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0元白纸书"亮相书博会 业内:与出版社改制有关

2013年04月23日 13:41 来源:上海青年报 参与互动(0)

image

韩少功说,虚拟世界永远代替不了自然对人的身体和心灵的那种滋养。

  做书慢条斯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崇尚雷厉风行。本报记者在第23届书博会上探访时发现,出版社出书的姿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他们对读者正在变得空前敏感。而其背后则是一份“自找活路”的紧迫感。

  提速:像做新闻一样做书

  从此次书博会来看,“提速”依然是整个出版界的大趋势。江苏人民出版社书博会重点图书《非洲梦》,显然是契合了最近中国一系列外事活动所引发的国人对非洲的关注。让人称奇的是,不仅书里收录了国家领导人十几天前在非洲的讲话,连书名也带着强烈的新闻色彩。

  江苏人民社一位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书里一些内容是最近十几天才确定下来的。“你们做新闻的要讲究时效性,过去图书出版慢一点也不要紧,但现在除了长销的经典名著,一般图书出版慢十天一个星期,销售就会有影响。”

  记者在书博会现场探访时明显地感到,大批紧跟热点的图书正以罕见的速度出现。比如谈“中国梦”的图书,谈“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图书都以新闻的速度大量出版。

  江西出版集团的编辑朱先生告诉记者,网络时代,读者对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求大大增强。过去一本书他从拿到书稿到出版,要经历至少一年时间,现在最短的可以在一个月内上架。“以现在的印刷技术,10天就可以把书印出来。关键是看出版社和作者的眼光和决心。”

  敏感:“0元白纸书”也来预热

  出版“提速”其实正体现了出版界的一种敏感。书博会上很多参展出版社都向记者表示,现在,谁对读者敏感,谁准备得越充分,就越有钱可以赚。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展台,记者看到几本奇怪的书——封面设计得颇为雅致,书的背面标价竟为“0元”,而翻开来看,里面都是白纸,一个字也没有。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这套“外国中短篇小说藏本”要5月份才能出,但为了尽早进入“吸引读者眼球”之列,就做了“假书”带来,让读者提早看个新鲜。

  现场的图书观察人士金郑羽对本报记者表示,“假书”的出现,正说明出版社对市场和读者空前敏感。“这应该与出版社转企改制有关。此次参展的绝大多数出版社已成企业,编辑收入差距拉大。我听说发年终奖,有的编辑可以拿到几十万,有的一分钱没有拿到。编辑必须敏感起来,看看读者究竟喜欢什么。”

  热点:孩子,还是孩子

  本届书博会一个颇耐人寻味的现象是,能租得起价格高昂的会议室开发布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有童书背景的出版社;现场规模最大,气氛最热闹的,十有八九也是童书的首发式;书博会活动中,童书的活动占了将近一半。

  但和以往不同,今年书博会真正引起读者关注的,不是那些直接面对孩子的低幼书,而是促使家长反思教育的一些图书。比如接力出版社这次推出的《管好自己就能飞》、“极地惊心大探险”系列和“何秋光思维训练:看图编应用题系列”几套书,就获得了家长的热烈追捧。这类书走的其实就是家长和孩子共读的路线。

  出版人李德明告诉记者,过去童书市场,要么为取悦孩子,太低幼,家长不要看,要么为取悦家长,太高深,孩子不要看。现在这种共读图书的增加,也体现了出版社对“童书”概念理解的深入。 特派记者 郦亮

  》相关新闻

  书博会作家:将坚守进行到底

  此次来第23届书博会的,是一批懂得坚守的作家。韩少功坚持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来体味人生的意义,而梁晓声则是不懈地探索人性的复杂性。他们此次都由湖南文艺出版社推出了新作。

  韩少功:自然滋养心灵无法被替代

  韩少功这次由湖南文艺社推出了散文集《山南水北》的增修本,较之旧版,新版增加了1万余字的内容。在中国作家中,韩少功算得上特立独行的一位,他一年在海南和湖南两地生活,均住在乡下,亲自躬耕。这也使他的文字多了一份泥土的芬芳。

  韩少功告诉记者,他在以这样的方式,维持人与自然的一份亲密关系,这是人生的享受。“在网上偷菜还不如自己去种点菜,你看着那个组织由小变大,由发芽到开花,每天都有变化,带给你很多的新奇感觉、带给你喜悦,这是网上偷菜替代不了的。”

  梁晓声:不断探索人性的复杂性

  写了一辈子知青小说的梁晓声,这次交给湖南文艺社出版的长篇《懦者》是一部抗战题材小说,题材跨度之大,多少出乎人们的意料。梁晓声对记者表示,他写《懦者》其实就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关怀,还想诠释以弱制强、以柔克刚的人生智慧。

  从这个角度而言,梁晓声认为,无论是写知青题材,还是抗战题材小说,有一点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对人性的复杂性,以及人性走向善良的途径的不断探索。特派记者 郦亮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