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王韬:受理雅各邀请游历欧洲 翻译《诗经》等经典

2013年12月20日 17:02 来源:苏州日报 参与互动(0)

   王韬原名利宾,先祖居住在昆山,从祖父起,迁移至甪直(今属苏州吴中区)。母亲朱氏,出生于昆山锦溪镇诗礼之家,五岁时母亲就口授字义,对他影响很大。甪直曾由吴县、昆山同镇分治,至今屋宇相连的南港仍属昆山。

  《漫游随录》是王韬的一部游记集,以时间为序,追忆一生的游踪。其中之一,记叙了他十八岁时赴昆山县试时登临玉峰山的情景。那天考试后,他兴致很好,与朋友大游玉峰山,登上百里楼,“御风而行,衣袂飘举”。在玉峰山绝顶处,他迎风披襟,大喊“快哉,此大王之雄风也”。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王韬在昆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然而三年后去金陵应试却落第了,这对他刺激很深。为了谋生,他去锦溪镇设馆教书。朱家是书香门第,几个舅舅热心地帮助他在授课的同时致力于经史之学。二十一岁的王韬胸怀大志,却难以施展,内心激昂而又苦闷。他在诗句中写道:“寂寞锦溪路,萧条淞浦滨。橐笔情无限,捻书愿未真。交游长契阔,世事剧艰辛。地僻客朋少,村深风俗醇。检点诗篇富,登临景物新……”从中可以看出,他急切期待着展翅高飞的机会。

  王韬出生于甪直,但喜欢自称昆山人。他在《答潘伟如中丞书》中说:“韬,南武鄙人也。”《蘅华馆日记》封面也自署为“南武王瀚。”南武(或武城)是昆山的一个别称,王瀚则是他考中秀才后改的名字。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锦溪、甪直一带洪水泛滥,农田受灾,教书收入随之减少。六月,在上海以教席维系五口之家生活的父亲王昌桂不幸病逝。这是对王韬的又一次打击。恰好这时,在锦溪的王韬接到了英国传教士麦都斯的邀请,到上海墨海书馆参与编校译书。麦都斯是王韬去上海探望父亲时结识的。尽管在当时儒士观念中,为夷人做事颇不体面,然而王韬经济窘迫,家里又有娇妻幼女,书馆的薪俸很稳定,不能不去。在那里,他广泛接触到西方的科学文化和思想方式,同时也向人们介绍西方科学文化,长达十三年。

  清同治元年(1862年),他亡命香港,改名王韬,从事著述、翻译和办报活动,经历了人生的急剧变化。香港英华书院院长、汉学家理雅各是麦都斯的好友,聘请王韬翻译了《尚书》、《竹书纪年》等。1867年,理雅各离开香港回苏格兰的家乡,热情邀请王韬去欧洲游历,并帮助翻译中国古典文献。王韬乘轮船从香港启程,取道新加坡、锡兰、槟榔屿、亚丁、开罗,出地中海,经墨西哥达法国马赛,行程约四十余天。在巴黎,他游览了卢浮宫等名胜,并拜访索邦大学的汉学家儒莲。在伦敦,参观了大英博物馆、圣保罗大教堂等。牛津大学还特邀王韬以华语演讲,这是历史上第一次中国学者至该校演讲。随即,王韬来到理雅各故乡苏格兰克拉克曼南郡的杜拉村,翻译了中国经典《诗经》、《易经》和《礼记》等。

  王韬的一生,学贯中西,著述等身,已刊未刊的著作达50多种。重要著作有《弢园文录外编》12卷,是他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时所写论说的精华编成的政论文集;书信集《弢园尺牍》12卷,体现了他关于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改革思想。王韬的著作,不仅记录了王韬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也汇集了近代早期改良主义理论的精华,开东西方文化交流之先河,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古镇锦溪民丰物阜,人文积淀深厚,学子历来有夜读的习俗。追随王韬的步履,清末以来陆续有一百多位学子走出国门,前往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俄国、法国、美国等国留学。锦溪镇成为远近闻名的留学生之乡,由此发轫。与王韬母亲同出一族的朱文鑫,1904年留学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天文和数理科,曾任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1910年,朱文鑫毕业回国,毕生为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而奋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之父”。朱氏四代“文、章、承、世”和陈氏六代“其、文、定、华、国、维”,衍成绵延一百多年的留学家风。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