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隋炀帝杨广曾东征 写下古诗《纪辽东二首》

2014年03月03日 15:31 来源:长春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多数人眼中,吉林是传统文化的洼地,不仅本土文人墨客相对稀少,就是文化名人对吉林大地的赞美亦是凤毛麟角。吉林省人大常委刘淑坤潜心研究吉林省地情文化多年,她告诉记者“古往今来,像陶渊明、李白、陆游等诸多名家对吉林大地予以赞美,留下了很多激扬的诗篇,歌咏吉林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据记者了解,杨广、李世民、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皇帝,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吉林诗赞。

  隋唐帝王笔赞集安

  吉林省辽阔的土地、秀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勇敢、质朴的吉林人民。为丰富吉林省历史文化宝库,掌握文化名人以诗词的形式赞美吉林的情况,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对600余部吉林省新、旧志书进行了认真查阅,找到了百余首名人名家赞美吉林的诗词。这些诗词的作者,既有一代文豪,也有千古帝王,他们的诗词充分展示了吉林历史的厚重与宽博。

  有人说不懂隋炀帝杨广,就不是真正懂得中国历史。历史上,人们对隋炀帝有很多评判,然而开创科举制度、修建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当年有些急功近利所做的一些事情,却又是那个时代英明君主的大作为。有史家评论,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一切为唐朝盛世的开启做了非常必要的奠基工作。隋炀帝杨广为了祖国的疆土而征东,在此过程中,曾写下了《纪辽东二首》。其中一句写到“秉旄杖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据原副部长省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福有考证,“九都水”与史与地与律均不合,应是“丸都水”的误写,“丸都”在今集安。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一路上举旗杖节,平定辽东,割下俘虏的左耳,改变夷狄的风俗。高奏清歌,凯捷于丸都,回到洛阳宫开宴大庆。可见,集安在杨广心中是胜利的象征。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炀帝之后,也进行了征东的军事行动。李世民在《辽城望月》中以“驻跸俯丸都,停冠妖氛灭”结尾。这句诗的意思是驻跸于此俯视丸都,停下观看妖氛扫灭。显然,集安在李世民的诗歌中成了事关成败之地。

  在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南朝皇帝元帝肖绎也对吉林予以了赞美。

  明清至少6位皇帝赞美吉林

  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在穷尽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志书过程中,向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申报了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打算以一本《志咏吉林百首》图书的形式,展示吉林的文化瑰宝。据吉林省方志馆馆长竭宝峰介绍,清朝的皇帝对吉林多次赞美,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甚至多次以诗歌的形式对吉林进行礼赞。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松花江放船歌》是诗歌赞美吉林的代表作。竭宝峰说:“《松花江放船歌》是康熙留给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的宝贵遗产。这首诗词歌为放船,不啻秣兵。言称问俗,实乃观兵。”在清朝之前,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以一首完整的七律诗赞美起源于长白山的鸭绿江,也是一首赞美吉林的佳作。

  康熙皇帝的儿子清世宗(雍正皇帝),对长白山进行了赞美,还表达了祭奠省谒的心情。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更是在祖父和父亲的情感基础上,对长白山和松花江进行了赞美。他在《松花江》一诗中写到,“滚滚遥源出不咸,大东王气起龙潜。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辞雾雨添。两岸参差清嶂印,一川萦缪碧波恬。地中呈象原檐鼓,石辨支机孰是严。”这首诗的大意是波涛滚滚的松花江源于高远无比的长白山,大清之王气正是从这里肇源发迹。勇往直前的江水劈空奔来能使山折原开,更何况雾往雨倾。松花江两岸清嶂参差历历在目,一川碧波缭绕不绝极其恬适。地中万象好似天河牛郎不听呼唤,河中灵石如为织女支机幻化万千。这首大气磅礴又不失浪漫悠情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吉林大地自然景观的壮美。

  此外,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在诗歌中也表述“吉林实故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属。嘉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还借诗言志,表达他对吉林和吉林将军的认同和赏识,还以诗歌的形式告诫以吉林将军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应清正廉明,精于兵事民情,选贤任能,报效朝廷。

  文章至此,记者不免要发一下感慨。历史文化珍宝若被埋得太深,光芒就放不出来;历史文化珍宝若分散在每村山河里,没有整合就显现不出价值。真希望,吉林省能够挖掘整理出更多的具有吉林特色的历史文化珍宝! 在多数人眼中,吉林是传统文化的洼地,不仅本土文人墨客相对稀少,就是文化名人对吉林大地的赞美亦是凤毛麟角。吉林省人大常委刘淑坤潜心研究吉林省地情文化多年,她告诉记者“古往今来,像陶渊明、李白、陆游等诸多名家对吉林大地予以赞美,留下了很多激扬的诗篇,歌咏吉林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据记者了解,杨广、李世民、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皇帝,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吉林诗赞。

