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协十年重点扶持900余部作品 资金补贴为主

2013年08月09日 09:43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7月,2013年度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篇目公布,今年共有112部作品得到扶持,其中不乏马原、残雪等名家。而从2004年中国作协启动重点作品扶持工程开始,十年间,已有超过900部作品得到扶持。作协扶持的标准、内容为何?扶持又是否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效用?近日,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获得扶持的部分作家,对上述问题做出了回答。新京报记者 江楠

    【怎么申报】

    30位专家,两三天论证

    申请重点作品扶持的程序并不复杂。

    申报者只需填写一份申报表格,介绍作者本人情况,创作计划、作品大纲,并附一到两万字的样稿即可。申报者无论是否为中国作协或地方作协会员均可申报,不过需要一定的单位推介,诸如地方作协、行业作协、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

    个人申报的情况也偶有发生。2012年,学者许金龙凭借《大江健三郎作品刍议》获得理论评论类的重点扶持项目,“感觉申请过程挺简单的。”而许金龙口中简单的过程,往往要经历征集、申报、论证、扶持、跟踪管理等几个阶段。重点作品扶持项目每年都会成立论证委员会,大约30人左右,由中国作协专门委员会的成员组成,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胡平便是其中一员。

    “论证时间大概在两到三天。一般先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表明宗旨,将各地作家的申报材料按题材分到各组,如长篇小说组、报告文学组、诗歌散文剧本组、理论评论组等。各小组成员交换审阅材料后,通过小组会讨论筛选出一批选题,提出建议篇目。然后再召开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各小组在大会上介绍筛选情况,通过大会讨论,修改建议篇目,最后通过大会无记名投票产生结果,报作协书记处审批。”

    胡平说每年通过论证的选题大约占申报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入选标准之一是看选题的社会价值,“毕竟是国家级资助,选题要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在艺术品位上也要认真加以考量”。自2011年开始,申报者被要求在申报材料中附上一部分样稿,“可以增加筛选的准确度,能看出未来作品的某些思想性、艺术性。想法肤浅、文字乏味的选题就会被淘汰掉。”

    参加论证多年,胡平看到重点作品扶持名单的变化,“有分量的作家越来越多。”记者在今年的名单中便看见马原等作家的名字。“近几年又有所改革,申报单位中增加了重点出版社和文学期刊等,这些单位的编辑很了解一线作家正准备写什么,创作计划是否给人带来期待。”

    “青年作者无疑是重点扶持对象之一”胡平说,“但我们会主要考虑三类作者:比较有成就的作者、有实力但名气不大的作者以及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的作者。其中又很关注青年作者,如80后、90后作者。”

    【怎么扶持】

    五种方式扶持,资金补贴为主

    中国作协重点扶持条例,列出了五种扶持方式:对创作所需的基本经费予以一定的补贴;对出版有困难的作品,协助联系出版单位;对有修改作品意愿的作者,在其作品完成后帮助聘请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对部分作品组织研讨;对适宜改编为电影、电视剧、戏剧剧本的作品,向有关制作单位推荐。

    “我们主要还是以资金补贴为主”,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说。扶持作品题材广泛,包括长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理论评论,儿童文学和网络文学,“我们的扶持额度其实比较小,每年都有一些调整,但都是直接给作家本人。”

    其他扶持方式则所占份额不多。“专家修改每年在20部左右,一般是作者提出申请,我们联系专家审阅。帮助出版的则在7、8部左右,因为一般能申请上的作品也都有出版的能力。推荐影视改编的也很少,渠道还不太畅通。”作品研讨会每年有二十几场,“但规模也比较小,一般就十几二十个人。”

    偶尔也会碰到流产的计划。据工作人员介绍,作品规定的完成周期一般在1到3年,“但创作毕竟和生产工业产品不一样,有的作者想得挺好,最终却完成不了,这种情况也有。我们每年都盯,如果确实完成不了,或者完成质量比较差,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规定在选题完成之前不得再次申报。”

    目前,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只有两三个工作人员,人手有限,更多的跟踪监管工作都需要由推荐的地方作协或出版社来协助完成。

    谈及扶持的意义,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认为这更多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补贴也许不算什么,但它让你知道你的创作有机构在关注,给予你一种肯定,一种期待,无形中是一种鼓励。”胡平也觉得无形的帮助其实更多,书如果冠名重点扶持作品肯定会对出版有所助力,如果能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主办举行研讨会则会扩大影响。

    【效果如何】

    宁肯:一次获得2万元补贴

    作家宁肯就是获得鼓励的一员。

    2009年,他的《天·藏》通过北京作协的推荐,成为了中国作协长篇小说类重点扶持项目,今年他的散文《说吧,西藏》通过十月文艺出版的推荐,又成为了中国作协散文类的重点扶持项目。

    “我本人还是非常愿意被推荐,成为重点作品,因为会得到一些资金上的支持,得到一定的关注度,还会有研讨。”宁肯说当年《天·藏》曾得到两万元的补贴,并计划开研讨会,但最终因为一些原因未能开成。“研讨会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会听到批评的声音,引起一些包括媒体在内的关注,对推广作品也很有益处。”

    在宁肯看来,获得扶持就像给作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扶持就好像另一种稿酬方式,让你觉得劳动没有白白付出,会让你在心态上很放松,不会一味迎合市场,只是考虑作品本身,考虑怎么把作品写好。”

    宁肯觉得总有一批文学很难获得市场欢迎,但又非常重要,“现在有这么一套机制,鼓励大家不是非得为了市场而写作,我觉得还是有帮助的。”

    【期待什么】

    不可能靠重点扶持出精品

    作家徐则臣是《人民文学》的编辑。《人民文学》会向中国作协推荐重点作品,“我们编辑部的几个编辑和领导会一起商量,觉得最近有哪些人有比较好的选题,就和他们联系,告诉他们在网上下载表格填好报到我们这来,我们再填一个意见,报到作协,由专家审批,过程很简单。”

    今年,徐则臣的《耶路撒冷》也入选了长篇小说类重点扶持项目。在他看来,获得扶持最大的帮助还是解决了一部分经济压力,那些为补贴家用而写的东西就可以放一放了,“还有就是创作计划上写了截稿时间,也会给自己一个压力,有时候作家挺懒的,得逼着自己干活。”

    作家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扶持?徐则臣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有时我们要求很高,希望我就天天待在家里面,衣食住行全包,作品出来以后给我出版宣传营销,这当然很好,但只是理想状态。”

    徐则臣曾遇到华裔作家李翊云,李翊云告诉他自己获得的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有50万美元的奖金,“她说这两三年可以什么都不干,认认真真写东西。”但这样的扶持力度,徐则臣觉得在中国很难达到,“别说50万了,5万估计都很难。”

    给作家5万甚至50万,就能保证写出一部经典吗?徐则臣不这样认为,“较真地想,给你任何东西都不能帮助你写出一部经典。”在他看来,很难依靠重点扶持就产生多少精品,“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大家得到一些钱,日子好过一点,就尽量安心地写东西,但其实谁也不知道到底谁能写出好东西,不过有总比没有要好。”

【编辑:蒲希茜】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