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何祚欢:小时候不懂三字经 把苟不教理解成狗不叫

2013年07月22日 08:35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一切能力都是逼出来的”

  何祚欢湖北美术馆开讲“我的艺术评鉴与创作”

  昨天,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做客湖北美术馆“听涛讲坛”系列讲座,为百余听众讲述“我的艺术评鉴与创作”。“未曾开言,已有三分紧张”,何祚欢说,我是个靠嘴巴的人,在这个用眼睛观赏艺术的地方讲课,着实有些紧张。

  何祚欢向听众讲述了自己艺术经历中的评鉴和创作的故事。“艺术相通的,创作是组合排列的艺术,艺术家都是排列组合做的非常好的人。”

  他现场唱起童谣开场,引起现场同龄观众大合唱。“我的艺术之路从童谣开始。人不是先学会欣赏艺术,才开始接触艺术。接触艺术的过程恰恰相反,生活中各式‘艺术’扑入眼,衣服搭配、色彩组成、广播音乐等等都是艺术。”说起自己女儿的艺术之路,何祚欢感慨说,“女儿小时候很有音乐天赋,可惜以那时候的家庭收入买钢琴,比武汉到北京的距离还远。我就在纸上画一架钢琴,画出键盘,教女儿认全音、半音,她不太能理解。”外孙出生第二天,何祚欢就买了一架钢琴送给外孙,“只为他能多一种生活乐趣,但不用逼迫他学习钢琴,中国不需要那么多钢琴家,但是可以有很多会弹钢琴的人。”

  “背诵是一个人接触文学艺术的很好的方式。《三字经》、唐诗宋词……小孩子未必能全部理解,但通过背诵能接触到音韵,养成对艺术的敏感度。”何祚欢说,小时候不懂《三字经》,其中一句“苟不教”被理解成“狗不叫”,“不过我能背诵,如今想来挺好的。”

  何祚欢接触说书很偶然,“说书好玩嘛。15岁我来到武汉第一师范学校上学,第一次登台讲相声,上台站的位置都反了,表演时心惊胆战,生怕‘包袱’没抖响。”马三立先生有句话说的好:为啥上台演出就紧张啊?就因为你惦记着“抖包袱”,生怕“包袱”效果不好啊,你抛开来不就好了吗!

  除了说书,何祚欢在书法、文学、戏曲等艺术方面均有涉足。1986年他在一周时间内写出《养命的儿子》,刊登在第二年《芳草》杂志首期,当年的《新华文摘》转载这部作品。有如此多的能力,何祚欢说“一切能力都是逼出来的,不努力不行。”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