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央芭蕾舞团团长:时间证明《红色娘子军》是经典

2014年09月23日 10: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导读:芭蕾舞就真这么残酷,当你什么都明白的时候,你就要离开舞台了。皮肉之苦不残酷,真正残酷的是人生正精力旺盛的时候,我们的舞台生涯也结束了,要转行去干别的了。

  今年是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的纪念。据同名电影改编的这部芭蕾舞剧,从1964年9月26日首演至今,常演不衰,成为中国芭蕾上演场次最多作品。

  今天,一场由《红色娘子军》引发的大联欢将在人民大会堂上演,以纪念这个作品的50年风雨历程。据悉,濮存昕、郁钧剑、阎维文、殷秀梅、黄宏等当年参演过各个版本《红色娘子军》的艺术家,将同其他400余人一道共同参演。而且,几代琼花的代表白淑湘、薛菁华、冯英、李宁、张剑等将亮相。

  中央芭蕾舞团现任团长、《红色娘子军》中女主角琼花的第三代扮演者冯英日前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的专访时说:“《红色娘子军》打破了芭蕾舞程式化,拿枪拿刀穿短裤上台,与西方芭蕾完全不一样,在世界艺术范围内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诞生■

  《红色娘子军》开启中国特色芭蕾的先河

  北青报:《红色娘子军》对中央芭蕾舞团后来的创作产生什么影响吗?

  冯英: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集中力量做一件事。《红色娘子军》当年处于一个特殊的环境,是集体创作的结晶。音乐有五位作曲家,舞蹈有三位编导,创作团队有二三十人,很多演员都为《红色娘子军》的创作出谋划策。这让我们感到,创作精品要有较长的周期,要有较大的投入,还要有生活体验。一个好的作品出来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锤炼。中芭在民族芭蕾方面创作的第一个作品是《鱼美人》,而《红色娘子军》作为带有原创的革命理想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的确是开启了中国特色芭蕾的先河,是一个坐标性的作品。《天鹅湖》、《睡美人》和《堂吉诃德》,各国都能演,但是像《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牡丹亭》,国外任何芭蕾舞团都是没有的。《红色娘子军》虽然是那个时代的,但是时间证明它是经典的。

  北青报:《红色娘子军》在国外反响怎么样?

  冯英:1987年我们去俄罗斯演过序幕和第一场。当地评论认为《红色娘子军》同宝石花一样美丽。1993年这个作品曾经到丹麦去演出。2003年,《红色娘子军》到了法国和意大利,产生了轰动效应。在法国里昂,当剧中响起《国际歌》时,市长还跟着唱起来。意大利也不排斥,认为“《红色娘子军》是改革开放前中国艺术表达的最高水平”。2009年在巴黎歌剧院演出,他们的院长认为,《红色娘子军》在艺术上是上乘之作,观众都是愿意用色彩漂亮、舞段神奇来形容。2013年我们再次去巴黎,在那里演了三场《红色娘子军》和三场《天鹅湖》。我们本来希望在美国林肯中心演出《红色娘子军》,但是费用谈不下来,没有去成。

  ■传承■

  我演的第三代琼花重在丰富人性的刻画

  北青报:作为第三代琼花的扮演者,在《红色娘子军》停演了十多年后,1992年您在复排时出演女主角,那个时候您是怎样塑造琼花的?

  冯英:对我来讲,首先要在外形上突破自己。我演《红色娘子军》的时候已经30岁了,女儿都两岁了。我本身比较瘦,体力也不如年轻时。但是对琼花的理解我觉得更深刻了,更注重表现琼花的丰满情感——琼花有她倔强的一面,有看见仇人时的怒火满腔、咬牙切齿,但也应该有人的情感的丰富性。比如,在大牢的琼花肯定是充满不屈、眼冒火光那种强烈仇恨,但当她被打得昏死过去苏醒后在泥泞中站立时,就更多表现她承受皮开肉绽疼痛的心情和少女琼花“我该去哪里?”的孤独与茫然。很多观众都反映,这样的琼花比较真实和细腻。1992年演这出戏的时候,我的外在形象可能不如薛菁华老师,但是我要用功力征服观众。

  北青报:那这些经验你会不会传授给年轻一代?

  冯英:这是一定的,就像当年复排时老演员向我们传承了很多好的经验一样。芭蕾有点像京剧,得言传身教、口传心授。首先要让年轻演员原汁原味地传承,再通过演出一次次打磨,帮助他们找到人物真实的一面。先要形似,再追求神似,在神似的情况下,再在不断演绎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所以说,芭蕾舞是剧场艺术,是活着的艺术,自己在演绎同一个角色时,每场演出都会不一样,每一段时间更不会一样。比如我自己演的《天鹅湖》,35岁时演的和17岁时演的不能同日而语。我告别舞台的那场《天鹅湖》,演的是意境。芭蕾舞就真这么残酷,当你什么都明白的时候,你就要离开舞台了。皮肉之苦不残酷,真正残酷的是人生正精力旺盛的时候,我们的舞台生涯也结束了,要转行去干别的了。

  ■发展■

  今天的观众审美不同

  演绎也就不同

  北青报:您觉得今天再演《红色娘子军》会有什么变化?

  冯英:一代一代走过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特征,每一代琼花的性格特征都是与大的时代环境分不开的。第一代,他们为什么跳得那样满怀激情?因为当时的观众需要他们这样演绎。如果那个年代的观众看今天充满活力、整齐划一、线条非常流畅的表演,可能会不适应。今天的观众,可能也接受不了第一代那种粗线条演绎。在评价演出时,不能拿第一代的眼光来评论第六代,而用第六代的眼光评论第一代也是不科学的。每一代有每一代的特点,所以才越演越醇,越演年代味道越浓。但是我们的故事、人物精气神是一样的,就得要英姿飒爽。

  ■未来■

  年轻演员不再像刚开始

  拿起枪来都笑场

  北青报:今年年初,《红色娘子军》从海南开启50场全国巡回演出,到今天,50场演出已经结束,您有何感触?

  冯英:从海南出发,然后到北京,再到南京、武汉、徐州等等,我看到人们对《红色娘子军》依然有很大的需求。巡演也让我们第五代、第六代的演员知道什么叫看家戏。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是演纯古典芭蕾的,对《红色娘子军》并不一定有厚重感和荣誉感,但观众的反馈使他们越演越觉得应该像老一代演员那样把娘子军的精气神体现出来。可以说,他们在演《红色娘子军》时越战越勇,越演越有味道,不再像刚开始拿起枪来都笑场的时候了。

  当然,今天我们第六代演员一年要演10台戏——上午排《蝙蝠》,下午排《大红灯笼高高挂》,晚一点排高雅艺术进校园的节目。这种迅速变化的能力要比我们当年强得多。

  北青报:纪念《红色娘子军》首演50周年后,中央芭蕾舞团还有什么计划?

  冯英:《红色娘子军》50场巡演之外,今年11月到12月要做55年团庆的系列演出。之后,我们还要去外地演出《天鹅湖》,还推出了大戏《蝙蝠》等。此外,还有古巴的交流演出、中法交流年的演出等等。现在我们团一年要演出芭蕾舞130多场,交响音乐会20多场。一直在忙不停。文/本报记者 伦兵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