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老南开"谈抗战往事:南开图书馆被炸成废墟(图)

2014年07月28日 10:59 来源:每日新报 参与互动(0)

被日军炸毁的南开大学木斋图书馆废墟。资料图片由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提供

  今天是7月28日,这是一个带着刻骨伤痛的日子——77年前,卢沟桥事变三个星期后,天津沦陷, “老天津”忘不了城破之日的屈辱与愤恨。当天深夜,日军开始轰炸天津,他们选择的主要目标是“南开”系列学校。“老南开”忘不了美丽校园化为灰烬留下的伤痛。77年后的这一天,《每日新报》和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联合推出“铭记伤痛 以史为鉴 南开系列学校被炸77周年”系列报道。铭记历史,揭开伤痛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内幕”和悲壮往事。

  回望历史

  记忆重现

  1937年7月28日深夜至29日,南开大学、南开中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均遭到日军轰炸和放火焚烧,知识殿堂瞬间化作瓦砾场。轰炸南开,是日本侵略者攻占天津后首先实施的恶行,留给南开人和天津人巨大的损失和难以磨灭的心灵伤痛。在这场劫难过后的77年,我们揭开尘封的记忆,请来当年的亲历者、南开创始人之一张伯苓先生的后人、抗日志士、历史专家……讲述不是为了把伤疤再次揭开,而是为了记住历史,日军的暴行并没有吓住天津这个有血性、有爱国传统的城市。岁月流逝,但那段沉痛的历史事实不该被遗忘,回望历史,展望未来,都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申泮文院士:一辈子忘不掉的切肤之痛

  98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无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申泮文先生正在医院养病,说起77年前的往事,老院士不断地重复:“我们的教育永远要突出爱国。”多年来,申泮文先生身体力行,积极致力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教育。1987年,他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南开学校被日军炸毁的情景。现在,病房里的申先生还是带着沉重的语气说:“作为亲身经历南开学校被炸的当事人,有着一辈子忘不掉的切肤之痛。青年人毋忘这段惨痛的历史。”在申先生的记忆中,1937年以前的南开是那么美丽清雅,那时候的南大没有围墙,四面环水,向西有一条两侧垂柳的林荫大道,南北侧各有一马蹄形池塘,夏日莲荷掩映,冬日银装素裹。科学馆、图书馆、庄严的红楼……这里是青年才俊的摇篮,也是年轻人的乐园。申泮文先生1936年考入南开大学化工系,他喜欢美丽的校园,热衷自己的专业。可是,日军的炮火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和他青春的梦想。

  申先生的文章中曾记述:“南开是我国第一所惨遭日寇炸毁的大学。留下了永难磨灭的伤口。七七事变以后,南开大学的师生们已经预感到日本帝国主义可能会对南开下毒手,将一些图书和仪器转移到英租界。但是,由于当时交通工具困难,几天之内只转移了贵重校产的十分之二三。7月28日,天津沦陷于日军之手,之后,就对天津进行了野蛮轰炸。目标除了当时的河北省政府外,主要矛头对准了南开大学,多炮齐发,轰向南大各个建筑物,同时,还有飞机在校园上空盘旋,观察命中情况。轰炸持续到29日下午,下午之所以停下来,是为了抢劫没有被搬走的图书和仪器。思源堂边钟亭的大钟也被劫掠而去,这口钟每年在学生们毕业时都会敲响,有多少学生毕业就会敲多少下,美好的记忆瞬间被毁。最后,用汽车拉来煤油和纵火材料,对学校进行焚烧。美丽的校园变成焦土……”

  多年来,申泮文每到九一八或是南开大学被炸纪念日,都要在校园内举办抗日爱国图片展览,展览上的数十张图片,均由申泮文亲自选择和制作,其中就包括日军炸毁南开大学暴行的最新铁证——13张被日军炸毁后南开校园残骸的照片。申先生说:“我们学校为什么被日军轰炸?因为南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先导,是华北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优秀教育思想,这种思想要更好地发扬。”

  喻娴乐:炮弹落下 我们没了学校没了家

  88岁高龄的喻娴乐老人的父亲喻传鉴,1937年时任南开中学的主任,喻娴乐忘不了父亲面对南开燃起熊熊烈火,那种愤恨的样子。

  喻娴乐回忆,从九一八事变后,南开的学生们组织了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声势很大,日本帝国主义非常痛恨南开。1937年7月28日夜,日本军队轰炸南开大学。29日下午3点左右,日军的飞机呼啸而来,直奔南开中学上空。我们就住在学校对面,飞机几乎擦着我们的房顶飞过去。不久,南开中学、女中和小学纷纷落下炮弹,当时,南开中学里还有暑假班的60多个学生,父亲一早就去了学校。我们家姐妹6个在厨房里抱成一团,妈妈对我们喊:“你们躲到不同的地方,好歹不能全被炸死。”可是,我们几个紧紧抱在一起,说:“死也要死在一起。”那种恐惧与仇恨,一直印在我的记忆里。

  父亲在学校里组织学生和家属们撤离,让人捎话给妈妈:“日本人不会放过南开,你们赶紧到比利时电车公司躲一躲。”因为电车公司工作人员中有南开的学生,所以,不少学生和家属被撤到那里,住在电车里。家,再也回不去了。日本人从当晚开始就火烧南开,父亲在望远镜里看到了冲天的火光,他是那么沉痛。

  喻娴乐记得,“第二天日本人就找到了电车公司,让他们交出‘南开人’。在南开毕业生的帮助下,大家转移到英租界。父亲准备到南京去找校长汇报。我和家里人在英租界呆了一年,启程去重庆,当时日军的铁蹄已经在中国大地肆虐,我们一路上经历过轰炸、翻车……九死一生。今天,我们再次讲述这件事,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历史不能否认也不能重演。”

  刘永康:为报“校园被毁”之仇奋勇杀奸

  93岁的刘永康老人,身上还有很多当年入狱时日军给他留下的伤疤,70多年前,他参加了抗日杀奸团,起因就是自己的校园被炸,此仇一定要报。刘永康是南开中学毕业生,1937年的夏天,南开被炸后,他和一些同学跑回学校,发现自己上课的南楼已经没有了,校园里的绿树、花草,还有以前孩子们喜欢的一缸缸可爱的金鱼都在炮火中摧残了。同学们悲愤难当,咬着牙发誓:“此仇必报,此耻必血。”17岁的刘永康毅然参加了抗日杀奸团。这是当时活跃在平津两地的抗日组织,主要目标是清除日伪政府中的汉奸。成员多是热血学生。1940年,刘永康被逮捕入狱,受尽酷刑。

  刘永康老人说:“我们在南开上学的时候,就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国难当头时,我们可以付出生命。爱国的精神要永远传承。”

  罗明锜:投笔从戎为雪国耻曾远征

  89岁的罗明锜1939年考取了重庆南开。通过老师们和老校长的介绍,还有大量的图片,远在重庆的南开学子们同仇敌忾。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把重庆南开中学也当成了“眼中钉”,日军的炮弹经常落在校园中,少年们并没有被吓倒,1944年,罗明锜上高二,当时,日寇进逼贵州,重庆危在旦夕。他毅然投笔从戎,报名参加驻印度远征军,走向前线,抗击日寇。罗明锜老人说:“我上学时,师长教育我们,不爱国就不配做南开人!现在,我们更要说,不爱国就不是中国人。年轻的一代不要总想着自己的小幸福,没有国,就没有家啊。”

  新报记者 任悦 李海燕

  摄影 新报记者 王健 崔跃勇

  制图 张宇尘

【编辑:上官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