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制片方与影院合谋"偷票房":二三线城市成重灾区

2014年03月07日 16:12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和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于日前联合发布通报,针对国内15家影院不同程度偷、漏票房行为进行惩处。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受处罚的15家影院都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业内人士对此表示,近些年来“偷票房”现象可谓愈演愈烈,尤其是正处在市场培育期的二三线城市,已俨然成为“偷票房”的重灾区。久而久之,势必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国产电影市场的健康发展。

  暗中调高分账比

  影院、片方做“双赢”买卖

  今年初,电影《爸爸去哪儿》在赢得高票房的同时,曾因被“偷票房”而引发业内外的广泛热议,有热心网友更是在微博上不断晒出电影票房“被偷”的证据。其实,“偷票房”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影院与片方频频暗中上演“张冠李戴”的戏码?

  电影导演王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报料,众所周知,片方与影院在针对国产电影票房进行分账时所通用的比例是43:57(即片方拿走总票房的43%,院线拿走总票房的57%)。而影院之所以会冒着被查处的风险,与某些片方合作偷其他电影的票房,主要原因也恰恰在于这个分账比例上。“以我此前知道的某部影片为例,双方对偷来的票房进行分账,院线最高可拿到65%的票房分成。”

  王先生解释,从表面上看,65%比57%貌似不过是高8%,但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影院与片方总共偷来了1000万元的票房,8%就是80万元。这凭空多出来的80万元,如果单靠影院卖爆米花加饮料的30元套餐,至少要卖将近3万份。 尤其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影院来说,尽管基础设施基本到位,但由于当地观众的观影习惯以及市场环境都尚未培养起来,许多影院的经营状况只能用“惨淡”二字形容,“从某种程度上说,与片方合作‘偷票房’已经成为其维持收支的‘固定方式’”。

  为此,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了河北省沧州市某影院,当被问及影院的经营状况时,该影院负责人刘先生无奈地表示:“影院去年翻新落成,原本以为靠市场大环境带动,营收状况也会不错,但谁想到事情恰恰相反。”去年该影院所有在职员工10人左右,如今只剩下4名。即使是周末,来影院看电影的观众也是屈指可数。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二三线城市中像河北省沧州市这家影院经营惨淡的比比皆是。

  王先生表示:“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偷票房’现象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影院中。有的影院为了维持经营,采取某些特殊手段也是无奈之举。而对于片方来说,不管投来的票房是多是少,至少能让自己的电影票房成绩会相对好看,最重要的是只有票房成绩好看,才好向投资方交代,所以说‘偷票房’对于影院、片方来说,绝对是双赢的买卖。”

  手写票、套餐票

  小手段“圈走”电影大票房

  要说起“偷票房”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其中,能被观众所直接接触到的方式莫过于“手写票”。所谓手写票,就是指观众所拿到的电影票上的片名、价钱等相关信息并非机打,而是由影院的工作人员在一张空票上手写上去的。

  “不论你卖出去多少张票,票款都不会被计入到该片的总票房中,而最终会被转移到别的影片身上。”影评人刘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观众拿到的电影票上明明打印的是A电影,却被工作人员用笔改成了B电影。这类情况下,就说明是A电影偷了B电影的票房。

  “过去,被偷的电影往往是同档期中较为热卖的一部,因为越是这样的电影,越不容易发现其票房被偷。就拿《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例,观众最后记住的是这是一部有着13亿元票房的电影,至于13亿元零几千万、几百万,就很少有人在乎。而这几千万、几百万,对于那些票房表现相对较差的电影片方来说,却如同救命稻草。”刘畅如是说。

  某影院相关负责人路先生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偷票房’有时候是影院与片方联手。有时候影院为了减轻自身的经营负担,会自己主动采取措施。比如套餐票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现象。”

  所谓套餐票,就是影院会推出类似于100元包含电影票和爆米花、可乐的套票。“对于观众来说,这要比单买划算。而影院通过利用国家对于电影最低票价的相关政策,比如明明30元卖出的电影票,最后会向片方说是60元卖出的,从中赚取票房的中间差。” 路先生解释。

  除了手工票、套餐票之外,影院自行安装“双系统”,对电影票房进行瞒报,或是通过后台操作,使电影单个场次的实际票房通过映前紧急“退票”的方式,不计入票房统计系统中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普及“定点发行”

  让票房幕后黑手无可乘之机

  在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群飞看来,“偷票房”会严重挫伤电影创作者的积极性,作为影片的制作方,辛辛苦苦筹备很长时间拍摄出来的影片最后票房却被别人偷去,谁还愿意做电影呢?而对于院线来说,如果没有了好的电影,又还有谁会走进影院看电影?久而久之,“偷票房”的行为如果不严格加以制止,电影市场的发展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此前“偷票房”现象之所以会屡禁不止,在二三线城市尤为严重,首先就是因为监管力度不够。保利影业投资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总监刘建峰表示,像北京、上海这类的一线城市,相较于二三线城市来说,一方面市场环境相对成熟、规范;另一方面,在各相关部门严格的监督管理之下,也使得“偷票房”行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遏制。

  “尤其对于院线而言,在如今的市场环境背景下,要想占有市场,就需要打出自己的品牌。‘偷票房’的事情一旦被查出,辛苦建立起来的品牌也会随之崩塌,因此相信对于院线而言,谁也不会铤而走险。” 刘建峰强调。

  在加强监管力度的同时,不少从业者表示,电影发行方也需要联合起来,同步对“偷票房”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北京佐如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佐如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比如采取‘定点发行’。当有影院或者院线出现‘偷票房’行为时,就可以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对其采取不供应片源的惩戒措施。”

  刘畅建议,随着社交网络的日益发达,建立并完善公众化的监督平台也会为相关部门对于“偷票房”的监管减轻一定的物质及时间成本,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规范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文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