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金陵五烈士”陈镇和曾是国脚 参加过柏林奥运会

2014年09月04日 11:12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0)

陈镇和(1906-1941)

彭仁忭(1913-1937)

李鹏翔(1913-1938)

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纪念墙刻有“金陵五烈士”的名字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被统称为“金陵五烈士”的五位抗战中牺牲的空军英雄陈镇和、彭仁忭、李鹏翔、周竹君、孟广信,都是南京金陵中学的毕业生。现代快报记者昨天向金陵中学多位老师求证,发现陈镇和不仅是为国捐躯的英雄,还曾是国家队的“国脚”,代表中国参加过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

  在金陵中学,还存有少量彭仁忭、李鹏翔烈士的资料,而周竹君、孟广信的记录并没有找到。老师们说,那个年代金陵中学是“贵族学校”,学生可称为“高富帅”,但赤诚的爱国心,让他们不畏牺牲。现在,校方也想找到更多烈士的资料,试图与他们的亲人取得联系,把他们的故事编进学校的校史中。今天起,现代快报向社会发起征集,如果有关于“金陵五烈士”的照片、身世及其家人的更多信息,欢迎拨打现代快报热线96060。

  实习生 金鹏 刘茜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余乐

  纪念墙上没有“金陵五烈士”照片

  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纪念墙上,刻着“金陵五烈士”的名字:彭仁忭、李鹏翔、陈镇和、周竹君、孟广信。纪念馆馆长任青告诉记者:“他们都曾是金陵中学的学生。”除了这些,他们掌握的信息也很有限。由于从金陵中学找到的图片过于模糊,所以尚未镶嵌到纪念墙上。“这里长眠着3306名空军英烈。”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中国飞行员870名,“当时战况激烈,不少飞行员从航校毕业到牺牲,平均只有6个月。”

  国家队主力“小黑炭”,出战奥运会

  陈镇和的名字,在金中的多次校庆纪念册中,并不少见。1906年,祖籍福建的陈镇和,出生在印尼雅加达。

  陈镇和的弟弟——金中1927届校友陈镇祥,在金陵中学建校100周年,即1988年时写了一篇回忆文章。陈镇祥当时回忆,1919年父亲送三兄弟回祖国读书,进了金陵中学,大哥镇圭于1922年转北京清华,二哥镇和于1926年转上海暨南大学 ,他本人则于1927年转到上海暨南大学附中。

  陈镇祥回忆,金陵中学当时包括他们三兄弟在内,有十几位华侨同学,侨生寒暑假经常在球场上踢足球、打网球。他的哥哥陈镇和足球踢得很好,后来进了国家队。陈镇和的足球启蒙,正是在金中开始的。

  陈镇和1926年考入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在校期间,品学兼优,酷爱体育,不仅是学校足球队的顶梁柱,也是上海市队和国家足球队的主力之一。他代表中国参加第九、十届远东运动会,并两获冠军。1936年8月间,第11届奥运会在德国首都柏林举行,陈镇和作为中国足球队左前锋“出战”,这也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奥运比赛。中国代表团参加这届奥运会,当时政府只支付路费的四分之三。中国足球队提前3个月出发,在越南、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印度一共踢球24场,靠华侨买门票支持才凑够了费用。奥运会正式比赛开始,由于中国足球队水平不高,加上一路的辛苦,在初赛时以0∶2败于英国队被淘汰。

  金陵中学校友会彭卫平老师说,陈镇和在场上奔跑飞快,皮肤黝黑,外国球迷称之为黑人,而中国的球迷则称他“小黑炭”。

  改当飞行员不幸坠机牺牲,年仅35岁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热血男儿陈镇和毅然投身抗日,去当时中央航空学校学习战斗机驾驶。他还写过一首有名的小诗,表达了他的豪情壮志:“男儿莫惜少年头,快把钢刀试新仇。杀尽倭奴雪旧耻,誓干扶桑方罢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陈镇和已是当时的空军飞行中队长,担任保卫南方海岸线的防空任务,在抗击日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还曾因所在中队在广东战区击落日军敌机4架而获得嘉奖。

  金陵中学校史资料记载,当时中国空军飞机很少,机型很旧,作战时使用的主要是一种帆布蒙皮、敞着座舱的双翼飞机,飞起来又慢又笨,火力很弱,比日机差很多,飞行员们把它们叫做“老道格拉斯”“老古董”,陈镇和与战友们都非常希望换新机,好痛痛快快地打敌人。

  后来,国民政府终于打算从前苏联手中接收一批新型战机,被派往新疆接收新机的陈镇和兴奋异常。1941年1月,陈镇和等人驾驶着第一批苏联战机从新疆飞回成都基地,在接近兰州战区进入星星峡时,天气突变,刮起了大风,没想到操纵系统又突然失灵,飞机急速向地面俯冲,并在瞬间坠毁。当时,他年仅35岁,他的遗体安葬在兰州焦家湾空军烈士公墓。

  “金陵五烈士”中有两人资料几乎是空白

  经过金陵中学校友会陈建华老师的查找,“金陵五烈士”中的彭仁忭和李鹏翔两位烈士的资料有了眉目。

  在学校120周年的“校友风华录”和125周年的珍藏照片选辑中,有他们不甚清晰的照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

  彭仁忭生于1913年6月1日,是山东人。1931年就读于金陵中学,后来转读空军军官学校,是第六期战斗科毕业,当时授少尉军衔,任空军飞行员。1937年8月26日,奉命赴沪轰炸日军阵地,完成任务返回途中,突遭敌军环攻,阵亡于浙江临安。

  李鹏翔出生于1913年10月11日,是广州人,1932年在金陵中学读书。其实,李鹏翔在金陵中学读书时,本名是李翔,他也是后来转入空军军官学校,是第四期战斗科毕业,任空军飞行员。1938年2月18日,日机袭击武汉,李鹏翔奋起迎战,击落敌机两架后受重伤,不幸殉国。

  而另外两位周竹君、孟广信,暂未找到他们的资料,馆方和校方也期盼把他们的资料补进校史。

  当年的“高富帅”

  纷纷以身报国

  “当年能进金陵中学读书,是很不容易的,不仅要本人成绩优秀,还要家境优越,学生可谓都是当年的‘高富帅’。”金陵中学校友会彭卫平老师说,当年金陵中学可谓是“贵族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三类家庭:金大的教授、高官或是成功的富商。当时学费很昂贵,一般家庭负担不起。

  在学业上,当时学校很重视英文,有老校友回忆,通常中国教师10余人,就有美国教师六七人,有时甚至美国教师人数超过中国教师。因为多数美国教师不会说中国话,所以跟学生对话只能用英语。陈镇和的弟弟陈镇祥的回忆文章里,也提及当时的学生英语很强,有时间会举行英文的“文学会”,所以节目都必须用英语。而且那时也倡导学生自主组织活动,老师只在旁边观看。在学业和体育方面,金陵中学的学生都非常杰出。而当时的校风也相当淳朴,并没有因为学生家庭的富裕,出一此些纨绔子弟,不少学生后来都参加到抗日的队伍中。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