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天坛明代鎏金铜编钟首次展出 曾被八国联军掠夺

2014年08月22日 15:4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国家一级文物、明代“鎏金铜编钟”,将在天坛公园首次与公众见面。昨天,记者从天坛公园了解到,正在进行修缮复建工程的天坛北宰牲亭、北神厨院落及长廊,已完成50%以上,有望年底竣工,并将作为天坛展览级别最高的展陈场所。

  北神厨院落年底修缮完工

  为完整地呈现天坛的历史风貌,天坛公园自1995年开始实施复建修缮工程。如今正在进行中的,是去年8月启动的北宰牲亭、北神厨院落及长廊修缮工程。修缮完工后,将作为展陈场所向公众开放。

  天坛文研室主任武裁军介绍,“神厨”是制作帝王祭天用食物的地点,是祭天必不可少的场所。北神厨内有三个大殿,是皇帝行视察贡品的“笾豆礼”的地点。院里还有一处“宰牲亭”,是用来屠宰祭天牲畜的地方。祭天的牲畜不能“见天日”,所以宰牲亭与神厨以长廊连接直通祈谷殿。长廊共72间,象征七十二地煞,宽5米,长350米,又称“七十二连房”。

  天坛副园长曲禄政告诉记者,北宰牲亭、北神厨院落修缮建筑面积2007平方米,如今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50%以上。在施工现场,曲禄政指着外檐彩画告诉记者,此前的彩画曾在上世纪70年代进行修复,当时的手法与清代不同,而此次则遵照清代老彩画进行原样修复。同期在墙壁上开凿的玻璃窗,本次也将依照清代样式进行恢复。

  武裁军透露,院落整体工程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此后将向社会公众展示。天坛共有文物10000余件,等级文物700余件,展出文物200余件。而天坛内唯一一件“一级文物”——“明代鎏金铜编钟”曾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时被掠夺。1994年被印度归还。“北神厨院落修缮完工后,‘鎏金铜编钟’将在此与公众见面。可以说,这里将是天坛公园展览级别最高的展厅。”

  恢复历史风貌区域20公顷

  天坛公园管辖面积为180公顷,而天坛坛域总面积则为273公顷。武裁军说,天坛坛域内历史遗存建筑的整治困难重重,自1912年清帝退位天坛陷入“失管”局面至上个世纪70年代,天坛坛域的被“蚕食”的局面从未停止过。

  1912年,政府农商部在天坛设置了中央防疫局,之后电话局、电报局、广播电台都曾在这里选址。这里也曾成为驻军“重地”,张勋复辟的司令部就设在天坛。1949年,国民政府在此处修建机场,砍伐古树上千株,拆毁南外坛城墙和明代石牌楼,大规模破坏了天坛古迹。

  如今,天坛坛域内许多社会单位,都是当年历史的延存。“比如,天坛西门的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过去是北平生物制作公司,再早以前曾是日本侵略者的细菌三科。这里也曾是北洋政府的防疫处,是北京第一个进行疫苗生产的地方。”

  要清理这些有上百年历史遗存问题的建筑难度颇大,天坛副园长牛建忠称,目前是整顿坛域的好时机。“2011年3月,北京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系统规划、开展天坛公园西侧的天坛医院搬迁的工作,恢复坛域内绿地系统,展现皇家园林景观。如今天坛医院的搬迁工作已经展开,将为天坛恢复6.32公顷绿地。”

  2010年11月,东城区启动了天坛东里1-8号楼居民的搬迁工作,现在已搬出40%的居民。今年5月,位于西南外坛的北京口腔医院也准备寻址搬迁,这将为天坛坛域腾退出2.08公顷绿地。紧挨口腔医院的中国药品生物检定所,也于2012年开始在大兴区建设新址。

  “自申遗以来,天坛坛域恢复历史风貌的区域约有20公顷”,牛建忠告诉记者,作为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天坛周边被划定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建设控制地带三个级别的保护区域,其中面积最大的建设控制地带北至前门大街,西至陶然亭,东至广渠门,这一区域内所有建筑物高度均不超过18米。同时,天坛与故宫之间的建筑、景观也有呼应,形制、颜色均不能产生巨大冲突。

  北京一半古树在此“安居”

  为对天坛实施有效的重点保护,发挥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天坛公园实施了《天坛文物保护规划(2011-2015)》编制工作,如今该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已通过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的审批,经北京市文物局报送给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划对坛域、古建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古树养护及生态环境的维护做了具体的安排。

  根据总规划,天坛公园管理处制订了一系列关于天坛保护与管理的专项规划。其中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就是关于天坛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和申报的工作。牛建忠介绍,“天坛已经是世界级物质文化遗产了,但在天坛里还有相当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没有被充分认知,比如我们的祭天礼仪、祭祀乐舞等等。明清两朝在天坛神乐署演奏,用于祭祀、朝会、宴会的皇家音乐——中和韶乐已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摸清现状、进一步挖掘、研究、整理,天坛里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够得上世界级别的。”如今,天坛公园与清华大学遗产所合作,正在深入讨论天坛非物质遗产专项规划的具体实施方案。

  另一项重要的专项规划则是天坛内的古树保护规划。天坛公园内共有古树3655株,其中一级古树1570多株,树龄最大的古树据传栽种于金代,比天坛年纪还大,有800多岁了。武裁军介绍,北京市城区共有古树7000多株,天坛古树数量约占其中一半。而这些活“文物”能如此“长寿”,与天坛公园采取的保护措施关系密切。记者看到,园区里古树生长之处,均设有防护围栏,古树旁多种植着“玉簪”植株。“古柏喜旱怕涝,‘玉簪’正好耐旱,两者属性相匹配。”武裁军告诉记者,近20年内,天坛内没有发生过一例古树死亡的情况,这正是管理部门采取“恢复历史原生态”保护措施的结果。

  本报实习记者 孙乐琪 J245

  本报记者 刘航 摄 J214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