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雷锋PS照前后对比图展出 PS后形象更显伟岸(图)

2013年04月17日 10:08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雷锋照片对比 未修改过的(上),修改的(下)

     (记者 丁宁)当年登载在报刊、杂志的图片,背后究竟发生怎样的故事?当代艺术家张大力先生的“第二历史”艺术作品展,通过一百余张照片还原“过去的故事”。4月16日,这个展览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面向市民免费展出,展出将持续到本月25日。

    雷锋的照片也经过了修改

    可能没有人会疑问,看到的历史照片都是真实的吗?正在鲁美美术馆展出的“第二历史”或许能给出一些答案。“第二历史”展出的图片作品,从1910年起直至2003年。这130余张照片是张先生用7年时间,跑遍全国各大美术馆、档案馆查到的。

    “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摄影及图像处理技术尚未发达,我们几乎从未怀疑过自己的眼睛,觉得所看到的图像都是真实的。而这些图片恰恰因为历史原因,进行了处理。我找到了原照片,把它们拿出来与出版的照片对比,还原真相。”张大力说着给沈阳晚报记者介绍了两张雷锋向战友学习射击技术的照片。在原照片中,雷锋与几位战友一起,专注地在看一位战友手中的枪,而在1977年出版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中,猜想是考虑到原图的光线不够好,雷锋也在其他战友的比衬下显得瘦小。所以,将照片裁成了雷锋与一位战友,修掉了其他战友,又通过画笔将周围的景观调整了一下,配发的图片说明是:“雷锋同志谦虚谨慎,虚心好学,这是他向战友们学习射击技术。”经过处理再出版的图片,雷锋形象比原图看上去更显伟岸。

    “棉花堆”是拼接上的

    “第二历史”的展览像是“找茬”游戏,在130多组照片中,分为领袖、群众和英雄三部分。张大力先生除了交代每张照片的出处之外,并没有说明它们的不同,观众需要在仔细的对比中寻找差异。

    张大力先生介绍:“比如一张名为‘生活很美好’的照片,照片里的人们是在土墙里,但出版的图片将土墙修得很干净。”在张先生给记者解释一张发表于1958年8月《人民画报》(法文版)的一张“棉花姑娘”的照片。举着一筐棉花,头戴毛巾的女孩身旁是一摞高高的棉花堆。而张先生找到了原版黑白手工拼接图片的档案。这一摞高高的棉花堆与举着棉花筐的女孩是拼接而成的。

    这些照片是怎么修改的,又出于怎样的考虑呢?张大力总结出了修改照片的四种形式。第一种,是出于政治目的的修改,涉及到政治人物的浮沉变迁;第二种是美学式的,图片发表前编辑根据流行的审美标准进行或多或少的加工;第三种是技术性的“修版”;最后一种最为接近绘画,主动剪裁和拼接一个趋于理想的场景,以符合受众的期待。

    “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还原历史吧。”张大力说。中山大学教授、艺术批评家杨小彦给出这样的评价:“《第二历史》的根本所在,一方面在复活历史,另一方面在重新解释历史。”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