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调查称有20%青少年不知道阅读有什么用(图)

2014年04月28日 08:5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4月23日,安民学校定福庄校区,学生们在流动图书车里挑选书籍。当天上午,朝阳区“书香朝阳”全民阅读活动启动,朝阳区图书馆将流动图书车开进打工子弟学校。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北京二中新鲜小学的学生在参加学校的读书节活动。通讯员 孙毅 摄

  小学生阅读 北京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互联网、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坚持捧书阅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不过,作为国家和社会的未来,中小学生的读书情况一直受到关注,学校、社会和许多家庭,也在为培养学生和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而努力。近日,记者调查了北京小学生的读书现状,虽然在阅读习惯和社会环境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但多样的读书活动、越来越强烈的阅读意识,让人感受到小学生们读书的“正能量”。

  北京各学校读书活动多

  4月21日,离“世界读书日”还有两天的时间,北京二中新鲜小学已经启动了第五届读书节活动,具有300年历史的校园“变身”书法、读书乐园。

  当天,学生们给家长、老师们讲述了自己与书的故事,并与受邀参加活动的大兴区礼贤镇的小学生们相互交换图书。家长们也走进校园,以“大朋友”的身份,向学生们推荐好书。

  据该校校长孙文燕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书香校园”。为了营造阅读环境,学校将教学楼道打造成为开放式的“阅览室”,方便学生随手选书、随时阅读,还请家长开展亲子阅读,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通过“读书记录卡”、手抄报等形式,进行书籍内容摘抄和读后感的记录。

  据记者了解,除了“世界读书日”这样的主题活动,北京许多学校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阅读意识和习惯的培养,为阅读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朝阳区白家庄小学每天中午12:40-1:10是学生们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每周一至周四,学生利用这半小时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每周五,大家则围在一起交流读书心得。

  白家庄小学语文教学主任石文君说,除了阅读课外书外,学校还要求每个学生亲自绘制一份“图书地图”,每看完一本书,就在“图书地图”上进行标注。另外,学校举办的一系列阅读活动,也都邀请家长参与,“希望这种氛围能感染到更多的人。”

  东城、丰台、石景山等区的中小学也依据学生特点,开展了许多不同形式的校园读书交流展示活动。

  如宏志中学结合中医药特色文化举办“清明诗会”和“图书义卖”;171中学坚持开展“海量阅读”和“长跑换美文”活动,在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二中、50中、龙潭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班级图书角”建设,评比“星级阅读集体”;96中举行“读书知识竞赛”,用各种形式提升学生阅读兴趣;京铁校区开展了“绘本大世界”阅读活动和好书交换活动……

  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阅读是北京各个学校育人的重要途径,每个学校都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喜爱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通过阅读提升修养、丰富学识、愉悦心灵。

  小学生阅读存在较多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调查也显示,北京小学生的阅读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情况。

  金台书院小学今年对全校293名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校校长张弦表示,通过调查发现,学校学生虽然对阅读的态度是积极的,但由于缺乏课外阅读意志品质,自觉持久阅读的学生为数不多,直接导致课外阅读总量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校、教师花大力气去解决。”

  北京市第二中学新鲜小学四年级教师李萌也表示,尽管学校经常组织读书活动,但有的孩子兴趣点很高,有的孩子兴趣点不高,主要还是受家庭影响。“没兴趣所以孩子根本坐不住,就算你把书摆在他面前,强迫他去阅读,效果也不会很好。”

  而对于白家庄小学语文教学主任石文君来说,每学期为学生们选课外书是一件让她感觉很困难的事情。“虽然看似品种很多,但有的书真的不适合学生们看。”石文君说,当下一些日本漫画书非常受学生们喜欢,但她个人认为,这些漫画书语言简单,时间长了不利于学生文学素养养成。

  “家长们也不知道给孩子们买什么书,老是过来咨询学校,希望学校给他们推荐。”石文君说,选择适合学生看的书籍很重要,“受一些不好书籍的影响,有些学生经常说出一些不好的口头禅。发现这类问题,我们只能赶紧纠正。”

  “现在还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好书都进不了学校。”国图少儿馆馆长王志庚解释,学校不像公共图书馆购书渠道比较灵活,现在学校都是招标采购,有些好书被电商买断后,学校就拿不到书。而且学校都是区县教委配书,所以书都是一样的,同质化严重。

  “我们应该拓宽学校购书渠道,让学生和老师有选择权,学校之间的图书一定要有某种比例的差异性。”王志庚说。

  ■ 调查

  半数青少年阅读“无计划”

  日前,“2014年首都青少年阅读状况调查报告”公布,调查的样本来自北京16个区县的14所大中小学学生及青少年网络用户。

  调查显示,首都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阅读质量和阅读深度总体较好,其中超过90%的青少年受访者表示自己有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认为阅读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积极重要的影响。

  报纸杂志等纸质介质依然是青少年主要阅读方式,占48%。电脑、手机、移动终端的电子阅读方式分别占13%、23%、15%。

  但对于阅读本身,受访者中有40%不知道怎么读好一本书,27%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读物,有20%的青少年不知道阅读有什么用。

  另外,调查还表明,在阅读的计划性方面,超过半数受访者属于没有计划的随意阅读,有严格阅读计划的仅占13%,说明首都青少年的阅读随意性较高。

  专家表示,随意性阅读对于阅读的目的、效果的积极意义偏低,学校、家长应该适度引导。

  目前,很多好书都进不了学校。现在学校都是招标采购,有些好书被电商买断后,学校就拿不到书。——国图少儿馆馆长王志庚

  ■ 阅读问题

  很多家庭缺乏读书氛围

  尹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由于自己的工作比较忙,一般下午接女儿放学后,尹女士通常也就是监督孩子把当天的作业做好,其他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对女儿有过多的要求。“平时在学校看书,周末还上补习班,课余时间想让孩子多休息一下,我不会强迫孩子再额外读一些书籍。”

