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汉函谷关曾险失申遗点资格 因基础设施落后(图)

2014年06月24日 14:53 来源:东方今报 参与互动(0)

  6月22日,新安汉函谷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申遗成功的背后,是新安县人民7年不懈努力的结果。那么在这7年申遗历程中,他们到底做了哪些工作?又经历了哪些曲折呢?对此,东方今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记者 张超飞 弯继伟 寨建雷/文 记者 侯俊彦 通讯员 郭建立/图

  文物保护和管理是申遗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7年10月11日,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被国家文物局正式列入丝绸之路捆绑项目申遗预备名单,从这一刻起,新安县汉函谷关走上了申遗的道路。

  “说实话,从开始申请到如今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路走来可谓历经坎坷。”新安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所长王洪超说,随着汉函谷关申遗进入实施阶段,各种问题和矛盾也就随之而来,而为了解决突如其来的各种问题,也费尽了心思。先后成立了汉函谷关周边整治指挥部和汉函谷关保护管理所,用以解决申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汉函谷关申遗投入大,项目多,而且技术要求高,程序复杂。”王洪超说,文物保护和管理是申遗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规划及修缮方案则是申遗工作开展的基础。而文物保护单位级别高,规划编制要求严,审批周期长,实施起来难度也相当大。当时汉函谷关遗址还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保护规划要着眼长远,高标准规划。为此,新安县委托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编制,全力保障汉函谷关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与此同时,还与国内外专家和科研院所衔接,争取技术智力支持;积极与各捆绑申遗单位协调,争取相互间的协作。

  2008年1月,新安县文物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签订了《新安汉函谷关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合同,并与规划设计专家面对面进行沟通,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全力配合汉函谷关遗址的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曾因基础设施落后差点与世界遗产无缘

  为了加快汉函谷关申遗进程,2009年2月,新安县对汉函谷关周边整治指挥部进行了调整,再次加大对汉函谷关周边环境治理的力度。“尽管我们做了很多努力,但汉函谷关环境不优、基础设施落后,与申报世界遗产要求相差很大。”王洪超坦言。

  2012年5月1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丝绸之路各个遗产点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在之后的研讨会上专家对新安县汉函谷关申遗工作的前景很是担心,有专家考虑到汉函谷关基础设施太落后,曾建议将这个点去掉。

  “如果真的把汉函谷关从丝绸之路沿线遗点中划掉,就等于我们前期几年为申遗所做的努力全都废了,还将意味着汉函谷关与世界遗产无缘。”王洪超说,这样的情况,对于每一个为之付出艰辛努力的文物工作者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

  面对这样的现实,新安县文物局工作人员更是寝食难安,一方面不断到洛阳市文物局、省文物局进行请示,恳请向国家文物局进行争取挽回,另一方面请示新安县委、县政府,希望加大对汉函谷关申遗工作的支持力度。而这一请示很快就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汉函谷关申遗工作是新安的一件大事,必须全力以赴,安排专人到国家文物局汇报新安县汉函谷关申遗工作情况,并且表明了全县人民申遗的决心和对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心。

  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文物局在最终经过重新筛选后,在2012年7月24日把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大名单》中,“这样的结果,更增加了我们接下来申遗的信心”。王洪超说,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也让所有参与者都备受鼓舞。

  7年申遗一刻不松懈

  汉函谷关成学习典型

  汉函谷关遗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大名单》后,重新燃起了新安县人民的申遗信心。

  2012年8月11日,根据中国建筑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最新下发的《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申遗工作项目指导》意见,制定印发了《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成立了申遗办公室、文本编制组、宣传报道组、资金保障组、督察组、接待组,再次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和完成时限。

  “这一次我们不能再出现任何差错,可以说分分秒秒都耽误不起。”王洪超说,大家争分夺秒,一刻也不敢松懈,每天的工作量极大,整个场面说是“战场”的最前线,一点都不夸张,晚上睡觉前还要记下当天的工作日志,统筹第二天早上起来要做的事。

  “当时的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汉函谷关附近的居民小院中,可以说是全员齐上阵。”王洪超说,当时离申遗验收只剩短短半年时间,遗址区内还有14户居民和5家企业没有搬迁,遗址保护展示规划设计还在编制中,涧河漫水桥设计方案也没有最后确定,任务相当繁重。

  如今王洪超还记得,在2013年1月底,他们迎来了遗址区第一项工程,涧河漫水桥的地质勘探。为了赶工期,大年二十九还在申遗现场施工,王洪超记得特别清楚,当时还下着大雪,勘探工人们直到下午四点第四个钻眼打完,才收拾东西回家过年。

  过完春节,遗址区大小二十余项工程相继开始施工。“几项工程同时开工,现场尘土飞扬。”王洪超说,“一脚踩下去能埋到脚脖,几分钟不到都成了灰人,可大家没有一个怕脏、喊累。”付出总有回报,2013年7月25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汉函谷关遗址进行了模拟预演评估验收,通过现场考察,对汉函谷关申遗相关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且指出遗址监测、档案管理等工作做得相当好,并被作为典型推荐给了其他申遗点学习借鉴。

  如今汉函谷关申遗成功了,从2007年走上申遗之路到2014年6月22日,7年艰辛的申遗历程,让新安汉函谷关成了新安县第二张国际旅游名片。但在王洪超看来,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接下来他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