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中国第一代相声演员白英杰逝世 享年72岁

2013年04月12日 14:42 来源:黑龙江晨报 参与互动(0)

白英杰(资料片)

 

    1959年,于世德(左)和白英杰(右)师徒在伊春(资料片)

    10日22时58分,黑龙江籍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白英杰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72岁。这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相声演员,在50余年的舞台生涯里,创作或表演了《创名牌》、《奇袭白虎团》、《送猪记》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把欢乐送给了千家万户。对于他的病逝,其家人、好友、爱徒和喜爱他相声的市民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深深思念,共同追忆这位幽默风趣执著于相声事业的艺术家。

    师胜杰、侯耀华发来短信哀悼好友

    白英杰师从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于世德。上世纪70年代初,他创作表演了快板书《综合利用谱新篇》、《大庆英雄赞》、《莫斯科的上空》等优秀作品,并表演《最后二十秒》、《送字情》、《三条线》、《团圆》等脍炙人口的相声。他表演的快板书爆、平、脆、美,深受曲艺界同行的赞誉和观众们的喜爱。他生前曾说过:“从我接触这行开始,我的工作、我的生活就没离开找乐儿。”

    白英杰创作的相声《创名牌》与师胜杰合说,为全国马三立杯相声大赛祝贺示范演出;他辅导的相声《傻冒儿》,故事《二丫》获全国群星奖金奖;与原建邦合写的相声《荧屏趣联》在全国首届CCTV相声大赛中闯入18强。他曾说:“逗”,怎么“逗”?得下工夫啊,没有找不到的包袱,只有工夫不到家。

    2010年5月1日,白英杰从艺50周年暨谢师会在哈尔滨举行。会上,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为白英杰颁发了曲艺事业终身成就奖,这个奖项只有从事艺术活动50年并在哈尔滨从艺30周年以上的年过70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才有资格获得。

    在得知白英杰先生病逝的消息后,其远在外地的好友师胜杰、侯耀华等纷纷发来短信悼念挚友。侯耀华于10日早上给白英杰先生的徒弟李虎发来短信说:惊悉英杰老师仙逝,非常难过,请向家属表达我的慰问,并希望大家节哀顺变。

    因为女儿生小孩,目前正在美国的师胜杰也发来短信表示哀悼。短信上说:刚看到微博,知道白老过世了,我很难过,请替我问候下嫂子和家人,并帮我在白老的追悼会上送个花圈以表哀悼。

    曾与白英杰先生一起搭档说相声的胡伟东哽咽着讲述与白老相处时的难忘往事:“白老对创作和演出非常认真,一场演出如果预期的包袱没响,那他下到后台就会和搭档反复琢磨,反复改动创新,直到响为止。”胡伟东表示,白老对人很谦和,经常是泡上一壶茶,在交谈中就把“活”说了。

    女儿心中永远的“万能”父亲

    白英杰的女儿白雪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几次哽咽,她说,现在只要一拿起父亲的照片,她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许多与父亲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有些已经模糊了,但有一件事情却让她直到现在都感到难以忘怀,“忘了是上小学几年级的时候,学校里教打算盘,我记得很清楚在教乘法的时候,我没学会,当天晚上老师留的作业是125乘47,我就问父亲,其实父亲也好多年不用了,也不是很熟练,但他就一直在那研究,过了能有一个多小时,父亲终于研究明白了,最让我惊讶的是,他把那么复杂的乘法变成了珠子之间的对话,什么先让哪个珠子跟哪个珠子对话,我听着特别新鲜,没一会就学会了。”

    白雪莲说,从那以后她只要有不会写的字,不会算的题,不懂的事情就会去问父亲,“虽然父亲外表看起来有些矮小瘦弱,但在我心里他就是英雄,就是那个让我永远都觉得无所不能而引以为豪的人。”

    徒弟眼中谦和、慈祥的“小老头”

    除了在曲艺表演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白英杰先生在培养曲艺人才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他的十几个徒弟遍布全国各专业艺术院团。黑龙江省曲艺团副团长王殿云,南京前线文工团尹宏伟等人都在艺术上颇有建树。

    14岁就跟白老学相声的王殿云是白老的第一个弟子,回忆起师傅白英杰先生,他告诉记者,他14岁时就在哈市青年宫开办的曲艺班听白老讲课,“当时听师傅讲课的人特别多,按现在的话说,师傅有许多粉丝,当时我就整天琢磨怎么能让师傅在众多粉丝中先收我为徒,慢慢我就发现他特别喜欢问问题的孩子,于是我上课下课就跟在师傅身后,遇到不懂的就问,时间长了师傅也觉得我不错,就答应收下我了。”

    王殿云告诉记者,白老收徒弟有两项硬标准,首先就是要品质好,其次是业务好,“师傅最看重人品,他总说业务差点可以慢慢练,但人品一定不能差。师傅还非常善于在日常生活中敲打我们不规范的读音,用行话叫‘纠正导字’,我刚开始跟他的时候总喜欢把一些平舌音的字读成卷舌,上课时我会特别小心,一般不会露馅,但只要下课了,我就会不自觉地顺嘴读出来,每次师傅只要听到都会立即叫住我,然后他重读一遍这个字的正确读音,并让我跟着再读上几遍。”

    1986年,王殿云进入专业院团开始自行创作:“我总是写完一段就拿给他看,有时写得很不好,他就用很幽默并带点意味的话点点我,但他从来不直接否定我。”

    哈尔滨龙缘相声社创始人宝音龙是白英杰在去世前所收的最后一个弟子,在回忆起与师傅短暂的相处时光时他说:“师傅很少讲话,每次我到他家中学习时,他总是一边听我说一边喝着茶,他也不看我,但我只要说错了,第一遍他会让我重来,第二遍他还会如此,但第三遍要是再错的话,师傅就会扭头进屋,不说也不再听,有时我自己都搞不明白是哪错了,但师傅不说,我也不敢问,后来时间长了我才明白师傅这是让我们自己去发现问题。”宝音龙告诉记者,“师傅生前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在哈尔滨能有真正的民间相声社,为此师傅身体好时总是到龙缘相声社听听,也常常与我探讨相声社的未来,我现在也正筹划相声社走商业化的事情,努力让它越来越好,也算是帮师傅完成心愿吧。”

    观众眼中平易近人的艺术家

        由于白老生前总去龙缘相声社给那里的演员“说活”,所以在那里只要提起白老,许多人都有很深刻的印象。

    家住哈市的王刚是一位相声爱好者,他告诉记者,有一次,白老看到高兴之处,还亲自登台表演了一个单口的相声小段,让台下的观众直呼过瘾,“白老特别平易近人,碰到有爱好相声的人都要聊上几句,有时说到兴头儿还比划几下。”王刚说他最后一次在相声社看见白老是在3月末,“那是个周六,我照例来听相声,进屋就看见白老靠在沙发上,脸色苍白,很虚弱的样子,但他还是坚持着听,当有个年轻演员表演下来时,白老强打着精神坐起来,招手把他叫在身边进行指点。”

    龙缘相声社的演员戴天威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和搭档表演一个叙事型的传统段子《造厨》,由于里面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所以平日练习时总感觉差那么一点,白老就耐心给我们讲表演这种人物多、关系复杂的段子要把握住哪几个关键点,白老让他们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记者 刘扬 孙英鑫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