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9岁宣纸艺人曹人杰:愿每年可告知先祖"宣纸无恙"

2014年03月07日 16: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参与互动(0)

  安徽泾县的山坳村落称作“坑”。在小岭的汪义坑,有一位89岁的宣纸艺人曹人杰。每年扫墓,他都携带一卷宣纸新产品,祭祀祖宗,报告宣纸无恙。

  曹人杰14岁时就随其父曹一青在泾县汪义坑“锦隆”号纸棚里学习传统宣纸制作技艺,掌握了原料加工、捞纸、晒纸等关键工艺和每道工序的操作要领。直至退休,他从未离开宣纸生产领域。1985年,退休后的曹人杰又为泾县的小岭宣纸厂、三星宣纸厂、金星宣纸厂等多家宣纸厂的筹建和创办担任技术顾问。

  宣纸的质量好与不好,原材料是基础,制作工艺是关键。18道大工序、108道小工序必须环环扣紧,而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传承的途径,只有一个——言传身教。每道工序由师父一边讲一边示范,在一旁手把手纠正,帮助学徒体会每个动作的轻重、幅度、节奏等。比如捞纸车间,通常由师父“掌帘”,徒弟“抬帘”,两人配合共同将纸帘斜插入制浆,荡帘幅度深浅都需要徒弟悉心体会。

  “没有5到8年,不可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制纸技工。前提条件是必须吃得了苦,有恒心。”曹人杰说。

  宣纸生产中前期很大一部分工序是依靠制纸原材料的日晒、雨淋、露炼,自然天成,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相当一部分环节主要依靠经验掌握。车间里捞纸、晒纸要常年忍受“水深火热”之苦。捞纸是冬天受罪,捞纸匠每天要站在冰冷的制浆池里工作,所以很多捞纸匠都有关节炎;晒纸是夏天遭罪,晒纸所用火墙常年保持70摄氏度至80摄氏度,门窗要关严,所以晒纸匠想胖也胖不了。

  最令曹人杰担忧的是,如今,80%以上从事宣纸制作的人都在40岁以上,年轻人很少。因此,目前宣纸厂招工基本是“零门槛”。为了解决后继乏人的难题,当地政府也曾在职业高中开设过宣纸工艺专业,为宣纸技艺培养接班人。在校园里,孩子们既可以学习理论,也能在宣纸厂老艺人的带领下进行实践。结业后,只需干满一年的实习期,就可报销全部学费。即使这样,第一届结业的28个孩子中,如今只有3人还留在宣纸厂。

  目前,曹人杰在其子曹建勤创办的泾县紫金楼宣纸厂担任技术指导,传授宣纸技艺,把握宣纸质量关。曹人杰说,现在文化生活丰富,精神需求多样,对宣纸的需求和宣纸文化品位的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今,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上,我们面临的任务是:一要传承、二要创新。否则,终究会落后。”

  在曹人杰的指导下,儿子曹建勤如今已被命名为宣纸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先后多次到合肥工业大学参加培训,并跟随安徽农业大学的老师参与燎草(宣纸原料)新工艺项目研究。曹建勤还一方面广泛搜集市场信息,了解客户对宣纸需求意见,根据市场信息确保常规宣纸品种、规格和数量的供应;另一方面潜心挖掘研制开发有水印暗记的“冰纹梅花笺”“千禧龙”“古法玉版宣”。

  曹人杰认为,要加快宣纸新品开发,加紧宣纸新工艺的研究,增强宣纸的耐久性、抗虫性、润墨性和质地稳定性等独到的特性,使宣纸制作这门老手艺永远保持领先水平。记者 王立武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