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火热真人秀节目外国造 专家解中国综艺“奔跑”困境

2014年11月19日 1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杭州11月19日电(见习记者 吴洪)“奔跑吧兄弟”继“中国好声音”等真人秀节目后,上榜全国观众热议节目单。但是纵观荧屏,许多综艺节目皆从国外引入,不禁让人思考,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如何“奔跑”。不少专家表示,创意人才的培养和电视市场理性都需注重,观众自身欣赏水平也需提升。

  近来,“奔跑吧兄弟”火热打响,该真人秀节目有邓超、Angela baby、陈赫等多位当红明星参与完成大型户外竞技任务。平时光鲜亮丽的明星们不顾形象躺地撕名牌等搞笑情节博得全国观众喜爱,该节目也一度成为微博热门话题。

  据悉,“奔跑吧兄弟”原型为韩版《Running Man》,由浙江卫视和韩版《Running Man》制作团队SBS联合制作。像“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等火热明星真人秀节目一样,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娱乐综艺节目,于是不少专家思考,中国的娱乐综艺节目如何“奔跑”。

  “由于日韩美国等较早就从国家层面先行一步,投入很大,同时也培养大批人才,所以比中国发展快。”浙江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詹成大一语道破原因。

  这也得到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杨剑龙的认同,“中国的电视特别是综艺节目发展起步较晚,都是在后面追着别人跑,我们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一句老话是,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王金玲提出,从国外引入娱乐节目模板是电视台的一个商业化行为,比自主研发新节目节省资金、时间和人力,并能利用明星效应饱赚眼球经济。

  发展较晚、人才缺乏加上快速追求市场效益等让中国综艺节目发展落后于国外,业内人士也在思考如何突破困境。

  “我们国家现在也对文化创意产业重视起来了,大力培养创意型人才,但是人才还要接地气。”对中国综艺节目走出创新困境,詹成大认为,在人才培养上应该注重跟市场接轨。

  国外的综艺节目持续性很强,一档节目可能几代人都看,但反观国内,“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等一阵风刮过后就渐渐趋冷,杨剑龙认为,中国还需打造自己的品牌,中国又悠久的历史文化,也并不缺人才,要有更多的文化自信来发展综艺节目。

  对于娱乐节目,王金玲还建议,电视市场要有理性思维,同时观众也要提升自己的欣赏水平。(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