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手机拜年背后的纠结:群发没意义 原创费时费力

2013年02月22日 14:5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黄 卓 绘

  刚刚过去的春节,您是如何给亲朋好友拜年的?相信有人会答登门拜访,但也许更多的人会说,是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和发微博、微信为亲友送上祝福的。 2月14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除夕当天,全国共发送拜年短信133亿条,比去年略有增长。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博、微信等手机应用迅速崛起,拜年这一春节传统习俗如今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毋庸置疑,手机拜年逐渐影响着传统的拜年方式,也逐渐改变着我们的过年生活。

  ●拜年,内容为王

  “新年到,福星照,送你一个大红包,不装金来不装银,字字句句表真情。”记者仔细浏览了手机里的拜年短信和微信,春联式、顺口溜式、绝句式层出不穷,甚至还有文言文体和英文体。与面对面或电话拜年说句“新年好”相比,文字表达祝福有更多的创意空间。

  和短信相比,日渐流行的微博和手机微信还支持图片、视频、音频、动漫等方式发送新春祝福。除文字之外,使用手机应用画一幅画、拍摄一段拜年视频发给亲友,也日益成为受欢迎的创意拜年方式。

  “以前春节的祝福话都写在春联、红包上,现在全在手机里了。”网友“ak47”说。作为一个业余短信写手,“ak47”在春节期间创作了16条蛇年祝福短信,供给专门提供祝福短信下载的网站。“祝福文字可以用作手机短信,还可以在微博、微信上使用。”在他看来,专门针对微信等手机应用而原创图片、视频和漫画的职业会很快出现。

  无论传播渠道怎么变,春节祝福“内容为王”的道理不会变。更重要的是,如今每个人都成为了内容创造者,中国人过年的吉祥话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动听了。

  ●手机拜年之累

  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送出的祝福话又多又好,但甜品吃多了也会腻。今年,很多人第一次体会到了过年短信之累。

  26岁的张祎在江苏常州工作,每逢过年才能回到陕西老家和亲人们见面。除夕这一天是她最忙的时候,不仅要帮妈妈准备年夜饭,还要照看奶奶、陪叔叔伯伯聊天,更要一直揣着手机——这一天,除了一一回复朋友发来的拜年短信,她还要抽空编发短信祝福其他人。

  “一共107条。”张祎数着自己收到的短信。在她看来,收到短信是受重视的表现,自己当然也要把这份祝福表达出去。“刚开始流行短信拜年的时候,我会原创拜年短信,现在实在招架不住了,大部分是在网上下载内容,然后群发。”

  湖南株洲的刘旭用“安静”来形容腊月廿九的下午:由于早早在饭店订了年夜饭,他们一家四口每个人都捧着手机发短信、刷微博、玩微信,完全顾不上说话。短信拜年本是送祝福,但刘旭认为这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群发短信没什么意义,原创又费时费力,占用了很多家人聊天和交流的时间,人际沟通成‘人机’沟通了。”吃年夜饭时,他倡导家人明年除夕关掉手机,让难得聚一次的亲人有更多交流时间。

  “和手机短信拜年相比,微信沟通更容易、成本更低,所以大家话更多了,也更占用时间。”张祎说。

  ●想念“面对面”的幸福感

  河南郑州的石明礼今年53岁了。看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用手指在手机上滑来滑去,用微博、微信给亲朋好友拜年,他自己却不以为然。今年他早早就订好了拜年计划:初一去父母家,初二去丈母娘家,初三去叔叔伯伯家。尽管亲戚家的住处都离得不近,但他还是愿意奔波在“走亲戚”的路上。

  “和40年前一样,大年初一早上我还是会起个大早,给父母磕个头拜年。”石明礼乐呵呵地说,只不过,80岁的老父亲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给他一个核桃或者几颗红枣,而是给了100块钱的红包。按照石明礼的话说,“不缺钱,就是个风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像石明礼这样坚守着传统拜年方式的人还有许多,只是年轻人已越来越少了。在外上学、工作的年轻人认为7天的假期太短,“面对面”的拜年方式成本太高,尤其是在经过春运千辛万苦赶回家后,很多人都不想再经历路途奔波。“好不容易回到家,我哪儿都不想去了,走亲戚也只走同城的。”张祎说。

  尽管短信、微博、微信等手机拜年方式开始逐渐代替传统的拜年方式,大多数人也不会否认和亲人“面对面”拜年所带来的幸福感。“现在春节期间高速公路都免费了,等我买了车,我还是会回老家亲自向长辈们拜年的。”张祎笑着说。记者 边思玮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