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教授姜红:莎士比亚是一个文化符号

2014年05月04日 09:41 来源:三湘都市报 参与互动(0)

  4月23日是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今天我们依然纪念这位英国手套商的儿子,不是因为他改变了人类命运和世界历史,只是很简单的事实:我们至今仍受惠于他。我们为什么要读莎士比亚?翻译文学如何给读者“一个最好的莎士比亚”?4月20日,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沈林等做客腾讯书院,展开对话。

  姜红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

  莎士比亚是一个文化符号

  首先,莎士比亚的影响是怎样的?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认为,即便与古希腊盲诗人荷马相比,莎士比亚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拜伦在19岁时就称自己像《雅典的泰门》,因为他愤世嫉俗,在议院和同堂的贵族疏远,这时候他把自己比作法庭上的“夏洛克”;在讽刺贵族时,他自视为“科利奥兰纳斯”。性格上,总体来说他觉得自己和“哈姆雷特”最相契合。拜伦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引用莎剧,有时候直接摘引,有时候转述暗指,构成拜伦式的修辞方式。有意思的是,拜伦经常在雪莱面前批评莎士比亚,他不是真的对莎士比亚有多大意见,而是想引诱雪莱为莎士比亚做辩护。还有著名诗人丁尼生,他受莎士比亚影响的一个表现是用素体诗来写剧,他把《哈姆雷特》看作是“我所知道的文学中最伟大的创造”。诗人勃朗宁在1850年发表的诗《圣诞前夜》中,把莎士比亚比作基督,在1884年发表的《名人》中,要求给予莎士比亚的名字与耶和华的名字同样的敬意。在德国,莱辛、歌德、席勒都非常推崇莎士比亚。

  为什么莎士比亚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诗人、翻译家王佐良先生讲到哈姆雷特时说:“有信念,何惧死亡!不是兽,不是神,是人的高昂!”一个普通读者怎么看莎士比亚?王先生诗中有句“绿野的清风,溪水的声音”,换句话说,莎士比亚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描写的是有血有肉的人,这样一些人是那个时代的,但又是永恒的、跨越时代的。

  不论是从艺术、语言魅力或是艺术表现手法来看,他都给了我们启迪。他的一些具体主张在现在来看可能不是那么新鲜,甚至有些过时,但他那样一种姿态,那样一种忠实于生活、不拘泥于已经有的条条框框的姿态,是非常有价值的。莎士比亚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如果缺少作为文化符号的莎士比亚,我们就少了一个思考的工具。

  沈林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莎士比亚研究专家)

  今天纪念莎士比亚,更要感谢他催生了众多新作

  歌德说“莎士比亚说不尽”,有句广告词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翻译也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追求最好?因为“诗无达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在翻译莎士比亚作品的过程中,常常会增添新内容。有人说,翻译文学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说得有道理,就如盗版光盘催生了中国电影发展一样。

  为什么莎士比亚在很多国家备受尊敬?这和翻译者有很大关系。大文豪帕斯捷尔纳克翻译的莎士比亚对俄罗斯文学的贡献很大。德国的施莱格尔翻译莎士比亚对德国文学发展也有很大贡献,以至于德国人说莎士比亚是“我们的”。一方面莎士比亚成就了这些国家的文学,反过来这些国家的文学翻译也成就了莎士比亚。这不仅局限于文本创作,音乐界亦有体现,从贝多芬到门德尔松,很多大音乐家也从莎士比亚那儿获得灵感。莎士比亚给诗人、音乐家、画家很多灵感,而这些诗人、画家、音乐家的创作又帮助莎士比亚流传到今天。我们今天纪念莎士比亚,更要感谢他催生了众多新作,累积了一个文学艺术的传统。

  24年前北大召开中国第一次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讨论会,一位老先生说,读莎士比亚虽有一点点困难,但有很大的益处。你可以先读莎士比亚,然后再读读对莎士比亚的褒贬之词。有人尊重他,比如德国作家对莎士比亚推崇备至;也有人不喜欢他,如托尔斯泰觉得莎士比亚缺乏道德感,启蒙之父伏尔泰也说了很多难听话。这种情况下,我们读一本莎士比亚评论史,就等于读了一部欧洲文学趣味和文体流变史。如此说来,读莎士比亚很有用。

  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布莱希特说过一句话,“一个人不会崇拜对他没有用的东西”。只要莎士比亚对我们有用,莎士比亚就会和我们在一起;什么时候莎士比亚对我们没用了,大家会自然而然地忘掉他。

  陈国华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中国古典戏剧地域性强,缺乏普世性

  有人说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因为两个人生活的时代非常接近。汤显祖的著作也很多,但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吗?不是,他的作品被翻译到国外有几部?我国古典戏剧远远没有达到莎士比亚戏剧的高度。莎士比亚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同时代出了一大批相当辉煌的剧作家,有的作家的作品甚至直追莎士比亚,在这方面,我国还比较欠缺。

  我反对“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说法。我国古典戏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但不一定“很世界”。因为我们缺乏一些普世的东西,缺乏能够引起全世界共鸣的东西,它或许能够引起一些人某方面的审美感,比如白先勇昆曲版的《牡丹亭》在国外很受欢迎,但也仅是从表演、唱腔、戏剧美学的角度来看比较优秀,真正从语言、思想角度是无法与莎士比亚相比拟的。

  戏剧翻译要把“戏剧性”翻译出来,戏剧语言非常精粹,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落实为精炼的语言,就不能称之为好译本。我们有三个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第一,语言环境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化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很多喜剧翻译成汉语,人们往往笑不出来。第二,中国戏剧在语言上有很大改进的空间。莎士比亚的语言至今“活”在人们的语言中,可我们的戏剧有多少能够成为谚语、成语流传至今?第三,莎士比亚的“悲剧”不是我们想象的“悲剧”,泰坦尼克号沉没不是悲剧,是惨剧。我们的理解是受了冤屈的叫“悲剧”,比如《窦娥冤》。《赵氏孤儿》才符合西方国家的悲剧标准,就是人物在最后都死光了。读者得到的感受是pity(怜悯)和fear(恐惧)。

  苏福忠

  (资深编辑、翻译家)

  朱生豪的译文最接近莎士比亚的创作

  在莎士比亚的博物馆里有一座模拟天桥,下面有一个地球模型一直转着,世界地图在那儿放着,上面有一句英语:“From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earth they come. To kiss this shrine, this mortal breathing saint。”大意是:从地球的四个角他们都来了,崇拜这个展览馆里的莎士比亚。

  我讲这个例子主要是想谈中文翻译的过程。和鲁迅“打过仗”的梁实秋对莎士比亚有很大贡献,他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一个把莎士比亚作品全部翻译完的人,也是翻译最早的人。梁实秋对这句话的翻译是:“从四面八方都有来人,来围着神圣的圣像,这人间的仙子。”这个译文好像也没错,接地气。但内行人会发现有一个问题:“四面八方”和“地球的四个角”韵意能否对得上?莎士比亚的这个句子,每一句话用10个语音发音,节奏有强有弱,我们翻译时一定得找主、谓、宾语,如果找不出来,这句话就译不顺。朱生豪的译文是:“他们从地球的四角迢迢而来,顶礼这位尘世的仙真。”有些人因为朱生豪翻译不够生动而找茬,其实这个茬找错了。我觉得朱生豪的译文是最接近莎士比亚创作的。朱生豪在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消耗的是他22岁-32岁这样充满才情、诗意、热情、血气方刚而义无反顾的精华年龄段,非常了不起。

  ■整理/三湘华声全媒体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