  隋唐帝王笔赞集安

  吉林省辽阔的土地、秀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勇敢、质朴的吉林人民。为丰富吉林省历史文化宝库,掌握文化名人以诗词的形式赞美吉林的情况,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对600余部吉林省新、旧志书进行了认真查阅,找到了百余首名人名家赞美吉林的诗词。这些诗词的作者,既有一代文豪,也有千古帝王,他们的诗词充分展示了吉林历史的厚重与宽博。

  有人说不懂隋炀帝杨广,就不是真正懂得中国历史。历史上,人们对隋炀帝有很多评判,然而开创科举制度、修建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当年有些急功近利所做的一些事情,却又是那个时代英明君主的大作为。有史家评论,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一切为唐朝盛世的开启做了非常必要的奠基工作。隋炀帝杨广为了祖国的疆土而征东,在此过程中,曾写下了《纪辽东二首》。其中一句写到“秉旄杖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据原副部长省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福有考证,“九都水”与史与地与律均不合,应是“丸都水”的误写,“丸都”在今集安。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一路上举旗杖节,平定辽东,割下俘虏的左耳,改变夷狄的风俗。高奏清歌,凯捷于丸都,回到洛阳宫开宴大庆。可见,集安在杨广心中是胜利的象征。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炀帝之后,也进行了征东的军事行动。李世民在《辽城望月》中以“驻跸俯丸都,停冠妖氛灭”结尾。这句诗的意思是驻跸于此俯视丸都,停下观看妖氛扫灭。显然,集安在李世民的诗歌中成了事关成败之地。

  在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南朝皇帝元帝肖绎也对吉林予以了赞美。

  明清至少6位皇帝赞美吉林

  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在穷尽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志书过程中,向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申报了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打算以一本《志咏吉林百首》图书的形式,展示吉林的文化瑰宝。据吉林省方志馆馆长竭宝峰介绍,清朝的皇帝对吉林多次赞美,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甚至多次以诗歌的形式对吉林进行礼赞。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松花江放船歌》是诗歌赞美吉林的代表作。竭宝峰说:“《松花江放船歌》是康熙留给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的宝贵遗产。这首诗词歌为放船,不啻秣兵。言称问俗,实乃观兵。”在清朝之前,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以一首完整的七律诗赞美起源于长白山的鸭绿江,也是一首赞美吉林的佳作。

  康熙皇帝的儿子清世宗(雍正皇帝),对长白山进行了赞美,还表达了祭奠省谒的心情。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更是在祖父和父亲的情感基础上,对长白山和松花江进行了赞美。他在《松花江》一诗中写到,“滚滚遥源出不咸,大东王气起龙潜。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辞雾雨添。两岸参差清嶂印,一川萦缪碧波恬。地中呈象原檐鼓,石辨支机孰是严。”这首诗的大意是波涛滚滚的松花江源于高远无比的长白山,大清之王气正是从这里肇源发迹。勇往直前的江水劈空奔来能使山折原开,更何况雾往雨倾。松花江两岸清嶂参差历历在目,一川碧波缭绕不绝极其恬适。地中万象好似天河牛郎不听呼唤,河中灵石如为织女支机幻化万千。这首大气磅礴又不失浪漫悠情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吉林大地自然景观的壮美。

  此外,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在诗歌中也表述“吉林实故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属。嘉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还借诗言志,表达他对吉林和吉林将军的认同和赏识,还以诗歌的形式告诫以吉林将军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应清正廉明,精于兵事民情,选贤任能,报效朝廷。

  文章至此,记者不免要发一下感慨。历史文化珍宝若被埋得太深,光芒就放不出来;历史文化珍宝若分散在每村山河里,没有整合就显现不出价值。真希望,吉林省能够挖掘整理出更多的具有吉林特色的历史文化珍宝! 在多数人眼中,吉林是传统文化的洼地,不仅本土文人墨客相对稀少,就是文化名人对吉林大地的赞美亦是凤毛麟角。吉林省人大常委刘淑坤潜心研究吉林省地情文化多年,她告诉记者“古往今来,像陶渊明、李白、陆游等诸多名家对吉林大地予以赞美,留下了很多激扬的诗篇,歌咏吉林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据记者了解,杨广、李世民、朱元璋、康熙、乾隆等皇帝,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吉林诗赞。

