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乌青体"诗歌公开出版 网友:看完感觉自己白活了

2014年11月24日 15:39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宗和

  继诗人赵丽华“梨花体”走红后,“乌青体”(“废话体”)也迅速走红。2012年3月,因网友的一则微博,先锋诗人乌青不幸“中枪”,因其独特的诗歌风格引来网民的一片议论之声。2014年11月,因为网友的关注,“乌青体”再次走红网络。

  走红 几万次转发及各种吐槽

  乌青,原名郑功宇,1978年出生,先锋诗人、小说家、影像作者。这两天,因为网友贴出他的部分诗歌作品,让他再次成为议论焦点。在他的诗作《假如你真的要给我钱》中,一组银行账号就成了一首诗,而在《月下独酌》中,整个引用了李白的《月下独酌》,只在结尾加上一句“这首诗是李白写的”,然后也成了诗。

  其实,两年前乌青就曾在微博上“红”过。当时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贴出乌青的三首诗歌作品,一度引发围观,并被网友广为模仿。乌青此番再度走红微博,很大程度源于其名为《天上的白云真白啊》的诗选,11月7日,微博网友“梦想家庄小乱”发了一组这本诗选的图文微博,然后感慨:“看完真的感觉自己白活了。”微博也引来超过几万次的转发以及各种吐槽。

    同行 他的诗具有先锋和实验性

  面对网友的疯狂吐槽,力挺乌青、支持“乌青体”的人也大有人在。比如诗人韩东、杨黎、赵丽华、周亚平等,以及80后女作家、《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曾因“梨花体”而备受争议的女诗人赵丽华认为,“乌青体”这样的诗歌,“是对以往过度修辞、故作高深、拗口诘牙的诗歌方式的一种反拨,是对宏大叙事和假大空的主流话语体系的一种颠覆,是对一切所谓所指、能指、诗意、寓意以及强加给白云的陈词滥调的比喻的彻底剔除。”

  蒋方舟在网络上撰长文声援乌青:“我挺喜欢乌青的诗的。他有其他的野心。他要超越语言。看不懂就看不懂,因为它被写出来,也不是为了被看懂的。”

  在诗人翟永明看来,乌青的诗歌在网络上遭到吐槽争议,并不奇怪,“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他在大理以卖手写诗的方式传播诗歌,或者是他此前拍纪录片,这些在乌青都是一脉相传的,带有行为艺术的色彩,具有先锋和实验性,一般的普罗大众不容易理解到这个层面来。”

  作者 追求更新和创造语言本身的魅力

  对于新一轮的质疑和吐槽,乌青在微博上调侃,“专业被黑15载,越来越乌青”,“嘲笑嘲笑,人类的需要”。他认为“诗,就是超越语言的语言,即废话”。“诗就是摆脱语言,语言有目的,而诗没有,在诗里你尽可以说奇怪的话。”

  乌青的偶像是第三代诗歌运动的代表人物杨黎、何小竹等人。杨黎自称为废话教主,在他看来,全部的写作无非分为两种,即诗性写作和应用写作。如果你的写作不是为了应用,那么它就是诗性写作,即无用写作。杨黎把诗性写作命名为“废话写作”:废黜话语权力,以及取消语言的意义。

  因此,乌青难以理解人们对何小竹等人的诗歌表现出的“不理解”,“人们仍然习惯于在诗歌的阅读背后寻找目的。”乌青说,“传统的诗歌教育就像一个解谜的智力游戏,它要求你找出这里象征了什么,那里揭示了什么。”习惯了这种方法的读者,必须通过找到“目的”才能获得对诗人的认同和快感。而废话写作从根本上反对目的,它追求的是更新和创造语言本身的魅力。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