  今年30多岁的尹女士从事会计工作,学生时代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记者。她说,在学校时,她非常爱看各种课外书籍,经常从学校借阅一些小说、杂志等。“现在除了买一些时尚杂志,真没时间看书。”晚上吃完饭,她跟老公各看一台电脑,女儿则是捧着ipad玩。

  金台书院小学校长张弦表示,在他们此次做的“小学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里,“家里谁最爱读书”这一项中,34.6%的学生表示,自己是家里最爱看书的;37.37%的学生表示父母最爱看书;另外回答“其他”和“没人”的各占18.34%和3.8%。“可以看出有部分家长有读报、看书习惯,但多数家庭没有阅读习惯。”

  “其实,影响孩子阅读的主要还是父母。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家长都有教育的愿望,只不过都让孩子去学钢琴、学外语了。而且很多家长不读书,也就没有让孩子读书的环境。”国图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呼吁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书,在小学阶段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读自己想读的书,读小伙伴们都在读的书。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家庭都是妈妈带孩子做阅读,爸爸参与的很少。对小学生来讲,同读一本书爸爸的影响会更大。”王志庚说。

  适合孩子的书籍有限

  除了家长方面的原因,多位家长和老师认为,目前市场上图书鱼龙混杂,真正适合青少年的图书还是比较有限。

  康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一年级,从咿呀学语开始,康女士就给女儿买各种绘本。至今女儿的小屋里已经收藏了三四百本图书,“这是经典书籍,留下来了,还送出去很多呢。”康女士说。

  因为经常要给女儿买书看,康女士发现,虽然看着市场上各类书籍很多,但适合低学龄段可选的书籍并不多。“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国作家写的读物,我个人认为不适合孩子看,目的性太明显,为了告诉你一些道理故意编一些故事。”

  现在,康女士更喜欢给女儿看一些国外的读物。

  ■ 校内经验

  天坛南里小学 阅读成果量化评价

  天坛南里小学是一所书香特色学校,学校将“书香育人,博雅成长”的办学理念内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将学生的阅读成果和行为习惯进行量化评价。

  据介绍,该校除了传承已有书香课程的校本课程外,还新增了书香小课、文学课堂,并通过国家级课程校本化的研究,在课堂上突出对学生明礼、博学、善思的教育。

  此外,学校还将每周二的书香小课时间安排在放学后,由学生回家和家长一起进行阅读,结合家庭教育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让爱书、爱读书从校园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社会。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拿到学业完成证,还将拿到由学校颁发的“学习、行为习惯完成证”。今年的毕业生就将成为首批“双证持有者”。

  府学胡同小学 国学诵读引进课堂

  府学胡同小学的读书活动目前主要为诵读国学,低年级段诵读学习《弟子规》、中年级段学习《笠翁对韵》、高年级学习《论语》。

  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诵读,老师们在国学课堂上发明了很多行之有效的趣味诵读法,如拍手读、唱读、表演读等。并把国学经典和府学古建文物结合起来,把府学文化和儒家文化结合起来,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情景的创设,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对话,帮助学生完成“读书、体悟、力行”的全过程。

  ■ 阅读指导

  整本阅读好处大于读节选

  ●朱畅思,北京景山学校教师

  对于学生阅读来说,整本阅读书籍的好处大于读节选。不少人担心整本阅读“工程浩大、立意深远”,学生们也许并不能完全理解,其实,整本阅读的主要目的在于用书香熏染一个孩子,养成阅读习惯,培养读书的感觉。

  阅读中最需要引导的是阅读兴趣,用各种方式保持着这股兴趣,使其不灭,为首要任务,讲解、吟诵、通俗读物都是为这个意义服务的。因为有大量的学习任务,所以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可太高,读就比不读强。始终保持着阅读在一种宽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

  培养习惯要从纸本阅读开始

  ●王余光,北大信息管理系教授

  纸本阅读与数字阅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对于儿童阅读,我的观点是: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纸本阅读开始。我认为用电脑或电子阅读器难以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相反,容易让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以致上瘾。

  以前,家长教育孩子通常会给他讲故事,陪他看书,帮助孩子逐步培养阅读能力与读书习惯。到了今天,很多家长因为忙,或不耐孩子的纠缠,就买个iPad让孩子玩,把iPad变成了“孩子的保姆”。

  iPad里面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有交互功能,但也有不利的影响:孩子与父母的互动大大减少,与真实的社会接触减少,与现实的同伴接触大大减少,那将来这些人是不是会越来越孤独,不善于交流?如果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以致上瘾,那么这些电子阅读器就无异于是孩子们的“鸦片”。

  这些问题虽然今天已有所表现,但还不是普遍现象,但将来由iPad“保姆”带大的孩子,这种情况会越来越普及。孩子只玩游戏,没有阅读的习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家庭与社会环境对孩子的阅读是有重要影响的。全民阅读的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应提倡家庭藏书,为家庭成员,特别是孩子,营造一个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在此基础上,方可开展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培养有修养的母亲、提倡亲子阅读等活动。

  在家庭之外,带孩子上图书馆,也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全民阅读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我认为就是要加强图书馆建设,给儿童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就我所知,图书馆界在全民阅读方面,已做出了很多努力。如东莞图书馆在开展低龄儿童阅读活动中发现,家长在为孩子选择优秀图画读本时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馆员们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自身工作的经验,编撰了一套《成长图书馆》丛书(已出版两种),为学校或家长指导儿童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杜丁 孔悦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