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蒙谈“青春”:我们那代人有种特殊的幸福

2013年12月03日 22: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北京12月3日电(上官云) “谁的青春也不是吃素的,不同时代人的青春各有特点。我们这一代人有种特殊的幸福——可以见证历史的巨大变化。”在被问及对“青春”的看法时,王蒙如是说。

  王蒙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曾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协副主席,1953年因创作小说《青春万岁》而知名。3日下午,他为东直门中学的学生作了一堂精彩的演讲,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以及对青春的感悟娓娓道来。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历史的巨大变化”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当时的王蒙还是一名中学生。王蒙回忆称,新中国的建立为他们那批年轻人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尽管当时也有单纯幼稚的一面,但浑身燃烧着激情,认为每一天都阳光灿烂,快乐无比,曾自发组织许多活动。说至兴起,王蒙还演唱了几首当时流行的歌曲,引发全场雷鸣般的掌声。

  王蒙一直强调,他们那代人有种特殊的幸福:可以见证历史的巨大变化。比如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军的入城仪式,《共同纲领》的通过等等,每个人像被历史的大风吹着往前走。

  “青春”,对不同时代的人来说,具备许多相同的特点,比如热情、敏感、感情丰富,期待美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爱。但随着环境的改变,“青春”的含义也会变得各式各样。

  “谁的青春也不是吃素的。”王蒙说,不管以何种方式表达,青春都具有求索的精神,每个人的青春带有个人对世界的强烈反映,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尽管现在形势发生变化,但年轻人仍拥有火热的心,具备探索精神、期待和激情。

  定名《青春万岁》 为铭记那个时代难得的青春机遇

  上个世纪50年代,19岁的王蒙创作了《青春万岁》,并因此知名。之所以当时将自己的作品定名为“青春万岁”,是因为王蒙希望以此来铭记那个时代的年青人难得的青春机遇:能够把自身的青春烈火和国家民族命运结合在一起。

  王蒙慨叹,现在已无法回到当初新中国刚成立时的那种热情,正因我看到青春可能会逝去,激情可能会冷却,就好像历史不可能总吹着冲锋号,说青春“万岁”,意味着最起码的纪念。

  《青春万岁》从初创到现在已六十年整,期间这本书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再版,不断发行。王蒙认为,这说明在人间,向往不会灭绝,文学不会灭绝。

  “与现代人不同,我们那时的生活拥有如此幸福的回忆和光明的底色,最大的特点就是两个字‘相信’,相信中国能建设得更好、相信文学会永远吸引我们,相信各种美梦都有实现的可能。”王蒙调侃道,虽然他的年岁已经不“萌”,但仍然愿和大家一起,只要活一天,就保有美好的信心和期待。

  处境艰难时曾“得过且过” 年近八旬仍坚持创作

  1963年至1979年,王蒙一直生活、工作在新疆地区,虽然在处境艰难的时期也有“得过且过”之时,但庆幸的是,他能够一直保持对生活的兴趣,从未悲观绝望。“虽然环境艰苦,但新疆有沙枣,胡杨,有澎湃的伊犁河,有飞翔的雄鹰,有很多东西可看可想,这就很有意思。”

  坚持学习,也是支撑王蒙走过艰难的动力之一。谈及过去的磨难,王蒙笑称:“我在新疆那里读的是维吾尔语的博士后,预科三年,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博士后又三年,一共十几年,可以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宗教、地理和历史。困难的处境人人都会碰到,但我们没有权力悲观、不去善待自己的生命。”王蒙表示,只要他活着,还没有完全昏聩,就将继续学习下去。

  如今,年近八旬的王蒙仍然精神矍铄,不断有新作问世,创作热情不减。在他看来,一个人必须有耐心,因为生活在不断变化,没有人能清晰预料它的走向,此时耐心就比智慧还重要。王蒙表示,在没有衰老之前,我们仍将“青春万岁”。

  此外,王蒙还透露,他正在写新的长篇小说《烦闷与激情》,预计明年夏天与读者见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