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红线女弟子:继承红线女的艺术非常困难(图)

2013年12月17日 14:2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红线女生前和学生郭凤女、琼霞同台演出。 薛珺 摄

  红线女生前曾赴港宣传亲自配音配唱粤剧动画电影《刁蛮公主憨驸马》。

  红线女生前在粤剧艺术作品展演晚会上。刘力勤 摄

  红线女生前和小演员在一起。资料图片

  对于粤剧而言,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但当下的发展并不容乐观。早在2009年粤剧“申遗”成功后,红线女就表达过自己的担忧:“粤剧创作停滞很久了,我们现在演的都还是一两百年前的题材,现代元素完全缺失。”日前,在红线女艺术中心举行的追思座谈会上,红线女儿子马鼎盛压轴发言时抛出了一个尖锐问题:“看到母亲八十多岁近九十岁还不退休,我很坦率地说,是因为后继无人。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我们出不了第二个红线女?”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粤剧舞台演出不景气的局面,红线女身体力行,奔走呼告,为振兴粤剧不遗余力。尽管红线女曾对“拯救粤剧”的提法不以为然,但她在最后的时光最挂心的仍是粤剧后继无人的现状。她曾不无忧虑地表示:“没有编剧,粤剧便无戏可做。”一代大师的骤然离世,更让不少人发出“粤剧时代是否将随红线女而去”的疑问。当前的粤剧发展究竟面临着哪些困局,又当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难题?就此,南方日报专门采访了著名香港粤剧演员、影视演员罗家英,红线女的入室弟子、珠海粤剧团正印花旦琼霞,以及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宋俊华,谈谈红线女身后粤剧的发展。

  1 问挑战

  红腔有成“绝响”的危机

  南方日报:在红线女离开之后,粤剧将面临怎样的挑战?我们又当如何努力,将“红腔”继续传承下去,使之免成“绝响”?

  琼霞:继承红线女的艺术是非常困难的。首先,“红派”和“红腔”的艺术气质与红线女本人的性格和能力有着莫大关联,而她的性情与整个国家的命运是融合在一起的。当时文艺界在整个社会都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社会制度的保障能吸引她回到祖国从事艺术。编剧、作曲、演员互相搭配,才有整个艺术的综合成就。

  然而,近数十年下来,所有剧团的发展都走市场化。市场化本来是好事,一旦步伐太急进,演员在传承和发展艺术之前,往往得首先考虑解决生活的基本需求。与此同时,我们在编剧、作曲、演员各方面出现的短板,也渐渐浮现出来,比如,我们要打造精品剧目,就需要人才。但即使我们找到好的剧本和编剧,我们也需要出得起价钱。我们能聘请好的编剧,还要聘请好的音乐创作。各环节的成本同时上涨,更大大增加了继承粤剧的难度。坦白来说,现在许多粤剧团体,实际上已经很难具备从事艺术创作和传承的条件。许多剧团的各色行当不健全。例如,珠海粤剧团就缺乏文武生,深圳粤剧团甚至连花旦都没有。这种生存压力是很明显的。

  在传承方面,我们面对的问题也不少。不仅学习粤剧的人越来越少,而且也越来越难找到像红线女那样刻苦学习的人才——我们这一辈已经不如红线女了,但我毕竟在11、12岁就走进粤剧学校,而且有幸得到红老师的无私传授,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能有这样的毅力和运气?这要打一个问号。此外,我们传授“红腔”的难度也很大。过去,除非红老师亲自挑明,我靠肉耳很难听出自己和老师的运气和发声到底有何差异。要进行这些探索不是不可能,但需要更多时间的投入,也考验我们的意志。

  我认为,我们不应隐瞒“红腔”可能成为“绝响”的危机感。只有政府和粤剧界能够正视这种危机感,我们才能付出最大的努力去传承。有幸的是,红线女在生时毕竟为我们留下了众多录音和文字材料,这些资源需要深入研讨,才能发掘出红线女艺术的灵魂和精粹,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粤剧长盛不衰地发展下去。

  2 问继承

  谈论下一位大师为时尚早

  南方日报:红线女生前非常重视粤剧的发展前景,尤其关注目前编剧人才紧缺的困局,她本人对粤剧创新也进行了各种尝试。在不远的将来,粤剧界是否可能产生第二位“红线女”?

  罗家英:红线女生前每年都会去香港两三次,呼吁两地的粤剧艺人联合。尽管不少知名的粤剧艺人,都有扛起这面大旗的想法。但红线女在粤剧界拥有的地位和号召力,一时之间还是很难找到人来替代的。这对内地的演员来说,他们需要更多的发挥空间,而香港目前的花旦很少,也需要时间培养。

  至于粤剧创新的问题,红线女开创粤剧动画,这是一个崭新的尝试,构思也是可取的,为粤剧的未来发展立下了一个标杆。但我们也应当承认,目前这种做法还未十分成熟。动画讲求动态,节奏太慢的效果就不好。香港虽然有这方面的创意和人才,但这里毕竟是商业社会,动画制作投入资金仍较缺乏,投入市场也有风险,要在这方面迈开步子并不容易。

  不过可喜的是,近两三年香港在粤剧编剧方面还是积蓄了一些力量。八和会馆开办了编剧班,这些编剧的文字功底渐入佳境——他们为粤曲填词是可以的,但暂时还未能投入粤剧创作,我们正鼓励他们尝试“由曲入戏”。其实,我也接触过不少内地年轻的粤剧编剧,他们的文笔和思路都很好,问题是故事的桥段比较老套,难以产生商业价值。这跟过去剧团不重视编剧有关,他们的收入太少,而且还要经过复杂的编审程序,每年才出一两个剧本,很浪费时间,以致他们宁可到外面给人写曲赚外快,导致人才流失。我希望内地在剧团配置上,提升编剧的收入,吸引他们回流。

