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叶舒宪:神话改编成功标准不应只看票房

2014年01月26日 10:40 来源:华商报 参与互动(0)

《神话学文库》书封

叶舒宪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即将在春节期间上演,对于中国神话,你究竟了解多少呢?神话有怎样的现实价值?为什么我们的文学土壤中没有产生出《哈利·波特》和《纳尼亚传奇》呢?本报记者采访了《神话学文库》主编、中国神话学会会长叶舒宪,听他谈论神话学的前世与今生。

  看现状

  研究学者多为书斋型 较少参与现实的符号经济

  华商报:《西游记》的“大闹天宫”即将登上大银幕,你觉得怎样的神话改编才是成功的?

  叶舒宪:如今的成功标准似乎只有一个,即票房。从长远看,还要看新作与原作是否能够在文学史上相提并论。有青出于蓝的,也有狗尾续貂的。好的改编不求一时热闹,要能够经历时间的筛选。

  华商报:从《哈利·波特》、《指环王》到《纳尼亚传奇》、《阿凡达》,欧美总能从古典神话中汲取养分,这一点上我们似乎做的不是很够?

  叶舒宪:是很不够。中国研究神话的学者多是书斋型的,隶属于高校的民间文学专业,较少参与现实的符号经济和文化创意。而中国的文化产业起步晚,产业有余而文化不足,这是我们的短板。产业资本和神话知识结合的尝试,才刚刚开始。

  华商报:目前,神话学在国内的处境如何?

  叶舒宪:神话学是边缘性的新学科。目前,国内一千多所高校中能够开设出神话学课程的大学,总数也就十家左右。这和现实社会发展对它的需求相比,可谓杯水车薪。好在一些老牌名校的中文系,保持着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就能开神话学课程,并且有研究生招生方向,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不过大多数高校限于师资条件,没有这个课程,所以相比文艺学、古代文学或现代文学等专业来说,神话学系统知识的传承是较为稀少的。而社会上对神话学新知识的呼唤,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开展与日俱增。

  理家底

  神话是中国文化最老的根 却“养在深闺人未识”

  华商报:神话作为一种我们几乎忘记的文化密码,比如,从《西游记》这样的神话中,能够看到我们有着怎样的原初观念?

  叶舒宪:华夏文明关于“西游”的想象,在先秦时代以昆仑山为边界。佛教传入中国后,才加上对印度等国的想象。所以说,明代小说《西游记》只代表中古以后中印文化融合的西天取经观念,属于文化的再度编码,并不代表华夏文明的原初观念。原初的“西游”观念,要看书写西周帝王西游的《穆天子传》,它更接近文化的原型编码。

  华商报:有学者说,神话是我们与祖先进行对话的唯一通道,是一个民族传统中最为古老的那条根,我们应当怎样利用民族的神话遗产?

  叶舒宪: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是利用民族神话遗产向全世界突出展示本土文化的范例。我认为“怎样利用”的问题属于第二位,第一位的问题是清理家底,我们究竟有怎样的神话遗产?希腊神话早已举世皆知,相比之下,中国神话还“养在深闺人未识”呢!编辑一套十八部书的“神话学文库”,就是要通过神话彰显民族和文明传统最深厚的那条根。

  华商报: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实例就是,当代中国人的最新航天科技成就要用古老的神话外衣来包装。

  叶舒宪:这是中国人千年神话梦的惯用表达方式。正如美国的登月飞船要采用希腊神话的名称“阿波罗号”一样。当“嫦娥”、“玉兔”一类神话语词翻译成英文、德文、法文时,还能够保留华夏民族月亮神话特有的冰清玉洁的想象品格吗?当然不能。带有本土文化特殊性的想象,很难直接翻译。需要解说整个嫦娥偷窃不死药而奔月的神话,才能让外国人明白“嫦娥号”命名的真谛。同样,一般外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玉兔所捣的中草药是什么成分的。兔子为何以“玉”为名的问题,还是如此。

  找方向

  “神话炼金术” 精神遗产提炼为消费热点

  华商报:在科学发达的今天,神话的信仰基础已经不存在了,那么神话研究在当下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叶舒宪:信仰基础的缺失,才使得神话脱离信仰和仪式,演变为文学。一旦被划归文学,那么哲学系和历史系都拒绝神话学课程。所以在一般人理解中,神话研究的当下意义仅侧重在文学。当有识之士发现信仰缺失给群体社会和人性造成的负面效应时,就开始呼吁为现代人寻找失落的灵魂(如荣格、弗洛姆等)。神话复兴由此承担起人类文化寻根和价值重塑的意义。

  从人文学科的发展看,神话学是少数能够重新打通文史哲和宗教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催化剂。也有学者把神话当成“流行符号”或者“意识形态”的同义词。国际上的神话学有两个发展趋向,一是进入文学写作和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核心内容提供方,我把这种创作浪潮称作“新神话主义”;二是和历史、考古与文化源流研究相结合,发现我们未知的过去。

  华商报:有观点提出,古老的神话也可以成为当代最时尚的符号经济,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叶舒宪:好像有一种“神话炼金术”,能够把古老的精神遗产提炼为市场消费的热点。罗兰·巴特的《神话学》从流行符号角度,马克和皮尔森合著的《很久很久以前》从品牌构成角度,都有很好的提示。苹果手机在大陆有那么多铁杆粉丝,估计多半人不知道苹果品牌隐喻的西方禁果神话。“神话学文库”中的《文化符号学——大小传统新视野》一书,也从神话编码方面揭示此类问题的奥妙。

  寻延伸

  重写传统神话难 年轻人借玄幻实现超越

  华商报:国人在科幻创作上比较薄弱,这是因为传统神话的影响吗?

  叶舒宪:如果把科学技术视为西方文明的强项,以科技成就为引导的文学想象,当然也是西方文学的一大强项。晚清以来,中国翻译了近百篇西方科幻小说后,也有了中国作家的科幻写作。如吴趼人1908年写的《新石头记》中,贾宝玉漫游文明境界,耳闻目睹人的返老还童,这显然是秦皇汉武寻找长生不老秘方的想象之延续。

  近年来出现新生代的科幻写手,代表人物之一韩松多次表白说“中国人的现实比科幻还要科幻”。他的代表作《再生砖》,写建筑师利用四川大地震废墟和尸骨提炼出高科技智能的“再生砖”,给房产商带来暴利。传统的灵魂不死和转世再生想象,同当今中国经济被房地产“绑架”的现实忧思结合起来,形成当代科幻写作的批判力量。

  华商报:你怎么看玄幻小说在网络上的流行?这是年轻人意识中神话情结的延续吗?

  叶舒宪:如果神话是伴随人类进化而来的十万年或百万年的精神遗产,那么进入科学和哲学思考的人类历史仅仅两千多年。如果年轻人面对现实难以超越,那就一定会借助玄幻和变身去实现超越。

  华商报:近年来,包括苏童、阿来、叶兆言在内的著名作家,都曾尝试重写包括格萨尔王、孟姜女哭长城、嫦娥奔月等中国古代神话,但是似乎并不成功,问题出在哪里?

  叶舒宪:成功与不成功,是相对而言的。我国迄今确实没有出现像《哈利·波特》、《指环王》那样的世界级作品。我想主要问题是,如何按照符号经济的当代现实,把自己的作品升格为具有宏大的跨文化传播力之符号。

  记者 谢勇强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