  隋唐帝王笔赞集安

  吉林省辽阔的土地、秀美的风光、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勇敢、质朴的吉林人民。为丰富吉林省历史文化宝库,掌握文化名人以诗词的形式赞美吉林的情况,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对600余部吉林省新、旧志书进行了认真查阅,找到了百余首名人名家赞美吉林的诗词。这些诗词的作者,既有一代文豪,也有千古帝王,他们的诗词充分展示了吉林历史的厚重与宽博。

  有人说不懂隋炀帝杨广,就不是真正懂得中国历史。历史上,人们对隋炀帝有很多评判,然而开创科举制度、修建京杭大运河的隋炀帝当年有些急功近利所做的一些事情,却又是那个时代英明君主的大作为。有史家评论,隋炀帝杨广所做的一切为唐朝盛世的开启做了非常必要的奠基工作。隋炀帝杨广为了祖国的疆土而征东,在此过程中,曾写下了《纪辽东二首》。其中一句写到“秉旄杖节定辽东,俘馘变夷风。清歌凯捷九都水,归宴洛阳宫。”据原副部长省委宣传部、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张福有考证,“九都水”与史与地与律均不合,应是“丸都水”的误写,“丸都”在今集安。这两句词的意思是,一路上举旗杖节,平定辽东,割下俘虏的左耳,改变夷狄的风俗。高奏清歌,凯捷于丸都,回到洛阳宫开宴大庆。可见,集安在杨广心中是胜利的象征。

  唐太宗李世民在隋炀帝之后,也进行了征东的军事行动。李世民在《辽城望月》中以“驻跸俯丸都,停冠妖氛灭”结尾。这句诗的意思是驻跸于此俯视丸都,停下观看妖氛扫灭。显然,集安在李世民的诗歌中成了事关成败之地。

  在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之前,南朝皇帝元帝肖绎也对吉林予以了赞美。

  明清至少6位皇帝赞美吉林

  吉林省方志馆的同志们在穷尽目前所能查阅到的志书过程中,向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申报了吉林省地方志资源开发立项项目,打算以一本《志咏吉林百首》图书的形式,展示吉林的文化瑰宝。据吉林省方志馆馆长竭宝峰介绍,清朝的皇帝对吉林多次赞美,康熙皇帝、乾隆皇帝甚至多次以诗歌的形式对吉林进行礼赞。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他的《松花江放船歌》是诗歌赞美吉林的代表作。竭宝峰说:“《松花江放船歌》是康熙留给长白山及长白山文化的宝贵遗产。这首诗词歌为放船,不啻秣兵。言称问俗,实乃观兵。”在清朝之前,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则是以一首完整的七律诗赞美起源于长白山的鸭绿江,也是一首赞美吉林的佳作。

  康熙皇帝的儿子清世宗(雍正皇帝),对长白山进行了赞美,还表达了祭奠省谒的心情。雍正皇帝的儿子乾隆皇帝,更是在祖父和父亲的情感基础上,对长白山和松花江进行了赞美。他在《松花江》一诗中写到,“滚滚遥源出不咸,大东王气起龙潜。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辞雾雨添。两岸参差清嶂印,一川萦缪碧波恬。地中呈象原檐鼓,石辨支机孰是严。”这首诗的大意是波涛滚滚的松花江源于高远无比的长白山,大清之王气正是从这里肇源发迹。勇往直前的江水劈空奔来能使山折原开,更何况雾往雨倾。松花江两岸清嶂参差历历在目,一川碧波缭绕不绝极其恬适。地中万象好似天河牛郎不听呼唤,河中灵石如为织女支机幻化万千。这首大气磅礴又不失浪漫悠情的诗歌,充分展示了吉林大地自然景观的壮美。

  此外,乾隆皇帝的儿子嘉庆皇帝在诗歌中也表述“吉林实故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归属。嘉庆皇帝的儿子道光皇帝还借诗言志,表达他对吉林和吉林将军的认同和赏识,还以诗歌的形式告诫以吉林将军为代表的封疆大吏应清正廉明,精于兵事民情,选贤任能,报效朝廷。

  文章至此,记者不免要发一下感慨。历史文化珍宝若被埋得太深,光芒就放不出来;历史文化珍宝若分散在每村山河里,没有整合就显现不出价值。真希望,吉林省能够挖掘整理出更多的具有吉林特色的历史文化珍宝!张贤达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