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龙舟划向世界 "国际热"折射丰富文化内涵

2013年06月12日 08: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龙舟竞渡自古有之,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每年农历五月,在屈原故里秭归,锣鼓动天,《招魂曲》响,四乡八里的人们聚集到西陵峡两岸,用划龙舟这种最古老、最隆重的方式纪念屈原。

  如今,赛龙舟不仅是纪念屈原的方式,也是一项集文化、竞技为一体的综合娱乐活动,并辐射到日本、新加坡、欧美等地。龙舟比赛所传递的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精神,让这项运动拥有了持久鲜活的生命力。

  龙舟习俗源远流长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已流传2000多年,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们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而去,争先恐后划船拯救,后来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便于每年农历五月五划龙舟以纪念之。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载:“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

  《隋书·地理志》上说:“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土人追至洞庭不见,湖大船小,莫得济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尔鼓掉争归,竞会亭上,习以相传,为竞渡之戏,其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诸郡皆然,而南郡尤甚。”可见,龙舟竞渡在隋朝已演变成“竞渡之戏”,而且“观者如云”。

  划龙舟分游江、招魂、竞渡、回舟4个程序,有一整套的锣鼓和唱腔,其中竞渡虽然热烈,但招魂最为感人。在屈原故里,老百姓非常看重龙舟竞渡,对夺标尤为重视,素有“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之说。夺标归来,不仅能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一年的丰收和幸福。

  如今,历史悠久的赛龙舟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舟比赛也已经由群众性的纪念活动发展成为群众体育,遍及大江南北,并在近年来发展成竞技体育,定期举行全国性龙舟大赛。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龙舟赛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世界掀起“龙舟热”

  随着时代变迁,赛龙舟已演化为一种国际性体育赛事,先后流传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参加中国等地举行的龙舟赛,欧美人也进一步了解了这项活动。

  时至今日,赛龙舟已经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美国龙舟协会负责人透露,从旧金山、纽约到密西西比河周围的很多地方,都有人专门组建龙舟队,共有400多支。

  在加拿大,渥太华龙舟节今年已经是第20届了,每年都有上百支队伍,几千名选手参加比赛。这项比赛,每年总能吸引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几万名观众观看。许多人家是男女老幼齐出动,观赏和体验这项充满中国文化风情的活动,为河面上一只只如离弦之箭般前进的龙舟加油喝彩。

  “龙舟传承了几千年,不只是一项运动,它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都非常丰富。”国际龙舟协会秘书长、亚洲龙舟联合会主席胡建国认为,弘扬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把它推广到全国、全世界,让它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优秀项目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折射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任何民族的传统节庆活动,都有精神观念的折射、文化理念的显现和人生信念的展示。“万倾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端午节穿越千年仍生机勃发,它的浪漫的诗情之美和昂扬的阳刚之气,成为我们民族可贵的人文底蕴,爱国爱民情怀成为一种崇高激励,一种纯真操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认为,六朝时期,楚地民众将追悼屈原纳入端午节俗之中,对飞舟竞渡的节俗进行新的诠释。这种诠释并非空穴来风,它是民众历史情感的聚焦,是民众历史观念在节日习俗中的体现。

  赛龙舟不仅是一项体育娱乐活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是这项古老运动流传至今、影响甚广的魅力所在。从龙舟比赛的发展历程来看,其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形式特征,既蕴涵了爱国爱民、团结协作、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人文精神,也体现了追求生态和谐、社会和谐的思想。这种精神追求是人类所共通的。

  龙舟竞赛之所能在全世界流行,不仅因为它是古老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能锻炼身体、促进健康,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龙舟赛所蕴涵的文化符合当下人们的追求进取、和谐共生的理念。

  这些内涵赋予了龙舟比赛新的生命力,也让这项古老的活动融入了时代的气息。在世界文化融汇的大潮中,守住自己的文化身份,增强民族的内聚力十分重要。因此,萧放认为,在端午节中开展多种传统节俗活动,将文化传承融入民俗节目中,让人们在端午这个特定的节日中回归传统,在与祖先的对话中,让优良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现代生活中延续更新。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