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高校艺术应走出象牙塔

2014年05月08日 11:24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4月26日,吴春丹、何忱芳双钢琴音乐会在海南大学音乐厅举行。在没有做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当晚能够容纳400余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连走道上都站满了观众,除了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的相关专业师生外,不少高雅音乐爱好者也闻讯而来。为了保证演出环境,主办方最后只得将部分观众拒之门外,火爆的情形大大出乎了主办方的意料。

  吴春丹和何忱芳是土生土长的海南人,她们都是从小学琴,从音乐学院附中开始就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她们还是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的同学,师从同一位教授,并且都获得了钢琴演奏硕士学位。专业的学术背景决定了这是一场“学院派”氛围浓郁的音乐会:没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曲目,舞台的灯光舞美效果几乎为零。演奏者敲击键盘发出的乐声,是她们和观众交流的唯一媒介。

  一场由本土音乐人独立完成的看似“曲高和寡”的高雅音乐会受到如此欢迎,至少给了我们两方面的启示:一是海南并不缺少高水平的演员和高素质的观众,二是针对小众精心打造的精品演出是会受到市场欢迎的。这也让我们对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出海南剧场闲置、演出稀少的消息产生深层次的思考:该怎样整合和深度挖掘本土的文化艺术资源?

  “这场音乐会真的让我们收获太多了!”5月2日,距离双钢琴音乐会举行已经超过一周的时间,但是吴春丹和何忱芳在回忆起筹办这台音乐会的过程和演出感受时,仍然很兴奋。

  吴春丹是海南大学艺术学院的副教授,从事钢琴教学,而身为“90后”的何忱芳去年下半年从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回到海南,目前还没有找到工作。“我们没有任何的功利性,只是想展示一下在英国学习的成果,给自己一个交代。”吴春丹和何忱芳告诉记者,她们在英国共同经历了2年的学习生活时间,学院里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大量的课外表演活动让她们深为迷恋,沉浸其中,而这场音乐会,让她们找回了在异国校园里的感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场音乐会,让她们一度担心的会渐渐减弱的对钢琴和音乐的激情,再次绽放。

  追求品质

  执着让音乐会更加纯粹

  2002年,刚刚从武汉音乐学院毕业的吴春丹回到海南,举办了自己的首场个人音乐会。其后虽然也曾举办过师生音乐会,但是她只演奏了两首曲目,像这样全场完整演出的音乐会,是时隔12年后的第二次。“每场音乐会,我都想让自己有个突破,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吴春丹说,2009年她赴英国深造,2011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返回海南,就一直想再开一场音乐会。

  2013年,在英国北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5年并取得硕士学位的何忱芳也回到了海南,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直在家教一些孩子弹琴。“这段时间真的挺苦闷的,自己的专长得不到发挥。”何忱芳说,她也希望用一场音乐会,来让有些消沉的情绪重新振作起来。

  选择双钢琴是吴春丹和何忱芳经过慎重考虑后作出的选择。“这种形式在海南还没有人演过,我们想为家乡的文化建设做点事。”吴春丹说,双钢琴不仅要求演奏者自身的高水平,而且还要考验双方的默契程度,难度极大。“在西方,演奏双钢琴的往往都是夫妻档。”何忱芳说。为此,她们花了4个多月的时间进行磨合,每周排练三次,并且还两度飞赴广州,找星海音乐学院的外籍专家专门辅导,全部的费用都是自掏腰包。“我们要保证音乐会的品质,这是对观众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主动担当

  高校艺术应走出象牙塔

  “这是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即使在北京、上海等艺术发达城市,这样的水准也毫不逊色。”音乐会结束后,省音乐家协会相关负责人兴奋地对记者说,这样的音乐会应该多多举办,让更多的观众欣赏到高水平的表演。

  和高水平演出相得益彰的,是观众所表现出的高素质。整场近90分钟的演出,全场400多名观众,没有响过手机铃声,也没有闪光灯拍照,更没有手举手机、平板电脑拍照录像的场面。

  对此,海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张巨斌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一场小型而且专业性很强的音乐会能吸引这么多观众到场,说明市场对高雅艺术有一定的需求,而观众所表现出的专业素养,也说明真正用心、高水平的演出,是会得到观众认可和尊敬的。张巨斌早年曾在专业文艺院团担任演员,后来走上学术研究之路,他一直认为高等院校的艺术院系在当地的文化建设中,应该占有一席之地并主动承担起职责。他告诉记者,为了鼓励师生举办专场演出,海南大学艺术学院不仅把音乐厅供师生们免费使用,而且每场演出还给予2000元的补助。目前,院里正在着手打造演出季,让全院的师生都参与进来,不仅为观众提供高水平的精神食粮,同时也为海南的文化形象增添一抹亮色。

  营造机制

  小众演出有望成大趋势

  在英国学习期间,何忱芳曾多次参加校内外举办的各种演出,并且和利物浦青年交响乐团等专业团体合作担任过多个音乐节的嘉宾。“我回海南是想为家乡做点贡献。”何忱芳说,这场音乐会的举行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如果还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她也只能选择离开海南,去外地发展了。

  为音乐会提供钢琴的大千钢琴城负责人黄德元告诉记者,在他所听过的海南本土音乐人的音乐会中,吴春丹和何忱芳不仅水平很高,而且态度也非常严谨专业。“这样的人才如果流失了,真的非常可惜。”他说,海南的文化建设除了请进来,更重要的还是要挖掘本土现有的资源,为本土艺术人才的发展和培养营造一个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而在张巨斌看来,由政府出面扶持一些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小众演出,不失为解决观众没有演出看,而艺术家又缺少展示舞台问题的一个良方。“这类演出成本不高,而且观众群固定。”张巨斌说,如果在初期能以低票价吸引观众走进剧场,长而久之就会在观众心目中形成定式。“国外的观众把进剧场看演出当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相信国内的观众也一定会做到。”■ 本报记者 戎海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