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西方音乐剧本土化成大势所趋 人才瓶颈无法绕行

2013年01月21日 10:1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近两年百老汇经典音乐剧高举“本土化”大旗强力进入中国市场,前有《妈妈咪呀!》中文版,一年200场的中国巡演,并开始了第二年的全国巡演;后有《猫》中文版已过百场的沪、穗、京巡演票房高走声势浩荡,一向怀疑“中文版”如何能够延续原版艺术魅力的人们渐渐改变了固有看法,“中文版”、“本土化”并非意味着艺术质量的降低,相反,母语演唱让中国观众有了更多的亲近感和更高的接受度。尽管曾经看过原版《妈妈咪呀!》和《猫》的观众依旧对原版充满怀念,但更多观众已经对“中文版”乐此不疲。

  在经典音乐剧本土化路上的急先锋当数引进制作中文版《妈妈咪呀!》和《猫》的亚联创,第一个吃螃蟹的勇敢和成功,让有志于音乐剧的中国同行看到了曙光,不久前,再度引进原版《巴黎圣母院》的一方已经宣布,也将步亚联创的后尘,筹划引进制作“本土化”的《巴黎圣母院》中文版。这绝非说说而已,看过此次保利剧院演出的观众都会为漂亮的“信、达、雅”和格律诗一般字数、韵脚工整的中文唱词字幕而赞叹,在前期准备上,尤其是“中文版”台本上,《巴黎圣母院》已经远远超越了《妈妈咪呀!》和《猫》,就看具体实施了。

  引进西方经典音乐剧的梦想,在中国起码有20年以上的历史了,上世纪90年代,中戏第一届音乐剧专业的学员就曾上演过伯恩斯坦的名剧《西区故事》以及一部异常精彩的日本音乐剧《想变成人的猫》。2000年前后,北京剧院还曾驻场上演《美女与野兽》达数十场。但都因欣赏音乐剧的市场环境尚不具备而消弭在茫茫人海之中,仅仅为业内人士作为谈资。那个年代,还没有形成“本土化”这个概念。

  最早成规模商业化引进的当数上海大剧院,从10年前引进《悲惨世界》开始,每年一部经典音乐剧引进在上海已经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而从那个时候开始,“本土化”和“中文版”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以上海大剧院的理念,引进经典音乐剧制作“本土化”、“中文版”,应该首先从非人类舞台形象的《猫》和《狮子王》入手,因为亚洲面孔与欧美故事的人物形象会造成观众欣赏上的错位。但真正第一个“本土化”而且市场非常成功的,却是讲述爱琴海现代故事的《妈妈咪呀!》。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形象并不一定是第一位的,最重要的还是整体的艺术质量。

  与风风火火的西方音乐剧引进相比,中国的音乐人也没闲着,尝试创作和推出的音乐剧在全国范围内当以百数,数量虽大,但真正够得上“音乐剧”标准的却是凤毛麟角。“音乐剧”已经成为国内音乐人梦想但又苦思苦觅难得其真谛的“时髦”追求。单剧场的驻场场次和多场次的巡演能力几乎成为当下中国音乐剧的短板,是拷贝、模仿还是建立自己独有的风格体系,也成为当下中国音乐剧面临的课题。

  “落地”,请站稳

  西方经典音乐剧本土化大势所趋

  经典音乐剧“落地”,在全球范围都是适用的。早在上海大剧院引进原版《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狮子王》、《妈妈咪呀!》的那几年,演出成本的瓶颈就已经显现出来,成功的音乐剧都是最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此,在伦敦西区或是百老汇驻场连续上演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算的,演出时间越长,演出成本就变得越低,利润也就越高,这笔账任何一个人都算得清楚。而对于巡演来讲,即便是曾经创造了三个月百场演出纪录的上海大剧院,依旧难以从高额的引进成本中得到多少利润,忙活了三个月,大头还是让老外挣去了,自己顶多收了个场租。

  只有引进制作中文版,由自己来经营常年的驻场演出,才可以得到真正的经济回报。上海大剧院前任副总经理钱世锦曾经对记者描述过他们的愿景:以《猫》和《狮子王》作为引进中文版的第一步,通过这两部“非人类戏”的“亲切感”,进一步积攒经典音乐剧在中国的人气,同时培养中国的专业音乐剧人才,进而再引进《歌剧魅影》、《妈妈咪呀!》这样的“人类戏”。

