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聊斋志异"为何只剩半部?后人将另半部借出未还

2013年01月21日 15:33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半部手稿、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等古籍特展于1月18日在省博物馆开展。

  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省文化厅共同主办,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辽宁省博物馆承办,148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经典古籍集中展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首次举办的全省性古籍特展,参展单位空前,参展古籍数量空前。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和省图书馆馆长王晓雯,两位专家向记者讲述了一些古籍背后的故事。

  《聊斋志异》手稿为何只剩半部

  王晓雯介绍,我省现存古籍文献数量约150万册左右,与其他省份相比,我省是古籍藏书大省,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在全国都名列前茅。

  古籍特展上,被誉为省图书馆“镇馆之宝”的蒲松龄《聊斋志异》手稿格外引人关注。 《聊斋志异》经历了怎样的坎坷磨难?为何只剩半部?

  王晓雯说,省图书馆收藏的《聊斋志异》手稿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生前手写的清稿本。 《聊斋志异》一书的写作大约在康熙前期。最初是由蒲松龄一边写、一边讲给村人听,再进行修改,到康熙中期定稿,历时40余年。这部书在蒲松龄去世后的50年里只有抄本流传,蒲松龄的手稿也一直存放在山东蒲氏家祠。大约在咸丰年间,蒲氏七世孙蒲介人因与家族发生争执,便携带《聊斋志异》和《杂著》等几种手稿远走东北定居沈阳,此后传给其子蒲英灏。在其藏有稿本期间,蒲英灏将半部《聊斋志异》手稿借给他人,却没能归还,所以直到现在不知那半部手稿的下落。

  半部手稿为何留在辽宁

  这半部手稿为何留在辽宁? 王晓雯说,蒲英灏去世后,又将手稿传第五子蒲文珊。蒲文珊是一个读书人,曾任西丰县立图书馆馆长,对《聊斋》手稿的珍视胜过其父。这期间有多人相借、预购,包括日本人出高价收购,都遭到蒲文珊的拒绝。没想到的是,在土改中,蒲文珊珍藏多年的这半部手稿也丢失了。

  1947年冬的一天,在西丰县政府任职的刘伯涛到元宝沟村检查工作,在农会旧书堆中发现一函两部褪了色的蓝布皮线装书。他翻开书页,“聊斋志异”四个字映入眼帘。仔细查看,刘伯涛发现,这两本书用的都是早年竹制纸,很可能是蒲松龄的手稿本。

  后经调查刘伯涛得知,蒲文珊是蒲松龄的第九世后人,曾任西丰县图书馆馆长。1948年6月,刘伯涛找到蒲文珊,经过蒲文珊辨认,他从旧书堆里发现的手稿果然是蒲松龄的手稿。但蒲文珊在土改中失落的手稿是两函四部,刘伯涛手里只有一函两部,剩下的一函两部在哪儿?经过多方打听,刘伯涛终于打听到这一函两部手稿被一位叫王慎之的女士带到哈尔滨。刘伯涛连夜给哈尔滨当地政府写了一封求援信,请求帮忙查找王慎之在哈尔滨的工作单位,把原书要回。信发出五个月后,刘伯涛收到两部从哈尔滨寄还回来的《聊斋志异》原稿。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两函四册是《聊斋志异》的半部。

  1950年,蒲文珊将手稿捐给政府,转交东北图书馆即辽宁省图书馆收藏至今。王晓雯说,蒲氏《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经历了200多年的坎坷磨难,最终能收藏在省图书馆实在是值得庆幸。

  《永乐大典》的一段传奇

  记者在展厅发现,在宋元刻本、明清刻本、活字印本等十个展览单元的百余部古籍中,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永乐大典》。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告诉记者,编撰于明永乐年间的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内容涵盖儒家经典、历史、哲学、艺术与科学等多个领域。但在历史上,《永乐大典》曾屡遭浩劫,今存世约400册,不足原书的4%,且散藏于世界各地。国家图书馆数量是222册。 《永乐大典》从编纂到散失的600年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

  据介绍,国家图书馆收集 《永乐大典》过程中就有一段传奇故事。

  1983年,山东掖县农民孙洪林有一次到其表叔家给表叔的孙子过 “百岁”,孙洪林的表叔讲起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和咸阳阿房宫北门为磁石门的传说,孙洪林听后十分惊奇,就问表叔是怎样知道的,表叔告诉他,是从家中的一本古书上看到的,并对孙洪林说:“这本古书原来就是你家的,是你老姑奶奶出嫁时,将它夹着剪纸花样和鞋样子一起带到我们家的,70多年来一直存放在家里,如果你感兴趣,就完璧归赵吧。 ”孙洪林把这册书带回家后,存放了起来,直到有一天他遇到在掖县博物馆收古书的朋友后,该书才从民间进入人们的视野。

  得知此书重要价值后,孙洪林将这册书送到掖县文化馆,掖县文化馆又将其送给国家图书馆。 □本报记者/杨 竞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