  宋俊华:红线女毕竟是粤剧的一代宗师,对国内外的影响很大,她的离世会对粤剧的传播带来一定的挑战。至于红线女在粤剧传承方面开拓的领域,包括对编剧的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以及“红腔”的教学,我认为她的弟子是会继承这一道路延续下去的,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另外,红线女出现的历史条件是比较复杂的。它既有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也受到社会客观环境的影响。戏曲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历过多次高峰和低潮。红线女所处的时代,恰好是粤剧发展的高峰。除了产生优秀的演员之外,编剧和作曲团队同样人才辈出。而且,当时社会其他的娱乐方式比较少,这些因素形成了“共振效应”。然而,今天中国正处于社会文化的转型时期,多元化的娱乐方式层出不穷,这既分流了相当一部分粤剧的观众,也使许多优秀的编剧和作曲家离开粤剧界。在各方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谈论“下一位红线女”的出现为时尚早。但我相信,在政府和剧团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之后,粤剧会最终找到自己的发展模式,为新的大师的出现奠定基础。

  3 问市场

  在高端和基层市场都有可为

  南方日报:谈到粤剧发展面临的问题,人们都在为粤剧剧团的观众流失感到焦虑,然而粤剧在民间私伙局和农村地区仍然火爆,为何两者的处境存在如此之大的反差?这一瓶颈当如何解决?

  宋俊华:在民间私伙局和农村地区,目前确实对粤剧仍有较大需求。这些需求主要来自传统民俗活动,例如祭祀演出、节庆演出等。然而,这些民俗活动中的演出,比较注重粤剧的民俗功能,而对粤剧艺术性要求不高,这对粤剧艺术的提升难以发挥直接的促进作用。这也是过去一些剧团和演员,在思想上不愿意降低身段,去适应这农村民俗或节庆演出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城市剧场演出对粤剧艺术各方面要求都很高,由于缺乏好的编剧和富有成效的创新,粤剧在城市的发展也面临很多问题,因而导致粤剧发展左右为难的困局。

  此外,剧团体制改革的进行也加深了这一难题。剧团要走市场化,就必须依靠剧院演出的票房生存。城市的票房不足,而农村观众既没有买票看戏的习惯,也没有这样的经济能力。他们只能靠政府补贴请剧团“送戏下乡”,或者靠村委会出钱,这些收入对剧团来说十分有限。从长远来看,粤剧剧团还需要在盘活市场上多花心思。

  南方日报:红线女一直希望通过现代化的方式向年轻人推广粤剧,包括曾推出了首部粤剧卡通《刁蛮公主憨驸马》,她还希望将粤剧线上推广作为工作重点之一。结合新媒体进行粤剧传播,这一尝试在红线女之后是否具有可延续性?

  宋俊华:通过流行文化的方式进行传统戏曲推广,这种尝试一直都存在。这些年来,台湾就曾将动漫、影视和地方戏结合,进行《霹雳布袋戏》的尝试,结果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但很遗憾的是,《刁蛮公主憨驸马》面世之后,这一尝试没有继续延续下去,这跟粤剧编剧流失不无关系。除了稳定而高水平的编剧队伍之外,要以高科技的方式推广粤剧,还需要科技人员和文化管理人员的介入。只有粤剧和科技两方面人才条件都具备,这一尝试才可能成功。

  除了乡土市场外,国际市场也是粤剧一个很重要的资源。这是粤剧相对于其他剧种的显著优势。对于他们来说,粤剧不只具有艺术的意义,它更代表着一种故乡和家国的情怀。实际上,我们在海外华人区不仅能看到广州的粤剧团、香港的粤剧团,即使有湛江的粤剧团在当地演出,场面一样火爆。我们需要更多了解外围对粤剧的诉求,按照粤剧的自身规律来推动粤剧的发展,这样粤剧才能拓展更大的空间。

  大师懿范荔湾情

  深切缅怀红线女老师

  一代宗师驾鹤西去,红派艺术永存人间。“说荔枝,一果一木来非易,多少园丁挥汗雨,换来万紫与千红。”有荔枝生长的地方就会有粤曲唱起,有粤曲唱起的地方就会有红腔!红线女老师虽然离去,这首脍炙人口的《荔枝颂》却永远在荔湾人民心中悠悠回荡。

  荔湾,是见证红线女成长并走向世界的地方。古老的黄沙,依稀留下她幼年的步履。乐善戏院的三楼,有她踮起的足印,是她掀开粤剧艺术帷幕的地方,记载着她与马师曾老师演出《贼王子》《风流寡妇》一票难求的辉煌。西关街头,她演唱《牛仔裤》鼓励民众为抗美援朝捐款的余音依然绕梁。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多宝小红豆粤剧学校,她观看小朋友演出《哪吒闹东海》。三元坊小学,她指导小演员演唱《沙家浜》,题词鼓励小学生向阿庆嫂学习。荔湾区少儿艺校,她亲自筹划、组织、资助举办《西关娃娃唱红腔》活动,辅导活动至友谊剧场演出。为了粤剧艺术博物馆,她不顾80多岁高龄依然坚持冒雨培土奠基,参与规划设计讨论,给予无比的期待和热情。

  如今巨星殒落,遽然离去,红线女在荔湾区少儿艺校的学生——黄嘉裕、程君捷、黎杰等,接过她的艺术衣钵,活跃在粤剧舞台,以告慰一代宗师,后继有人。但愿她知道,遥远的天边,依旧响起粤韵声声,那是西关戏迷、荔湾区少儿艺校的小朋友在倾诉对她的敬慕和感激。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周豫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