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国际图书节大使吴玮:书香是北京应有的文化气质

2013年04月23日 15:50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国际图书节大使吴玮:书香是北京应有的文化气质
吴玮

  今天,4月23日,又一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了,文化界重提全民阅读的话题;人大代表把建立中国的读书节写进了议案;多家单位联手启动以“阅读精品 助飞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三届北京阅读季。北京电视台《书香北京》是致力于推广读书活动的名牌栏目,也是国内唯一的日播读书节目,如今已播出400多期,颇得业界好评,日前,记者专访了该栏目制片人、第十届北京国际图书节读书形象大使吴玮。

  我的工作有点像猎头

  记者:当下电视读书节目是在跟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争夺观众,严峻的娱乐至上大环境,你们的收视压力大吗?

  吴玮:当然。但是,文化节目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慢慢养。“书香北京”在策划之初,就确立了以书为载体,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把握好雅俗共赏的分寸。

  记者:有人说,电视与阅读本身就存在着内在冲突,阅读是一种沉静的、思考的行为,而电视往往侧重于信息快捷和画面表现,你怎么看?

  吴玮:的确,两种媒介之间的转化是需要摸索的。做“书香北京”前,我做过纪录片和每日播出的国际时事评论节目。纪录片要会讲故事,要有内涵和思想高度,国际时评要对热点问题有敏感度,有深入见解和分析能力,我觉得做读书节目恰恰可以把两者兼收并蓄。我一直觉得,让受众关心你的事,首先是把你的事变成他的事。大家需要丰富哪一方面的知识,谁能来讲明白,当好“心灵对话师”的角色,我们就请谁来。

  记者:大家一直觉得电视观众里中老年人比较多,年轻人都不怎么看电视。尤其是读书节目。你们节目的选择有什么侧重吗?

  吴玮:实际上受众调查结果表明,“书香北京”主要受众群是青年受众与高学历受众。读书节目的气质偏向精英文化。我们不会像娱乐节目那样谁红谁有收视率就请谁,而是根据每期节目所属领域找寻适合的嘉宾。可以说,我很大一部分工作有点像猎头,读书、阅人、寻人。好嘉宾可遇不可求,聊出品位、趣味和人情味,这个人本身要有料、有魅力和气场。

  书香是北京应有的文化气质

  记者:2012年最后一天,很多台都是以娱乐晚会乐翻天的形式辞旧迎新,我突然看到《书香北京》年终的特别节目,回顾一本本好书给人清新让人沉静。在娱乐至上的今天,你们的节目真的很难得、很贴心。

  吴玮:这种反馈也让我感觉很贴心。400多期节目做过,400多位嘉宾做客节目推荐好书。很多参与过节目的嘉宾都说,《书香北京》这个名字真好。其实我们栏目的名字是台长起的,他创办这档节目也是源于一个美好的初衷:在电视节目娱乐化的今天,要在北京做一档有文化情怀的读书节目。因为书香是北京这个城市所应具有的文化气质,让书香致远,也是我们每个爱书人的心愿。

  记者:作为年轻的北京读书形象大使,你怎么吸引更多的青少年朋友读书?

  吴玮:我觉得吸引年轻朋友的最好方式是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我看到“羽泉组合”的胡海泉出了一本诗集,写得很有味道。于是我就邀请海泉与我们一起走进大学校园谈成长故事。吸引青年人读书还要利用新媒体。2011年世界读书日,我们在微博上推出“品书香,晒书房”活动,参与者上万人,很多年轻人都纷纷秀出书房照片。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位在北京打工的年轻人,照片中是一个很狭小的小屋,和室友睡上下铺,一个十分简陋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翻旧了的书,这位网友说:“我的书房就是这个小书架,这些是我最珍爱的书,也是最苦最累时的精神食粮,因为在读书的时候,我可以看到未来。”

  经常被爱书人打动

  记者:今年的世界读书日,《书香北京》的特别策划和关注是什么?

  吴玮:今年特别节目的主题是“读书有道”。因为我认为,同样一本书,懂方法的人和不懂方法的人收获大不相同。所以我想请真正的读书人传授他们的读书经验——把书读活的真正境界,就是读书有道的“道”之所在。因此今年世界读书日的特别节目,参与节目录制的四个嘉宾,包括严歌苓、著名美学家叶朗、新华社前总编辑南振中、《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从读什么书,该怎么读书,如何学以致用、学以备用三方面与主持人及大学生展开讨论。

  记者:400多个节目做下来,有什么难忘的故事?

  吴玮:很多。去年我们曾在全市开展“书香家庭评选活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残疾人夫妇,妻子李珍是盲人,丈夫刘立群只能靠轮椅行走。由于妻子眼睛看不见,丈夫便为她读书,并且一读就是半辈子,他们家并不大,却单留出一间专门的书房,一面墙的书柜满满当当,另一个房间的矮柜里,就装着那好几大盒子的磁带,每个磁带上都写着书的名字:《毕淑敏作品选》、《余秋雨作品集》,林林总总得有上千盘这样的磁带。

  受到他们的启发,今年发起为全市盲人经常性地举办有声阅读这类的公益活动——“心阅书香”,并在3月份启动,《书香北京》节目的主持人姜华,以及北京电视台主持人栗坤、孔洁成为活动首批主持人志愿者,现场为50多位盲人读了《山楂树之恋》,反响非常好。我希望这个为盲人读书的活动坚持下去,让书籍可以为更多盲人朋友点亮心中的一盏明灯。记者 赵李红

  名词解释

  世界读书日

  1995年国际出版商协会在第二十五届全球大会上提出“世界读书日”的设想,并由西班牙政府将方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设立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源自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圣乔治节”。关于“圣乔治节”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美丽的公主被恶龙困于深山,勇士乔治只身战胜恶龙,解救了公主;公主回赠给乔治的礼物是一本书。从此书成为胆识和力量的象征。

  “圣乔治节”是每年的4月23日,4月23日同时也是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英国著名作家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每到4月23日,当地便会举办许多大大小小的书展,街上也会有许多书摊,十分热闹。读者每购买一本书,都可获得一枝玫瑰花,所以在世界读书日那天,在加泰罗尼亚地区会看到很多人拿着玫瑰在街上走,像是情人节一样,十分有趣。因此,每年4月23日这一天,当地的书籍都会减价10%,玫瑰花的价格则陡然上涨。

  为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和促进图书出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在“世界读书日”的框架下发起了“世界图书首都计划”,并宣布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为2001年的“世界图书首都”。亚洲国家中,印度首都新德里曾于2003年被评为“世界图书首都”。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