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莫言的惭愧也是每个人的惭愧

2014年03月25日 14:27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现代人批评别人多,批评自己少。”日前,作家莫言在一次演讲中透露,有次与太太散步,遇见一位受伤的老人,太太主动前去救治,自己当时还劝阻太太不要惹事。事后那位老人的家人上门感谢,自己觉得十分惭愧。现在遇到受伤的老人救不救助?莫言认为,应该大胆地上前帮忙、救治。(《成都商报》3月24日)

  莫言的坦诚尽管在网络上招来一些尖锐的指责,却也赢得了许多敬意,譬如有网友就说,“如果每个人都像莫言这么谦卑,都是多评论自己,少评论别人,社会道德素质肯定会飞跃。”其实,无论是指责还是赞美,其所对应的,都是我们身处的这个驳杂、纷扰时代中的问题。可以说,莫言的惭愧不仅是他自己的,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

  一个人在社会上会不会“挺身而出”,一方面,取决于这个社会长期以来传递给他的教育、规训、暗示,比如“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等等,这样的意识不断强化,当然会体现在人们的具体行为当中,从而出现“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的社会风貌;另一方面,也有来自于现实生活中他人的行为影响,在这一问题上,则不免存在多种的价值取向。

  此前媒体聚讼纷纷的“扶不扶”,就是他人影响的典型例证。而在可以预测的麻烦面前,无论选择“扶”,还是选择“不扶”,这在客观上都可以理解,不能动辄就施以道德大棒,逼人行善。敢于上前扶持的人,理当获得掌声,但这并不意味着那些绕道而行的人就应该受到谴责。毕竟,除了直接援手之外,还有其他的救助路径可以选择,比如报警、等救护车等等。有时候,像对待突发脑溢血、心脏病病人,扶起来可能还会引发更坏的后果。

  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与其德性是一致的,但也不排除这中间存在一定距离。莫言能够承认自己行为上的犹豫,并因为这样的犹豫而惭愧,既表明了他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对于自己身上缺点的清醒认知,也验证了“好风气”需要相互影响、传递的道理。

  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讨论“扶不扶”的时候,多着眼于被人讹诈的可能。事实上,讹诈这样的行为终究属于极端的个例,并不具有普遍性;但之所以一再被人拿来说事,不过是普通人的一种自我防卫心理罢了。即,人在做出某种选择时,总想着找到某种道德上的依凭,说到底,是在找一种安全感,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甚至是为自己的胆怯与自私寻找借口。

  当初的莫言曾经阻止太太救人,现在的莫言则表示,应该大胆上前帮忙,这种选择上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很简单,经过纷纷扰扰的讨论、争吵,一个互助、共生、相互影响、传递爱意的“场”已经形成。□胡印斌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