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曾侯璵编钟180字铭文破曾随之谜 系一国两名(图)

2014年07月03日 10:43 来源:长江商报 参与互动(0)

  

  古时,江汉平原真是蛮夷之地?看过湖北出土的商周文物,一定会反思这个问题。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湖北省博物馆联合策划的《江汉汤汤——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今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展。越王勾践剑、九连墩青铜编钟、曾侯乙编磬、兽面纹青铜鼓等全部亮相,不仅从考古角度揭示江汉平原在商周时期已有先进文明,更显示湖北商周时期地域文化风貌。昨日的发布会上,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还透露,困扰湖北乃至全国考古界的“曾随之谜”已破解,“曾”“随”确为“一国两名”。

  9鼎7簋首次团圆,“八音”全部亮相

  为期两个月的《湖北出土商周文物展》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以商、周至战国时期青铜容器为主,全面展示这时期湖北地区青铜文明格局、体系及礼制文化特点。商“天兽御”青铜尊、春秋“随仲芈加”青铜鼎、战国青铜鹿角立鹤、越王勾践剑等文物,充分体现先民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精巧雅致的审美情趣。第二部分展示湖北出土的商周乐器,青铜质地的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等,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鼓商朝兽面纹青铜鼓,九连墩墓出土的青铜编钟、曾侯乙编磬等重点文物均在其中。

  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如曾侯乙墓出土125件乐器,枣阳九连墩战国墓出土90余件乐器。这些文物几乎囊括先秦乐器“八音”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全部种类。国家博物馆陈列部主任陈煜表示,设置乐器板块,是因与其他地区的中原文化相比,商周时期的湖北地区一大特点是古乐繁盛,出土文物显现出很不一样的文化面貌和精神层次。

  湖北省博物馆自主开发的“3D古乐器演奏系统”也在展览中首次展示,项目负责人于淼介绍,演奏系统通过3D技术还原曾侯乙篪、排箫、曾侯乙编磬等7件古乐器的真实乐音与演奏方式。

  展览还汇聚荆州、随州、襄阳、蕲春等11家博物馆展品,显示湖北商周时期地域文化整体面貌,出土后分藏在三家博物馆的九鼎八簋(缺一簋)首次在展览中团圆。方勤表示,楚地曾被认为是蛮夷之地,但近几十年众多考古发掘说明,湖北在商周时期已有先进文明。

  “曾随之谜”已破,确为“一国两名”

  昨日发布会上,方勤还透露,此前困扰湖北乃至全国考古界的“曾随之谜”已破解,“曾”“随”确为“一国两名”。

  据了解,很多文献资料记载有“随”,位置在今随州一带,但从未出土过有“随”字样的文物;而在同一位置和时期,却出土众多“曾”国器物,然而在文献资料中,却没有“曾”的记载。因此,对“随”是否存在,“曾”“随”是怎样的关系有很多猜测,有专家认为,“曾”“随”是一国两名,但并无确切的证据。

  方勤介绍,湖北发掘的叶家山曾国早期墓葬和文峰塔墓地,对解开“曾随之谜”很关键。2013年,随州文峰塔墓地中出土了一件曾侯璵编钟,上有180多个铭文,铭文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吴王伐楚,楚昭王逃到“曾”国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在《左传》中有详细记载,不同的是《左传》中保护楚昭王的国家是“随”,曾侯璵编钟用的是“曾”,“这就证实了,‘曾’‘随’确实是一个国家。”

  而《左传》中为何用“随”而不是“曾”,方勤推测,《左传》作者是鲁国人,而鲁国当时有几个叫“曾”的国家,为了不混淆,用曾国都城“随”来称呼。15日前后,湖北省博物馆将围绕“曾随之谜”召开学术研讨会。

  记者 谢方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