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84岁老浴池被拆门楼 张国立牛莉曾在此拍戏(图)

2015年01月10日 13:53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84岁老浴池被拆门楼张国立牛莉曾在此拍戏(图)
电视剧《牵挂》中,主演牛莉(右)走进浴池大门视频截图

  新年刚过,长辛店陈庄大街上一座84岁的老浴池被拆除了。这座由平汉铁路工人集资建起的浴池,解决了附近铁路职工及家属的洗澡难题,也沐浴了几代长辛店人。

  随着热水器的普及,老浴池早已荒废多年,直到近日被彻底拆掉。幸运的是,浴池独特的西洋式门楼有望保留并加以保护,成为一段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拆除 房舍夷为平地 老顾客不舍

  昨天下午,铁路职工老范再次路过陈庄大街时,发现老浴池的房舍已被夷为平地。此情此景让老范感到有些突然,却又在他的意料之中。

  这两年,老范只要一有空就会去老浴池溜上一圈,“不是为了洗澡,那儿荒了好多年了。”他曾有预感,荒废的老浴池说不定哪天就会被拆掉,20年前,老范是浴池的常客,如今这里却是“看一眼少一眼了”。

  记者看到,2000多平米的空地上,老浴池已经荡然无存,剩下的残垣断壁中能看到一些青砖。在现场拆除的工人说,这是民国年间的建筑材料。

  老范低头寻觅着,好像扒开砖石,就能找回逝去的时光。但无论是老友相聚时的说笑逗唱,还是蒸汽缭绕中的棋逢对手,这些浴池中的记忆已再难重现。

  老浴池被拆的消息迅速传开,成为附近铁路职工茶余饭后的话题,他们对这座前辈修建的浴池多有不舍。

  保留 优雅西洋门楼 京城浴池罕见

  陈庄大街附近还有几处历史遗迹,如留法勤工俭学旧址、二七大罢工烈士墓等,但只有这座老浴池一直在为居民服务,成为一件“活着的文物”。幸运的是,现场工人称浴池的门楼和影壁暂且不动,算是给居民留下个念想。

  从门楼优雅古朴的外观来看,很难想象这是座浴池。京城中多数公共澡堂的门脸并不讲究,专门建个门楼更是罕见。这座浴池不但建造了门楼,而且独具匠心地呈现西洋式风格。门楼是四柱三间的格局,门洞两侧是连续的图案,可以看出当年建造时的用心。

  门楼上的横匾已经字迹全无。据当地老人回忆,匾上原本写着“长辛店平汉铁路员工浴池”几个字,两侧写着“健身”和“爽神”。

  为门楼量身定做的铁门上,有曲线优美的卷草图案。据长辛店居民金德勇介绍,大门采用铸焊结合工艺,出自一名铁路技工之手。这位老技工手艺十分了得,浴池大门是他的存世之作。

  大理石影壁 刻有建筑纪略

  记者从浴池的门楼进去,看到一面影壁,由三块大理石拼接而成,正面镌刻《长辛店平汉铁路员工浴池建筑纪略》,工整的隶书颇有章法。

  碑文中,强调铁路员工洗澡的重要性,记载浴池的建造均由“平汉铁路长辛店工会”筹办,北京铁路局提供四成资金,职工捐款占六成,资金使用情况也逐一明示。浴池于1931年10月举行了落成典礼。

  文中还提到了当时的建筑格局:浴室一间,内建浴池四座,正面更衣室十五间,左右配房各四间,厕所三间,锅炉房五间,烟筒三座。

  工会筹备人员、建筑人员以及部分捐资人的姓名,也出现在刻石上,只是这些人多已离世。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介绍,为浴池造门楼已属罕见,像这样“树碑立传”的更加难寻。现在房舍已拆,这些文字信息是重要的史料,对于研究当年浴池的格局、工人文化,都是珍贵的一手资料。