  令人意外的是,后来者亚联创竟然抢在上海大剧院的前面,直接买到了引进制作《妈妈咪呀!》和《猫》的版权,2011年推出了《妈妈咪呀!》中文版大受欢迎之后,迅即于2012年推出《猫》中文版,《妈妈咪呀!》第二轮全国巡演也同时启动,两部大戏相互呼应,在全国多座城市接续上演,其声势远远超过当年原版在上海一地,虽然仍做不到在一座剧院常年驻场,但仅仅是《妈妈咪呀!》一年的全国巡演,已基本收回前期投入的版权和制作成本。这不仅让第一个吃螃蟹的亚联创在巨大的经济压力下看到了希望,更让中国音乐剧制作看到了真真实实的成功范本,这其中,表演只是全部环节中最后舞台呈现部分,而背后的产业化运作、人才培养、管理和营销机制,才是音乐剧的核心。

  中国原创音乐剧

  试水者众 站稳者寡

  近十年来,中国本土音乐剧试水者众多,真正能够在舞台上立得住的却非常罕见。被中国音乐界誉为“中国音乐剧教父”的三宝,从《金沙》、《蝶》、《三毛》到去年年底刚刚面世的《钢的琴》,一路走来仍然处于解困的摸索阶段,用三宝自己的话讲,就是甘当中国音乐剧的垫脚石。

  既懂戏剧又懂音乐的

  创作人才稀缺

  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剧系副主任王作欣,她表示尽管这些年中国各地的“音乐剧”创作总量可以达到几百部之多,但真正对音乐剧的形态有正确深入理解的很少,许多作品没有好好准备就草率创作推出,留得下的作品就更是难觅踪迹。像《蝶》、《弘一法师》、《六祖惠能》、《马路天使》、《金沙》等能够演出多场、比较能够让观众接受的作品,已经是凤毛麟角了,这些也大都处于尝试性阶段。从创作角度看,我们目前最大的困惑来自于既懂戏剧又懂音乐的创作人才的稀缺,这极大限制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艺术质量。

  引进的经典作品

  风格上相对单一

  王教授认为,也许是出于市场接受度的考虑,这些年引进的经典音乐剧在风格上相对单一化,对中国的音乐剧创作和市场来讲,一方面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西方音乐剧的窗口,但同时又容易把我们局限在这扇窗子上,视野不够开阔,对于整个西方音乐剧形态的理解容易失于偏颇。其实,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的风格非常多样化,形态的外延非常大,各种表演艺术形式都可以被纳入其中,这也是音乐剧的魅力所在。西方音乐剧的发展一直是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但内涵还是对人类最美好的普世价值的追求。

  与王教授的观点相对照,记者也发现三宝的几部音乐剧尤其是从《蝶》开始,历经《三毛》到《钢的琴》,其音乐语言几乎一脉相承,追根溯源,可以直接在《巴黎圣母院》中找到原始DNA。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近年上演的诸多“原创音乐剧”中,三宝音乐剧音乐句法的印记处处可见。尚处于摸索阶段的手法被人简单套用,让中国的音乐剧原创艺术水准不升反降。而更多的中国“原创音乐剧”还处在歌曲大串联或者“话剧+歌曲”的原始阶段,至于对音乐剧中音乐的戏剧性理解和表现手段就更加贫乏了。王教授认为,中国本土音乐剧要想得到真正提升,必须沉下心,取其精髓。王教授也认为,这些年中国音乐剧人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这是我们起步阶段必须经历的探索和学习过程。当度过这个阶段,找到中国音乐剧的自我,一定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音乐剧精品诞生。

  引进经典和原创

  人才瓶颈 无法绕行

  经典音乐剧本土化和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发展不约而同面临着一个人才瓶颈,对于亚联创来讲,两部音乐剧《妈妈咪呀!》和《猫》的中文版,已经让他们感受到合格演员稀缺的压力。记者注意到,《猫》中文版的北京站演出已经有多只猫的唱功逊于上海首演,究其原因,还是AB角之间能力的差距。追根溯源,还是中国音乐剧人才库的匮乏。

