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良渚遗址力争2016年6月申遗 申报范围约9平方公里

2013年07月22日 13:15 来源:都市快报 参与互动(0)

  西湖申遗成功,大运河进入申遗最后“冲刺”阶段,现在,良渚遗址又将成为下一个杭州人关注的申遗热点。

  浙江省政府近期已致函国家文物局,要求将良渚遗址列为我国2016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申遗范围初步明确:申报范围约9.09平方公里,东至长安公路,南至新104国道,西至瓶窑镇华兴路,北至东苕溪,包括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等重要遗址点。

  良渚遗址范围近42平方公里,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为什么申报范围是9.09平方公里,而不是遗址覆盖的近42平方公里?

  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张俊杰说,主要是“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这些重要的遗址点就在这9平方公里内,能够更集中地展示良渚文明”。

  力争2016年6月申遗

  以良渚遗址命名的良渚文化,是中国最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良渚遗址的考古成果,曾五次入选“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特别是2007年发现的良渚古城,将杭州的建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

  张俊杰介绍,良渚遗址申遗将按照三年行动计划分步实施。

  今年,完成核心整治区征地拆迁工作和农民安置点土地征用、规划设计工作;2014年,正式向国家文物局提交良渚遗址申遗的提名文件,基本完成遗产监测体系和展示设施建设;

  如果进行顺利,2015年正式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良渚申遗申报文件,并接受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场现场考察;2016年6月力争实现申遗目标。

  国内45个预备项目要相互竞争

  上面提到的“如果进行顺利”,实际上意味着,良渚遗址的申遗路,要过很重要的一关。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中心规定,每个缔约国每年最多推选一个文化遗产申报项目。而现在,和良渚遗址一样,列入预备名单的全国申遗点有45处,包括红山文化遗址、辽代上京城、古蜀遗址等。因此,良渚遗址必须先在国内争夺这唯一的名额,才有机会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去年底,良渚遗址第三次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申遗候选项目,国家文物局领导和权威专家普遍认为,良渚遗址承载的突出普遍价值完全具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基本条件,是当前我国最具价值的申遗主体之一。”张俊杰说。

  刻画“到此一游”

  最高罚款5000元

  为了更好保护良渚遗址,今年,杭州重新修订了《杭州市良渚遗址保护管理条例》。其中,将良渚古城、瑶山、塘山、汇观山等,价值较高、留存现状较好的遗址及周围区域,列为重点保护区。

  除此之外的区域为一般保护区,根据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可以在一般保护区内建设民居,但其建筑风格、高度应当符合要求。

  在重点保护区中,除了建设保护与展示的设施外,不得进行工程建设,不得进行危害文物安全的作业。如果有企业或个人在遗址保护范围内采沙、采石、打井等改变遗址环境地形地貌现状活动的,不仅要恢复原状,还将处以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另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刻划、涂污或者擅自移动、拆除界桩和标志碑,如有违反,刻画类似“某某到此一游”的,除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还将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更详细的《杭州市良渚古城保护管理办法》也已列入市法制办2014年立法项目。目前,文本的起草和意见征求已经完成,待国家层面明确申遗范围和时间节点后,将报市政府研究公布。

  良渚遗产计划建一座展示中心,目前策划工作已启动,项目列入今年政府投资项目,总投资4000万元,下一步将完善中心工程可行性报告。

  申遗要提高市民参与度

  上周四,杭州市政协组织专家学者视察良渚遗址申遗工作。

  市委副秘书长王水法曾直接参与西湖申遗,现又正在全力冲刺大运河申遗,申遗经验丰富。他说,良渚遗址申遗要注意“可看性”问题,要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提供可看的东西。并且围绕“保护”这一主题,设计游客喜爱的展示和互动内容。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院林华东建议,要突出玉器这一良渚独一无二的亮点,“良渚时期不仅是玉器时代,还是玉器艺术品成就的高峰期,玉器上的微雕工艺现在都很难企及。”

  市政协将综合专家意见,形成一份建议,建议杭州市在良渚遗址申遗过程中,把遗址保护放在首位,并向市民公开良渚发展的各项政策和规划,提高市民的参与度,获得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