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秀场让艺术成了幌子

2013年02月20日 14:03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不久前看了电影《匿名者》,讲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其实并不是他本人所写,真正的作者是当时一位权贵牛津伯爵,碍于身份他不能公开发表并上演自己的剧作,只能转托他人,这才让一个叫威廉·莎士比亚的小混混捡了大便宜。

  有关莎士比亚的真伪之争从来没有平息,因为他出身寒微,不曾接受过高等教育,且至今也无一部手稿留存于世,所以一批文学、史学家广为考据,力图证明莎士比亚根本没有能力写出这些传世巨著,背后必定另有捉刀人,本片选取的就是其中一种假说。电影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无法为争论的任何一方增添什么砝码,重点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这样的争论重要吗?无论谁是真正的作者,几百年过去,都早已化为一把枯骨,后人的盛誉、质疑对他们来说全无价值。

  没有人可以不朽,不朽的是他的思想和文字。这些署名莎士比亚的剧作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英语戏剧和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使伊丽莎白时代的社会、人文面貌流传千古,也鲜活地保留下作者的思辨、幽默和睿智。作为后世的读者,我们拥有了这些便已足够。诚如钱钟书所说:“你尝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何必非要去看下蛋的老母鸡呢?”对于真正的文学家或艺术家来说,一己之名利也绝非他的追求,能够通过作品记录下自己的个性和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让千千万万的人品味、分享、有所获益,创作本身就已成为他最大的满足和乐趣。

  在电影中,牛津伯爵是这样说的:“那些声音,我平息不了它们,是它们找上我。闺中女孩儿甜蜜的期盼、大臣勃发的野心、谋杀者的诡计、受害者的恳求……只有我在羊皮纸上写下这一切,关于他们的字句、他们的声音时,我的内心才能安静。如果我没有写下那些声音,我将发疯。”因此,他在辞世时才能安详无憾,即便他的剧作上署的是别人的名字。

  之所以有如此感慨,是因为联想到近年来方兴未艾的选秀节目。这些节目突出表现的是夸张的表演,是造作的声音,是煽情的泪水,是狂热的躁动,总之我们看到的只有人声喧嚣,没有艺术,更没有灵魂。以现在正受热捧的《我是歌手》为例,大半篇幅被用于歌手们后台的准备、心情的表白、互相之间的寒暄探问,观众们关心的也是今天会有谁来、谁能夺冠、谁会被淘汰、还有没有表情帝流泪姐,而不是能不能听到一首足够优秀的歌。

  仅就中国电视界和广大观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电视台把国外某个热门节目拿来稍加改头换面,就能赚得盆满钵满,还显得屏幕上热火朝天百花齐放。但是,这又是最坏的时代,没有创意没有诚意的同质化让人们无从选择,离开婆婆妈妈的肥皂剧,在所谓音乐、鉴宝等艺术类节目中看到的仍然还是钩心斗角絮絮叨叨,甚至连本该独立冷静的电视新闻记者都被裹挟着踏进了纷纷扰扰的娱乐圈。

  或者,也无所谓好坏吧,这只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没几个人能静下心去进行深刻的思考,去品味艺术的隽永,大家感兴趣的只是表面的虚华和热闹。在这样的群体趣味引导下,整天大喊“音乐就是我的生命”之类口号的乐者们也坐不住了,无论已经成名的还是正在追梦的,全都争着抢着挤向前台,没有谁甘心只做一个匿名者。

  如果真的把音乐看得比生命更重要,那么所追求的就应该是留下一首传唱不衰的经典,而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人名,因为艺术作品永远要比人的生命更持久更恒远。想想那些曾感动过我们的旋律吧,《爱在深秋》、《再回首》、《一场游戏一场梦》、《十年》……很少有人知道歌曲的作者是谁,他们被完全遮蔽在演唱者的光环之下。以当下的价值观来看,他们当然算不上功成名就,可是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成功的艺术家。文/本报记者 崔巍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