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兵马俑彩绘脱落秘密:专家制"防腐剂"保护珍宝

2014年10月18日 11:57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兵马俑彩绘脱落秘密:专家制“防腐剂”保护珍宝
兵马俑头像,彩漆剥落严重

  文博专家王明达打来电话找记者——

  如何让兵马俑不卸妆

  当年曾在良渚取过经

  本报讯 上周,“码一点”带大家去了秦陵博物院,看了新展览“真彩兵马俑”里37件(组)彩色兵马俑(详见本报10月9日C1版)。这是兵马俑自出土以来全球首次大规模展出彩绘俑。红衣配绿裤,粉脸披紫衣,2200多年前,造型师如此时髦大胆的撞色,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昨天,记者接到了一位熟人的电话——王明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曾主持良渚遗址群内最具代表性的反山等遗址的发掘,本报《文脉》栏目曾专访过他。看到了记者的报道,王老师想起了20多年前的一桩事:“彩色兵马俑上面那层漆的保护,当年就是到良渚取经的!”

  但良渚遗址和兵马俑,两者年代差了近3000年,这“经”是怎么取的呢?

  之前,记者提到过,兵马俑刚被秦国的美术工匠打造出来时就全身画着彩绘,涂了彩妆,连鞋带、眉毛都没放过。但是,它们经历了无数次火焚、塌陷、洪水浸泡之后,绝大多数陶俑身上的彩绘已全部消失。

  这些花花绿绿的浓妆为啥会掉?因为,兵马俑身上涂了两层物质——先是一层生漆,然后才是彩绘。尤其是附着在陶体上的生漆,时间一长,容易干,变形,卷曲,最后直接导致彩绘和陶俑脱落。

  换句话说,如果能让生漆千年不老,就能保证兵马俑永远不卸妆。

  “中国生漆是从漆树里找到的一种汁水。它有很强的粘合作用,能粘合弓箭的箭头,皮毛,涂上以后,不仅有光泽,而且不漏水,如果上面再涂颜色,那就更漂亮了。”王明达说,中国最早的漆器,就在浙江的跨湖桥遗址,那里出土过一只漆弓,距今8000多年。晚一点的,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只漆碗。

  1988年,王明达主持了良渚反山遗址的发掘,在这个5000多年前的良渚王陵里,出土了大量嵌玉漆器,档次非常高。

  正好,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1987年成立了课题组,并与德国巴伐利亚州文物局合作,要研制一种“防腐剂”,保护陶俑身上的漆底彩绘。1989年,有个名叫林春美的工作人员特意赶来杭州找到了王明达。

  林春美说,专家们之前去看了马王堆汉墓,因为那里出土了大量漆木器,大家认为秦汉离得近,漆的成分应该相差不大。但采样后发现,那是在木头上涂漆,兵马俑则是在陶体上涂漆,质地还是不同的。

  在对比了良渚的漆器后,兵马俑的保护专家们研制出了一种“防腐剂”,只要彩色兵马俑一出土,工作人员就用这个试剂一喷,再包一层塑料膜,保持它的湿度,稳定生漆层。这一次,我们看到的彩色兵马俑就是经过现代科技保护的幸运儿。

  有点遗憾的是,王明达说,这个防腐剂,有保质期的。

  专家曾经拿河姆渡的漆碗检测漆的化学结构,结果发现,里面有某种物质,现代科技也无法辨识出来。也就是说,如果不彻底弄清漆的化学成分,如今我们看到陶俑身上的残妆,也只能保存一段时间。

  而如果要给个期限,王明达说,30年。

  本报记者 马黎/文 通讯员 夏居宪/摄

【编辑:王牧青】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