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92岁老人为无名烈士义务守墓67年 儿子接力(图)

2014年04月09日 11:23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泗洪县朱湖镇的学生到无名烈士墓前拜祭英雄 通讯员 巩兵 摄

  “守墓人”这个身份,无论在任何年代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臧桥村里,有几座无名孤坟,一位92岁高龄的老太太为9位无名烈士默默做了67年的守墓人,如今儿子接力继续,他们还想为这些无名烈士寻根。(见习记者 孙旭晖)

  曾经的“互救会”成员,义务守墓67载

  今年已92岁高龄的老人名叫邱德平,是宿迁市泗洪县朱湖镇臧桥村人。解放战争期间,一支解放军部队正在当时的泗洪县内,对当地的民间武装进行收编。当时,包括邱德平在内的许多妇女都加入了“互救会”,保障部队的后勤。

  1947年春,臧桥村附近这支被收编的民间武装与江淮独立旅一同行军时和国民党部队在泗洪孙园和陈圩附近相遇,发生了一场惨烈的“车路口”战斗。“9个战士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据邱德平回忆,当时正是她负责给这些牺牲的战士保管棺木。

  “当时为了部队安全急需转移,还没来得及核实姓名,就把9位战士匆匆地安葬了。”邱德平告诉记者,在部队离开后,她便一直守在这里,每隔两天就会到墓前打扫一番。从未有人要求过邱德平要这样做,但她却从25岁开始做起义务守墓人,如今67年过去了,92岁高龄的邱德平仍旧放不下这一份牵挂。

  “到2002年,我母亲的腿脚就不方便了,便把守墓的责任交给了我。”邱德平的二儿子臧庆年告诉记者,“守墓人”这个身份,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传承和责任。

  如今儿子接过了守墓重任

  昨日上午,现代快报记者在臧庆年的带领下来到了这片烈士墓前。几座无名孤坟整齐地排在乡间小路旁,树旁靠着一个花圈,说明刚刚有人来祭拜过,坟包也被水泥、砖头重新砌过,四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水泥、松树都是2002年的时候重新修整过的。”臧庆年告诉记者,由于这些孤坟年代较久,需要经常清理、除草,所以从母亲手中接过“守墓人”的接力棒前,他就经常陪母亲到墓前打扫卫生。

  到了2002年,臧庆年动员了几位村民,重新将这里修整了一番,加砌了水泥、砖头,并在周围栽植上两排松树。

  成为守墓人之后,臧庆年把这份责任看得尤为重要。他告诉记者:“我父亲也当过兵,在我小的时候就会经常跟我说战争年代的残酷和现今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比起这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我们所做的并不算什么。”

  心愿

  他们想为这些烈士寻根

  记者注意到,虽然安葬在此处的有9名战士,但却只有8座墓,而且都没有立碑。“有两个人是合葬的,这么多年下来,我们母子都不知道守着的是谁。”臧庆年解释道,“我们母子有个心愿,就是希望在我们有生之年能再为这些烈士寻个根。”臧庆年说,2001年左右,曾经有位当年参与过“车路口”战斗的老军人来这里四处打听这片烈士墓,据他回忆,当时阵亡的战士年纪都很轻,有的仅有十五六岁,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穿上军装,但是由于年代太久,他也不知道这些烈士的姓名了。

  进展

  这些墓有望迁入烈士陵园

  “经过证实,邱老太两母子守护的这几座无名墓的确是当年‘车路口’战争中牺牲的战士,是无名烈士。”朱湖镇民政办负责人刘雪证实道,从2011年开始,朱湖镇民政部门已经对当地类似的无名烈士墓进行过普查,对邱德平母子所守护的这片墓地也已探访过,并形成了书面报告,上报给了泗洪县民政局,有望在近期内为这9名烈士“搬家”迁入就近的烈士陵园中安葬,同时也是完成邱德平母子的心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