警察部队,武器装备全部是德国正规军装备,但是,其主要军官则清一色是毕业于美国著名军校的留学生。温应星先后两次(第一任和第四任)担任这支部队的总团长。

  随着税警总团的实力日益壮大,宋子文有钱又有枪,便产生了与蒋争衡的企图。这时,美国也在背后积极支持并怂恿宋子文倒蒋。于是,宋子文多次秘密往返北平,决计与在北平的张学良联合反蒋。

  宋子文命令温应星带领驻陇海铁路以东的几万名税警总团部队乘火车开赴北平,准备用“请蒋下野,以清君侧”的名义反蒋。但在温应星率部队路过郑州时,引起了蒋介石的注意,温应星见势不妙,只好让部队退回。

  4

  拒去台湾死后被特许葬于西点

  宋子文的反蒋倒蒋失败,而温应星自然也就变成了替罪羊。1936年蒋介石借口对日作战的需要,以黄埔系接管了税警总团,温应星被调入南京高级将官训练班培训,然后另任他职。但温应星始终得不到实权。在热烈的抗日战场上,温应星成了局外人。

  在新中国成立前,温应星不愿跟随蒋介石溃逃台湾,而是以中将军衔退伍,由香港辗转到美国定居。

  1968年5月28日,温应星在其夫人去世后的第九天也驾鹤西去。因为他是中国首位西点军校毕业生,而且与美国的多位将军是同班同学,西点军校校长柯斯特少将特准将温应星中将夫妇安葬于西点军校军人公墓。(现代快报)

  延伸

  温应星的传奇一生

  温应星(1887年-1968年5月28日),广东台山人,父亲为清朝进士、七品知事。1901年进入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预科学习,后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唐山交通大学前身),1904年毕业并赴美留学,进入弗吉尼亚军校学习,1905年6月15日奉命转入西点军校,为我国首批入学西点军校的2人之一。当时为了西点是否能接纳中国学生,美国国会还特别通过法案批准。由于语言障碍,温将军于1909年以全级103人中的第82名毕业,但他的“实用军事工程”科目成绩名列全级第二。温的同届同学中有著名的戴维斯上将(二战欧洲盟军副总司令),巴顿将军(盟军第三军团司令)等;巴顿原比温高一届,因数学不及格而留级,故同届毕业。

  归国后,他跟随孙中山任英文秘书。1921年,被推荐进入奉系军阀,跟随张作霖。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逃至北京。1928年4月,任清华学校校长,6月,国民政府控制北京后,离职南下,任上海公安局局长,后任国民政府宪兵副司令。后跟随宋子文筹建的税警总团,先后两度任总团长。后因宋子文反蒋失败,成为替罪羊,1936年后调入南京高级将官训练班培训,任用于虚职。

  1949年,温应星不愿前往台湾,以中将军衔退伍,辗转至美国定居。1968年5月28日逝世,温将军临终前曾向子女嘱咐,若不能返归故土,希望能葬于西点母校。西点军校根据将军的资历和业绩,由西点军校校长柯斯特少将特许将军夫妇入葬西点军校墓园。在阿灵顿国家公墓的追悼礼拜中,温将军当年西点的同学戴维斯将军等主动担任荣誉护卫官。(百合)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