  毕业生少有干本行的

  王教授说,中国的音乐剧专业在艺术院校设立最早也就是上世纪90年代初,历史不长,又以京沪两地的中戏、北舞、上音、上戏四家为主体,每年四家加在一起毕业生在一百多人,但音乐剧表演专业是个艰苦的行当,没有多年的勤学苦练和执著的艺术追求,是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音乐剧演员的。而中国的音乐剧市场又处于发展不成熟的状况中,因此,每年毕业的这些音乐剧专业学生中真正从事音乐剧表演的只是少数。王教授很欣慰的是自己回国十年,教出来的学生能适应市场需求,遇到《猫》中文版这样的好机会,能脱颖而出,这次的《猫》中,英雄猫、歌剧猫(女)几个重要角色都是她的学生。

  选才时仅有好声音不够

  王教授说,音乐剧专业学生的选才与歌剧专业的相当不同,仅仅有好声音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外形、形体、音乐、声乐、舞蹈、表演等诸多方面都具备相当好的条件,因此一个音乐剧演员的成功,不是一位老师的功劳,而是集体教学的结晶。而英语更是音乐剧专业不可避免的门槛,因此,音乐剧的学生的课程远远超过了音乐学院其他专业的学生。老师的教学方式也与传统的音乐学院教学不同,必须根据学生的声音、外形、气质来因材施教,做老师的更像设计师,挑战巨大。

  更多院校有意培养人才

  中国音乐剧正迎来一个发展上升时期,王教授说,正是《妈妈咪呀!》和《猫》中文版的大规模上演和巡演,带动了整个音乐剧行业的人气提升,更多的艺术院校乃至综合大学都已经启动或者谋划着开办音乐剧系或者专业了,毕竟有市场需求,才会有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王教授感慨地说:“中国不缺好声音,也不缺各路人才,但音乐剧是一个要求综合能力的艺术种类,歌、舞、戏综合能力突出的人才还是稀缺。音乐剧只有在中国普及了,受到大家关注多了,它的表演人才才会增多。人多了,能力强了,可以演的剧目就会更多了。”

  本土化浪潮中

  不妨先向邻居学习

  从引进原版西方经典音乐剧到现在的“本土化”浪潮,王教授发现,音乐剧这种艺术形式正越来越被年轻人所接受,进而成为一种时尚。但作为美声歌唱出身,在美国留学多年又回国从事音乐剧教学的她来看,拷贝、模仿唱人家的经典,终究不能让这个行业在中国落地生根长盛不衰,“最终,还是要落到我们如何做自己的原创音乐剧上。”王教授一直都有一个没有解开的心结,那就是如何更好地挖掘中国戏曲中的戏剧、声乐、音乐元素,融入音乐剧当中,以形成中国音乐剧自己独有的气质和表演特色。

  在这方面,无论是最早动议引进中文版的上海大剧院还是倾力先行的亚联创,还是一直在执著探索中国音乐剧的“三宝们”都早已有了共识。但在音乐剧的形态和规律上,要想真正创作出一部令人信服的中国原创音乐剧,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印象中,亚联创曾表示过在不远的将来,就要制作一部具有国际音乐剧规格的原创中国音乐剧。其背后的支撑,不仅有完整的国际制作和营销团队,更有历经经典音乐剧本土化历练的中国表演团队,可以说,一旦原创剧目被提到日程上来,它将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与之相比,纯本土的“三宝们”显得势单力薄得多,仅仅关注剧本和音乐的创作而忽视音乐剧整体运作规律,反过来恰恰不自觉地成为了创作的障碍。这也是让中国音乐剧创作迷茫和左右彷徨的原因之一。王教授认为,韩国音乐剧的市场早已走在中国的前面,而他们的原创剧目也已相当成熟,形成了自己相当稳定的市场,有自己的原创剧目为人们喜闻乐见,有自己的音乐剧明星为观众追捧。中国的音乐剧真正意义上的“本土化”,可以先向我们的邻居学习取经。  

  记者 李澄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