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家地质公园被教科文组织要求整改 两年后将复审

2013年01月17日 16: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1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3家世界地质公园提出了整改建议,引起国内各界人士的普遍关注。

  其实,不仅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在《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相关细则中,都有定期考评的条款。世界范围内,曾出现过因无法达标而遭除名的教训,也不乏积极整改而通过复审的案例。

  可以说,无论“世界地质公园”,还是“世界遗产”“世界非遗”,都不是申请成功就可以高枕无忧的“金字招牌”,这是一份需要用责任去捍卫、用行动去维护的荣誉。

  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一年半时间成功补救

  爱尔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曾被建议整改,原因让人颇感意外——该公园没有明确的边界。在审查中,评审团发现科佩海岸地质公园的这一问题,而根据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相关规定,地质公园必须有清晰、明确的景区边界。科佩海岸地质公园虽然感到委屈,但立刻做出了积极回应,不仅在景区地图上标出了更精准的范围界限,还在公园网站上修改了相关信息,并增设了简洁、准确的道路标识。在一年半的整改和补救之后,该地质公园成功通过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复审。

  这一事件让人们更加真切地看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相关审查制度的严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0年4月公布的申请标准中,对地质公园的规模和设置、管理与地方参与、促进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及保护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在规模与设置一项中,规定了“需要有明确的范围界定并具有足够大的面积以便促进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明确的标准让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成员有了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可以遵循。

  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整改带来资金支援

  2007年,苏格兰西北高地地质公园成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之一。2011年,该公园因在资金保障方面不符合世界地质公园网络的相关规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整改。西北高地地质公园的洛卡柏景区一度缺乏资金雇佣稳定的项目运营官。根据规定,通过审核的地质公园每年须得到充足的资金保障。

  收到通知后,苏格兰自然遗产组织为该公园筹集了7.5万欧元,洛卡柏当地企业捐助了5.65万欧元,高地议会和欧洲领导项目分别资助了1.5万和1万欧元。随后,公园聘用了员工长期负责景区维护,积极创收,弥补资金不足。2011年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复审中,西北高地地质公园终于达标,成功地留在了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之中。

  一项建议使陷入资金危机的公园获得了众多资金支援,这无疑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期审查制度所带来的积极效应。通过审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给出的并非批评、警告,而是希望凭借专业经验、专业视角,为相关机构在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等方面给出中肯的建议,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影响力,提高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对这些“弱项”的重视程度。

  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首次除名发出强烈警示

  在2007年举行的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们在激烈讨论后认定,由于阿曼将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面积缩减了90%,这一保护区已名存实亡,不再符合世界遗产的标准,决定将其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于199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地区是濒危阿拉伯羚羊唯一的自由生存地,也是波斑鸨等其他几种珍稀动物的栖息地。据统计,1996年阿拉伯羚羊数量为450只,由于保护地面积骤减,到2007年阿拉伯羚羊数量仅剩约65只,其中只有4对具有繁殖能力。

  当某处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但未到不可修复的地步,并且遗产所在国家承诺在可接受的时间内采取必要措施修复它,一般情况下该遗产的身份都将被保留。不仅如此,如果该国提出援助要求,世界遗产委员会还可向世界遗产基金申请资金,用于帮助其修复遗产。然而,当有充分的证据表明该遗产遭到彻底毁灭,委员会有权决定将其从名录中除名。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的除名是《世界遗产名录》设立以来首次除名,除名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信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意。

  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申遗成功到除名只用了5年

  在2009年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德国德累斯顿易北河谷(埃尔伯峡谷)被除名。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当地政府执意在景区中心建一座桥,世界遗产委员会一直力图阻止大桥的修建。2006年,易北河谷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但仍没有引起德累斯顿以及德国联邦政府的重视,最终,易北河谷被除名。

  事实上,在易北河谷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同时,世界遗产组织就曾发出过警告,认为河谷上游计划中的钢梁桥——瓦施罗申桥将破坏景观的原貌,但在当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政府以全民公投的方式,对市民是否支持修建桥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的居民为了出行便利选择了支持。这一举动后来遭到相关人士的谴责,他们认为政府在问卷调查时没有提及遗产保护事宜,有误导民众的嫌疑。德国易北河谷成为继阿曼的阿拉伯羚羊保护区之后第二个被除名的世界遗产,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04年申遗成功到除名,只有短短5年时间,此事传递出的重要信息是: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相反更加任重道远,需要付出持续的努力。

