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民国"军需学校":蒋介石曾任校长 马寅初授课

2014年07月07日 14:54 来源:金陵晚报 参与互动(0)

  编者按:在南京,有一群热衷于寻找1937年南京保卫战战场遗迹的网友,希望通过自己的寻访,找到更多日军侵华罪证。最近,其中一名网友给“老南京”版发来文章,他说,自己在查阅1937年南京保卫战史料的时候,多次看到“军需学校”这个名称。为了找到这所早已湮没在历史烟尘中的民国军校,他展开了一番寻访。

  “军需学校”建于1912年

  通过研究历史资料,笔者发现,其实早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时,南京就有“军需学校”了。1912年3月24日,这所学校在南京招收“学生班”第一期学员183名,举行开学典礼。后来,“军需学校”随政府迁往北京,改名“北洋陆军军需学校”。

  1928年,国民政府北伐胜利后接管了该校,同年7月又将其迁回南京,首任校长是陆军中将张叙忠,后来蒋介石曾兼任该校校长。

  在南京国民政府初建的10年黄金期(1927-1937)里,南京城内外建立了诸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炮兵学校”、“军政部航空学校”、“中央陆地测量学校”、“步兵学校”、“防空学校”、“中央军医学校”、“交辎学校”、“首都警察学校”等与军事有关的军事院校,“军需学校”只是其中之一。

  所谓“军需”,就是军队所需的给养、军饷、被服、装具、日用品等物资。当年,国民政府军政部还为此成立了“军需署”。

  马寅初曾来该校上课

  军需物资是作战后勤之保障,直接影响战争成败,所以,国民党“军需学校”在招收学生时非常注重文化素质。学校常设学生班,以高中毕业生为招生对象,享受上等兵待遇;学员班是以现役部队推荐的军需官为对象,带职带薪进行深造学习。学期第一至四期为两年,第五期以后改为3年。

  学员的课程,主要以“学科、术科”进行学习,“学科”以军事学、经理学、会计学、统计学、运输学、珠算、代数、外语等为主;“术科”以制式教练、射击刺杀、着装法、陆军礼仪、战术对抗、内务规则等为主。进入第六期以后,蒋介石非常重视“军需学校”的建设,从德国聘请教官教学,同时高价请来国内经济、法律方面的顶级专家,如马寅初、陈长衡等到校为学生不定期授课。

  该校学员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8月中旬,日本飞机开始频繁轰炸南京,“军需学校”和隔壁的“上海震旦大学南京预科学校”(现南京第九中学)遭到轰炸,校园严重损毁。

  日军逼近南京之前,“军需学校”迁至江西吉安。撤退之前,兼任校长的蒋介石亲点二十名得力“军需学校”学员留下,配发到“南京卫戍司令部”参加南京保卫战,进行对守城部队的军需协调。

  12月13日城破后,这20名学员皆涉江脱险。不久,撤至吉安的“军需学校”又继续途迁重庆办学。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重新迁回南京(回迁地址不详)。1949年底,“军需学校”从福建漳州迁往台湾。

  抗战期间,“军需学校”曾在西安、桂林设立第一、二分校,并责成各地保送现职军需人员进校培训,以应战时急用。该校在抗战八年期间,培养了上千热血青年,特别是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期学员最为鼎盛。这些学员直接奔赴抗日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校址在大行宫一带

  从1928年到1937年,国民党“军需学校”在南京存在九年,它的具体地址在何处呢?

  笔者根据1928年至1937年的几种老地图分析,“军需学校”校址就是现在中山东路“大行宫会堂”,包括街对面今“中国人民银行”的位置。1946年,国民政府胜利还都后,老地图上的这个位置,就没有“军需学校”的身影了。而在“军需学校”东南方向,现在的铜井巷南面,是国民政府军政部“军需署”的旧址。

  笔者收集的一张上世纪三十年代“军需学校”大门照片能看出,这所学校的大门是中式的,门口排列一对青石抱鼓石,门楣上是当时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题匾“军需学校”。

  笔者认为,这座建筑的规制,可能是沿用了清代建筑遗存。笔者顺着建筑规制,查找资料后发现,此地在清末确实是府衙之地,至少在1898年是“督左守备署”(“督右守备署”在大行宫北面“杨将军巷”位置)。1910年前后,改为“中协署”,又称“肥侯府”。

  清朝灭亡后,这个地方于1912年1月15日被“民国临时政府”用作“法制局”。同时,笔者在另一张收集的1939年航拍照片上,佐证了“军需学校”的校址全貌。及中式校门的确切位置。至此,“军需学校”从1928年自北平(北京)回迁后,到1937年搬离南京的校址所在地,已经很清楚了。张定胜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