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作家马原谈讲述自己的“文学梦”

2013年08月23日 14:4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参与互动(0)
作家马原谈讲述自己的“文学梦”
马原近照。

  “很多经典小说最早都是畅销书,我也要写出能够进入大众视野的畅销书,写好读的小说,解决小说的阅读障碍,让小说复兴。”19日上午,小说家马原在佛山举行的南国书香节上,以“一个中国作家的文学梦”为题,讲述了自己对文学、对小说创作的最新感受与思考。

  《红字》开启最早的文学梦

  面对现场的很多青少年读者和年轻的文学者,马原的“文学梦”从小时候讲起:“我是一个文学的孩子。从四五岁时,我就开始阅读。在家乡的一个小图书馆里,借阅各种童话、民间故事,五本五本地借,而且阅读速度越来越快。”马原甚至谈到,11岁那年,他读到霍桑的成名作《红字》,“那个时候,我已经读过《静静的顿河》了,但是《红字》给我最大的震动,对小说的神秘感,是从这部小说开始产生,我开始想,我以后也要写小说。为了一次一次地读这个小说,我第一次做了个偷书贼。”《红字》开启了马原的写作梦。

  大学毕业后,马原到了西藏工作,并开始发表小说。“很多人谈起先锋小说,都会谈我的《拉萨河女神》,其实这是我一个很普通的作品,但没想到这部作品一下子让我红了。”马原后来又发表了《冈底斯的诱惑》《虚构》等小说,“我就是那个写小说的汉人”,这个开头句子,让大家惊讶小说还可以这样写。于是,1984年到1988年,大家纷纷写“还可以这样写”的小说,这就形成了80年代的“先锋文学”。可以说,那些年,是我最开心、最充实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大众的热情、目光从文学上移开了。很多作家停止了写作。”马原说,他1991年开始再也不写小说,一直到2011年,文学梦断了,“那个写小说的马原不见了”。2010年,同在海南生活的著名作家韩少功,邀请马原参加一个文学大赛,马原执拗不过,开始写了一个跟海南有关的小说,这就是去年出版的《牛鬼蛇神》,“这个小说虽然没获奖,但我又开始写小说了,文学梦接上了。”

  写好读的小说破除阅读障碍

  “《牛鬼蛇神》其实还是延续了我之前的写作。我曾经说过,作为公共艺术的小说已经死了。因此这两年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小说复兴的问题。”马原说,他注意到,现在看来很多经典小说,比如《安娜·卡列尼娜》、《十日谈》等等,在当时都是畅销书。同时,马原琢磨到,他喜欢的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的作品,为什么在全世界拥有如此之多的读者群和强大的生命力。

  “如何让小说进入大众的视野,而不仅仅是文学小圈子里,我上世纪80年代就做了一些尝试,但没有达成意愿。新世纪以来,小说与大众读者的阅读障碍越来越重,这个问题必须解决。所以我着手写畅销书,写好读的小说。”

  马原提到,其实很多作家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比如余华,“余华的《兄弟》,就是在试图打通阅读障碍,在拯救阅读。”谈到自己的新作《纠缠》,马原说,小说写的是一个捐赠的故事,遇到各种纠缠的故事,既有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又有悬疑,“他们说我写了一个接地气的小说,但我知道,畅销与否,不由我说了算,我希望收到读者的反馈、评分。”

【编辑:耿庆源】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