  回应 门楼影壁有望保留 未来争取挂文保牌

  现场一名负责人说,他们是从1月2日开始拆除浴池的,并提到一家医院接管了这里,拆除留下的空地将来会用作医院的停车场。

  今天上午,长辛店街道办工委书记徐鸾告诉记者,1月3日她经过陈庄大街时,发现工人正在拆除老浴池,她立刻提醒工人不要动门楼和影壁,“即便浴池不是文保单位,但长辛店人都对它有感情。”

  徐书记表示,他们正在和丰台区的文物部门交涉,争取给浴池的门楼、影壁挂文保牌并加以保护。

  讲述 三千铁路工人 捐出工资建成

  86岁的赵学勤老人,是土生土长的长辛店人,在为二七厂效力的45年里,他曾负责厂史编纂工作。提起这座老浴池,老人开口便夸:“那是工会为工人办的大好事!”

  老人回忆,当年由“平汉铁路长辛店工会”发起,来自二七厂、火车站、工务段、电务段、机务段等单位的3000多名铁路工人,每个人捐出两天的工资,再加上北京铁路局出资,建起了这座铁路工人浴池。

  建筑格局仿造市里的清华园浴池。木料等建材,有些是从法国进口,当时二七厂的领导是法国人,门楼呈现西洋风格,也许与此有关。二七厂还将一个蒸汽机车的锅炉运过来烧水。

  在浴室内,悬挂着《重涤吾身》和《健康之基》两块木匾,后者存放于二七纪念馆。

  和社会上浴池最大的区别是,铁路工人浴池只对铁路工人及其家属开放,并非营利性质,而是工会提供的福利。

  浴池禁用肥皂 冲澡自己舀水

  早年间公共浴池很少,工人洗澡经常去附近的小清河,可冬天怎么办?浴池的出现,解决了数千人的难题。

  赵学勤回忆,大浴室内有四个水池,分成热、温、半温、冷水。热水池烫脚刚刚好,但没人敢下去。泡澡都挤在温水池里,池子边有坐台,一个池子能坐进20人。为了保证池水洁净,浴池内禁用肥皂,取而代之的是碱块。澡堂提供粗帆布制的毛巾、木质拖鞋。

  当时还有两个雅间,每间12张床,多是老人躺在里面休息。喝开水不要钱,有很多人自带茶叶,澡堂里也卖茶叶,经常有人不要找零,就当给服务员小费,服务员会大声道谢。此外还有搓澡师、修脚师、理发师。

  1943年进厂的赵学勤是从学徒工做起的,当时正赶上日军侵华,北平沦陷,日本人进驻了二七厂。他回忆说,日本人爱洗澡,常拎着个桶出入工人浴池,“他们人少,还在澡堂里单辟出一个浴池自己用。中国人多,但只能挤在另一个池子里。”

  民国时期没有淋浴,冲澡都是用水舀自己浇。新中国成立后,浴池内安装了30多个淋浴喷头,并增加了女部,但女部只设淋浴,没有浴池。“铁路职工,无论在职还是退休,洗澡都是免费,家属凭证交5分钱洗一回。”赵学勤说。

  荒废

  十年前被关闭

  有剧组来拍戏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热水器在居民家中得到普及,老浴池不再像从前那样热闹,直到十年前出于节能的考虑被彻底关闭。没了人气儿的老浴池,房舍间很快便杂草丛生。

  2009年,这里进驻了一个剧组,将老浴池改造成了民宅。两部电视剧《牵挂》和《养父》接连在此开拍。

  一些附近的居民,曾见过张国立、牛莉等演员进出老浴池。剧组走后,老浴池又恢复了凄凉景象。不久又有民工住进了浴池,在里面打上了隔断,浴池的样貌变得模糊不清。一直不曾改变的,是临街的门楼和影壁。

  文/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范纪萍

  摄/记者 崔毅飞

【编辑:鲍文玉】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