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领导人“官方传记”面面观 揭秘传主内心和人格

2014年08月22日 05: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随着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撰写的《邓小平传(1904-1974)》于8月18日在全国发行,《新京报》首席记者关庆丰敏锐地意识到:老一辈主要领导人官方传记已基本出齐。

  所谓的“官方传记”,是指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传记。如《毛泽东传》、《周恩来传》、《任弼时传》、《刘少奇传》、《陈云传》一样,《邓小平传(1904-1974)》也是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写出版的。

  中央文献研究室,是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是党中央的工作部门,同时又具有研究机构性质。其主要任务是:编辑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著作,研究他们的思想和生平,编辑、研究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当代文献和历史文献。它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由刘少奇任主任。1980年5月,党中央决定将其改组为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它的历任主任、副主任名单中,我们能看到胡乔木、胡绳、吴冷西的大名。

  以特定角度反映波澜壮阔的历史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曾说,中央文献研究室要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每人编写一部年谱,为他们每人写一部传记。

  领导人的传记中,最早出版的是《周恩来传》,全书分新中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两部分,第一部分于1989年2月出版,后一部分1998年2月出版。《毛泽东传》也是分段出版的。《毛泽东传(1893-1949)》于1996年出版,7年之后推出《毛泽东传(1949-1976)》,至此覆盖他的一生。传记大多在领导人重要纪念年份出版。《毛泽东传(1949-1976)》和《邓小平传(1904-1974)》于领导人诞辰110周年推出,《刘少奇传》、《周恩来传》、《陈云传》的出版时机为诞辰100周年,《任弼时传》为诞辰90周年。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一生经历了无数血雨腥风和严峻考验。在与国家和历史的融通与互动中,他们坚定的信仰、坚强的意志,让后来人在理解历史背后智慧与深意的同时,得到人生的启迪。

  揭秘传主的内心体验和鲜活人格

  从《拿破仑传》、《富兰克林自传》、《罗斯福传》、《希特勒传》到《列宁回忆录》、《斯大林传》、《戈尔巴乔夫回忆录: “真相”与自由》,《强人治国:普京传》,好的领袖传记、回忆录,一向是历久不衰的畅销书。因为领袖人物跟时代大局密切相关,甚至就是事件的主导者,他们的角度沟通了人物、国家与历史,相比普通人单纯的生活感受,更为宏观、全面和惊心动魄。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横空出世和中国经济的强大崛起,海内外读者了解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愿望越发强烈,海外政治机构也希望借此了解中国的国家性格和行为逻辑。老一辈领导人的官方传记基本出齐,满足了读者对历史细节和内情的渴求。这就像一个阵地,你不披露领导人的生平事迹和想法思路,造谣生事、错漏百出的“传记”与“评传”就会在海外大行其道。

  但官方传记也有自身的制约和不足。

  中央文献研究室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闫建琪曾表示,态度严肃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官方传记”与海外出版的中共领导人传记、回忆录的最大不同。

  官方传记,胜在严谨准确。依据的资料多是中央档案馆和中央文献研究室保存的文稿、电报、讲话记录、工作笔记、书信,中共中央文件和有关会议记录、与传主有过直接接触的同志的采访记录和回忆录等。但由于官方修传性质,容易拘泥史料、色彩单一,既不能跳出来描摹复杂难辨的情境,也不能深入人物内心。

  相形之下,外国人为中国领导人所做的传记,显得更为丰富和有内涵。罗斯·特里尔(美)所著《毛泽东传》,从思想和政治角度记叙毛的一生,优美流畅、生动自如,对历史事件的描述敏锐新颖,关注毛的个人生活、个性和心理分析,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据此描绘出他脑海中的毛泽东的真实画像。

  迪克·威尔逊(英)所著《周恩来传》,就引用了毛泽东1949年的话: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主要人员配备,现在尚不能确定,还需要同民主人士商量,但“周恩来是一定要参加的,其性质是内阁总理”。这位伟大外交家的迷人风度与机智谈吐,使那些对共产主义政权保持怀疑的人,努力收敛了自己的怀疑。傅高义(美)著《邓小平时代》则廓清历史迷雾,让读者清晰体会到邓小平如何在失去航图的大海领航,做出正确判断,抓住历史时机,带领中国走向强盛。

  在真实复杂的历史中,伟大人物也会功过相叠、瑕瑜互见。在审视领导人的历史地位和是非功过之时,给出的资料越详尽、越客观,读者就越会在大历史观念下对人物怀抱“同情之理解”和“温情之敬意”,在阅读中感受更为辽远与深刻的世界……

张稚丹

【编辑:吉翔】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