  英国伦敦塔:人为原因造成濒危

  对成员进行定期审查的并不只是世界地质公园网络。2012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将伦敦著名旅游景点伦敦塔和威斯敏斯特议会广场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去,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伦敦塔始建于公元11世纪,位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是一座用来防卫伦敦城的城堡式建筑。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伦敦塔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伴随着伦敦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伦敦塔逐渐被周围杂乱无章的新建筑包围。200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对该景点例行评估时,曾对伦敦塔的维护状况发出过警告。根据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规定,世界遗产地与周边新建筑之间必须有一个缓冲地段来充分维持遗产地的全貌。然而,被警告之后,伦敦塔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甚至就在评估后不久,伦敦塔旁边就修建了英国最高的建筑——碎片大厦。2011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景点进行复审时,决定将其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除名,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告诉记者,相比世界地质公园的有关规定,世界遗产公约已经实施40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截至目前,已经有30多项世界遗产由于多种因素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列入濒危名录的遗产首先要具备世界遗产的资格,同时面临被毁坏的危险。这些危险包含人为因素,也有不可抗的自然因素。

  在紧急情况下,世界遗产委员会可以在任何时候把面临危险的遗产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有濒危遗产的国家可以向世界遗产委员会提出援助申请。如果濒危世界遗产遭遇的威胁解除,也可将其从名单上去除。

  记者 宋佳烜 实习生 郑 苒 宋翎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郑晓帆:

  从积极、专业的角度看待“建议整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中国3家世界地质公园提出整改意见的消息一出,各大媒体立刻进行了大量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郑晓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多家媒体使用“黄牌”等词汇报道此事,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工作中并未使用过“黄牌警告”“红牌罚下”这样的字眼。

  郑晓帆说,为了让列入名录的相关机构全方位地做好保护、研究、教育等方面的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评估时的确会对不符合标准的项目提出整改意见,在相关机构不能按照整改意见进行改善时,也会遗憾地出现“除名”的情况,但这些都是为了让各国能够更加重视并更好地完成保护工作。

  “对于世界遗产、非遗等采取除名措施,并不是世界遗产委员会乐于看到的,然而,这一措施具有显而易见的警示作用,可以促进缔约国更好地履行和遵守公约。”杜晓帆表示。他希望媒体和民众能够从更加积极、专业的角度看待建议整改或除名的事件,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改善保护环境等方面。(本报记者 宋佳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孙克勤:

  不能只盯着商业开发下功夫

  “我相信大部分人在听说中国的世界地质公园因为科普不足而遭到警告的消息时,都会比较惊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教授孙克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科普教育是地质公园最应该做的事情和最基本的功能,但中国地质公园乃至人文景观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普遍不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一举动不仅对这3家地质公园,对其他景区的相关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孙克勤表示,国内地质公园对科普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景区内对地理现象的标注、解读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不够细致,在宣传地理知识方面力度不足,也不够系统。国内地质公园在旅游商业开发上下了很大功夫,在文化和科普教育方面,却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很多景点为方便游客游览和购物印发了各种小册子,但很少看到发放科普宣传册的。

  “事实上,包括地质公园在内的自然、人文景观都是天然的博物馆,在这里,游客尤其是青少年可以更加直观地学习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近年来,游客对游览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和提升,他们希望看到的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园。在科普教育上下功夫,旅游会变得更加可持续——更多的游客会因为景区的科普元素前来游览。”孙克勤说。(本报记者 宋佳烜)

  世界地质公园网络:

  两年后复审整改情况

  1999年,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正式成为隶属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性志愿组织,为专家和从业者在地质遗迹问题上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网络成员的身份是对该地区地质公园工作的肯定,但成员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担法律和财政上的责任。

  为了保证成员在管理、保护等方面更加规范、科学,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每4年会对成员进行审查。如果地质公园的现状达到通过的水平,则给予正式认可,其成员身份将延续4年。没有满足最新标准或存在严重问题的地质公园,将收到整改建议。在两年后的复审中仍未做出改善的,将被世界地质公园网络除名,停止享受一切与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相关的特别权利,包括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图标的使用。

  据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每两年召开一次成员大会,通过地区间的地质公园网络开展工作,目前有欧洲地质公园网络、亚太地质公园网络和非洲地质公园网络。截至2012年1月,共有90个成员,分布于26个国家。(本报实习生 郑 苒 编译)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