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黎锦织艺进课堂 “非遗”传承有后人

2013年09月12日 09: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海口9月12日电 题:黎锦织艺进课堂 “非遗”传承有后人

  作者 黄艺

  新学年开启,16岁的海南国兴中学高二女生黄少琪开心地回到黎锦课堂,摆好织机,压线,织锦,已有两年多“学龄”的黄少琪能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作为黎族人,我希望能传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以后想开个黎锦工作室,让更多人认识黎锦的魅力。”黄少琪近日对记者说。

  延续几千年的黎族传统织锦技艺濒临失传。海南国兴中学从2005年开始把黎锦编织列入初中学生的兴趣课和高中学生的选修课。黎锦班教师陈丹至今已为千余名学生传授过织锦技艺。

  陈丹说,“2004年,学校实施新课改,着手整合‘珍珠球’、‘竹竿舞’、‘黎族织锦’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艺术课程。当时学校会织黎锦的人不多,于是便派我到五指山‘特训’三个月。”

  陈丹是黎族哈方言人,但从小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黎锦技艺,“我们村庄有一两千人,但会织锦的只有寥寥几位老人,会绕线的甚至只有一人。”陈丹暗下决心,不仅要学好织锦技艺,还要让黎锦织艺后继有人。

  如今,陈丹的工作和课余时间都被黎锦填满。利用今年暑假,陈丹向家乡的老人学习双面织锦。“6个老人围着我,她们年轻时织过双面锦,如今已记不太清织法,你一言我一语,逐渐拼凑起双面锦织法。”

  在陈丹的课堂上,不仅有女学生,还有男学生;不仅有黎族学生,也有汉族学生。他们认真地在老师教导下研习织锦技艺。“黎锦很漂亮,我还以为是机器织的,来这里后才发现是他们一点一点辛辛苦苦织出来的,那种织法真的很奇妙。”高二女生蒙晓慧说。

  教室墙壁上,挂着很多学生的优秀作品。一幅大型黎锦字画绣“仁义礼智信”是一位名叫王艳萍的女生所作。“这名同学高三毕业了作品还没织完,她上大学后还坚持来学校织锦,两年完成了这幅作品。”在陈丹看来,这些作品不仅是一届届学生留下的成长足迹,更是学校实践传承濒临失传民族技艺的成果。(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