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600岁老秤杆:2米多长 能挑数百斤货物(图)

2014年05月19日 11:10 来源:沈阳晚报 参与互动(0)

  清代监照是“大学文凭”

  2米多长的秤杆

  亲,你知道吗?不起眼儿的二经街上也有一个“中国第一”,那就是中国第一家——中国会计博物馆。虽然已经成立三年的它一直是对公众免费开放,但绝大多数沈阳人却对它很陌生。5月18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有幸走进中国会计博物馆,虽说会计这一职业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但会计博物馆内的展品却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永乐老秤杆已经600岁

  个头儿与姚明差不多,粗得像孩子的小臂,能挑起数百斤的货物,这就是堪称中国会计博物馆镇馆之宝的明朝老秤杆。

  博物馆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根明朝老秤杆是该博物馆去年年底从北京淘来的宝贝,秤杆的顶端有大明永乐造的字样,由此推算,它的年龄已经600岁了,与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上海城隍庙同龄。

  据介绍,在没有电子秤的旧时代里,这样的“笨家伙”被当做大件商品的称量器。在那时,这样的秤在称量的时候一个人根本提不动,要用扁担担起,而且是两个小伙子一起抬。而透过老秤杆,能看到的不仅是旧时市井中卖与买交易间的繁华景致,更是人们在交易背后展现出的生活的智慧。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看到,老秤杆上除了刻有“大明永乐”的字样外,还刻着商号的名字,商号名为恒德堂。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能够承重,就对秤杆子的材质要求很高,越大的秤杆质地越好,老山红木、黄梨木质地的秤杆都可见到,可以说老秤杆里面有高超的民间工艺、有市场教会百姓的智慧,更有着善恶是非的明争暗斗。秤杆,是中国商业流变的缩影,更像良心与公平的衡器。

  清代“大学文凭”有防伪

  清朝雍正年间的“文凭”长啥样?当天,记者在中国会计博物馆内,看到了由清代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发给监生的“监照”,也就是毕业证书。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张文凭并非是凭真才实学考来的,而是用银子捐出来的,捐监是地主、商人、富家子弟曲线进入仕途的捷径,如未取得秀才资格欲应乡试考举人,或未取得科名而欲捐官者,都必须先捐监生作为出身。有了监生文凭和名号后,一是具备了捐纳官职的资格,二是可直接参加乡试,走正常渠道入仕。

  记者还注意到,这张监照是雍正九年颁发的,除了持有人的姓名之外,监照上还写明了其祖上三代的名号。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伪,因为那时没有相片。而捐监与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无关,是朝廷为缓解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从中可看到封建王朝消极腐朽的一面。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 白昕 文并摄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