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瑞环新书《看法与说法》出版一月发售近20万册

2013年04月17日 08:26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万建辉)今年3月,李瑞环新书《看法与说法》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自2005年以来,李瑞环继《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务实求理》之后的又一部著作。该书出版后,一个月发行销售近20万册。

  昨日,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看法与说法》学习座谈会,叶小文、李强、梁衡、顾海良等十余名专家学者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介绍,2011年开始,李瑞环即多次与出版社商讨,如何编写出一本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实际需要,又真实反映他的思想观点的著作。李瑞环同志创新提出了别具一格的图书框架设想,经过近3年努力,《看法与说法》今年3月出版并向全国发行。全书100多万字,分四册,共有108个大题,1400多条小题,以摘要的形式集录了他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问题的看法和说法、观点和主张。

  此前,李瑞环的《学哲学 用哲学》等著作自2005年以来,已持续热销累计170余万册。

  本报专访《看法与说法》编辑贺耀敏

  李瑞环常说:

  “凡事得有个看法” 

  (记者万建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编辑贺耀敏是《看法与说法》一书的策划人和编辑。昨日,贺耀敏接受了本报邮件专访,他说,人大社出版李瑞环同志的著作已8年有余,其间,李瑞环同志勤勉严谨的工作作风让参与编辑工作的同事都十分感动。

  记者:3年的出版准备中,您与李瑞环有过多次直接接触,对李瑞环同志印象如何?

  贺耀敏:在编辑过程中,瑞环同志对每一条看法与说法,都认真分析提炼,总是努力做到最好,不留遗憾。对于编辑组提的有些不同意见,瑞环同志不是都立即否定,总是提出大家再想想,他也想想,等想明白些再讨论。

  每次讨论文稿,他都鼓励大家放开讲不同意见,总是提醒我们,如果总是讲好话、没意见,那下次就不要参加讨论了。

  2012年春节前后,大家都放假休息了,瑞环同志还在修改文稿,除夕当天还在为如何修改文稿与我们沟通商议。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编辑出版工作,还没有见到作者这么重视自己的文稿质量的。

  记者:据您了解,李瑞环出这本书,基于什么样的形势和考量?他本人希望通过这本书传达什么重点看法?

  贺耀敏:两年多以前,在我们出版了《务实求理》之后,瑞环同志就开始思考为党的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编一本比较实用,也反映他这么多年理论思考的图书。他就是希望我们党的领导干部,能够不断树立良好的学风,不断学习研究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我想这就是他出版《看法与说法》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记者:与李瑞环同志近年出版的三本书《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和《务实求理》相比,《看法与说法》有何独特性?    

  贺耀敏:瑞环同志经常说:“凡事得有个看法。”他在书里开宗明义地指出,“看法是头脑改造过的认识、观点、主张,说法是看法的表达”,“不断地追求反映事物本质的看法,对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理论水平、搞好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些学者对我们说,看法产生说法,说法关系做法。“看法与说法”这个书名简单却很深刻,通俗却耐人寻味。

  我想如果说《看法与说法》与前三种书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这部著作突破了人们经常读到的图书的编辑常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图书框架,以凝练和提炼的108个大一些的看法与说法带领1400多条看法和说法,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书。读者阅读起来十分简洁方便,每一段都不很长,每一段都有一个观点和主张。

  《看法与说法》精彩摘录 

  自己满脸脏东西,怎么号召人家讲卫生?你在台上讲人,人在台下讲你,你讲的还管什么用?

  如果我们又要掌权,又不为人民办实事,那还不如让人民另请高明。

  金钱加饥饿是很难稳住社会的,不能迷信高压政策和紧急手段。

  我们不是民主太多,而是不太会搞。

  不能过分强调“危机感”,不允许使大多数人都感到危机。

  群众最可敬,群众最可爱,群众最可怜,群众最可畏。

  他们习惯于坐在屋子里,豪言壮语,气吞山河,听起来似乎决心很大,道理很多,但只有唱功,没有做功,嘴行千里,屁股在屋里。

  我们的改革要坚持多数人受益、少数人过得去的原则。

  如果我们的改革给群众带来的是痛苦,使群众感到可怕,那么我们的改革就值得研究。

  不能因为有“蚊子”、“苍蝇”飞进来就不开门。

  天天过节是不祥之兆。

  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