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蜗牛》入教材意义在于尊重儿童心理特点

2014年06月24日 16:54 来源:山西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在语文出版社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里,台湾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收录到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日前作出回应称:我们这次选择《蜗牛》,除了歌词本身积极向上的意味外,主要是考虑配合原有的一篇课文《蜗牛》,作为这篇课文的延伸阅读,来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课文本身的理解。

  《蜗牛》入选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消息一经披露,旋即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巨大的争议,赞同者认为《蜗牛》入教材乃与时俱进之举,既体现了语文教材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改革初衷,又符合公众对语文改革的期待,且适合儿童阅读,没什么不好的;反对者则以为将《蜗牛》入选教材有追星之嫌,是出版社借机炒作,实不足取。

  现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又作出回应,称把《蜗牛》选入教材有三个因素,一是歌词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二是歌曲的演唱者周杰伦的励志经历值得去学习,三是可作为教材中原有的一篇《蜗牛》课文的补充读物,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课文本身的理解。毋庸置疑,这一解释十分客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语文教材都强调教材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知识性,都会在课文之外选取相同题材的补充读物,如今新教材在课文《蜗牛》之外再配上周杰伦的《蜗牛》可谓天衣无缝,相得益彰,实在没什么可指责的。

  不过,对上述观点笔者都不认同,说其炒作,王旭明的回应已经作了有力的反击;说其贴近生活和时代,这样的课文近些年来屡屡被收入语文教材,并不稀奇;说其作为补充读物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强调歌词和演唱者的励志作用,其实是我国语文教材一以贯之的做法,仍未摆脱课文内容政治、思想“先行”的窠臼。

  那么《蜗牛》入教材的意义究竟在哪?窃以为,关键在于尊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尊重儿童的阅读兴趣。事实上,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喜欢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读物。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往往侧重于政治性、思想性和说教性,喜欢用高深的“中心思想”来教化孩子,可由于孩子们的思维还停留在形象思维阶段,对这些高深的道理既不理解,也毫无兴趣,而我们却偏偏要强行灌输,久而久之就使得孩子们对语文产生了一种“天然”的反感,这其实也正是孩子们不爱学习语文的根本原因。

  现在将生动形象、朗朗上口、易学易记、脍炙人口的《蜗牛》选进教材完全是对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种有益的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材的一种革命性的挑战,更是回到以儿童为中心、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心理特征和阅读兴趣等科学、教学规律的正轨上,这样的课文不仅容易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也容易引起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这样的课文,还愁孩子们不爱语文课吗?我想,这恐怕才是《蜗牛》入教材的最大意义吧。

  由此,可以说《蜗牛》入教材仅仅是个开始,今后我们应该彻底摈弃说教式的语文教材编选思维,根据各个年龄段孩子不同的心理、生理特征,科学选取适合孩子们阅读的课文,真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成长,这其实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李世荣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