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

2015年01月21日 13:44 来源:大连日报  参与互动()

  多家媒体近日报道:往年冬天,河南新野等地的猴戏艺人都会组团到各地去表演猴戏,而今却因有耍猴艺人被拘留而偃旗息鼓。坊间舆论争论不休——

  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

 

  马戏表演可以休矣

  鹏举(媒体评论员)

  老虎钻火圈,大象吹口琴、踢足球、跳舞,小猴挑水,黑熊骑自行车、打拳击,狮子滚绣球……相信很多人看马戏团表演或去动物园游玩时都观看过、喝彩过。可你是否知道这里面有多少残忍的故事?有多少人与动物相处的不和谐音符?

  记得女儿还小的时候,我带她到动物园看了一场动物表演。一只山羊走上2米多高的独木桥时,那惊恐的表情、战战兢兢的步履,特别是那双眸流出的眼泪,深深地刺伤了她的心灵。女儿发誓,以后再也不会观看动物表演了。

  马戏表演是用对动物的残忍驯服来娱乐观众的,它违背了“动物福利原则”。在动物训练过程中,驯兽师有时会采取“惩罚”的方式训练动物。为了学两脚站立,四足动物常被烧伤或电击前脚,以致前掌一落地便痛得立刻高举起来。大象经常是在铁钩和棍棒的抽打下学习表演动作和技巧,它们的后肢关节很难承受站立的体重,而不表演的时候,它们的腿脚会被铁链拴住。有时候为了某种考虑,有的动物被阉割,而一些凶猛的动物还被拔去利爪和尖牙。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许多动物因不堪虐待而发疯,也有动物撞笼自杀。

  马戏表演荼毒野生动物,破坏了野生动物的保育和生态平衡。所有马戏团的野生动物最初都来自野外,野外盗猎动物与走私动物是马戏团表演动物的重要来源。由于年幼动物较成年动物易于训练,盗猎者往往使用凶狠的手段,猎杀母兽或其他家族成员,以掳走毫无庇护的幼兽。

  马戏表演暗藏着动物界报复人类的祸根,有些长期承受着鞭笞、拳棍和电击之苦的凶猛动物是不会放弃伺机反扑的机会的。近年来,国际上发生了一连串表演动物反击的新闻。1994年,美国马戏团中的大象“泰克”在激怒中踩死了驯兽师,并伤及12位围观的群众。1996年,在智利,有一头大象将表演场内的儿童踩死。1997年,美国得克萨斯州有一管理员被母象踩死……

  而更为危险的是,马戏表演会带来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魏强教授指出:“不同的野生动物混居在一起,各种病原都到了一起,一旦管理不善,极有可能爆发传染性疾病,这个是最危险的。”

  德国哲学家阿尔贝特·施韦泽说:“伦理,不仅与人,而且也与动物有关。”可喜的是,善待动物的博爱理念已越来越为世人所认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36个国家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2013年,我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要求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并将此作为“园林城市”评比的条件。据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订初稿已将动物福利保护的理念写入法律。

  马戏团发源于英国。60年前,连英国女王都会观看演出。但现在,马戏团在英国却成了一个忌讳的字眼。这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动物表演呼唤善待动物

  伊蝉(教育工作者)

  往年的冬天,河南新野等地的猴戏艺人都会结伴组团,出行到各地区表演猴戏。而今,由于前不久新野耍猴艺人到黑龙江卖艺表演而受到拘留,大部分新野的民间艺人已经偃旗息鼓,不再出去耍猴卖艺,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野猴戏面临失传的窘境。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这个话题又重新成为舆论的热议话题。

  认为千年马戏应该作古的人,打的是保护动物的牌。如果单从保护动物的角度来讲,禁演马戏的理由很难成立,因为动物表演的直接效果就是呼唤善待动物。

  首先,保护动物仅限于禁演马戏是一个不能成立的论点。保护动物的善意应该是全面的,保护动物的对象概念不应该仅是马戏团的老虎和耍猴艺人牵着的猴,所有动物都应该保护。餐桌前的杀狗宰羊、田地间的鞭牛打马、虐猫、拘鸟等行为都是对动物的伤害,这些动物都应该保护。相对于这些动物来说,马戏团的老虎和耍猴艺人养的猴都应该算是受到最多宠爱的。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人被包裹于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很难有和宠物猫狗以外的动物亲密接触的机会,孩子们要想具体地认识更多动物,只有到动物园或者看马戏才能做到。马戏团和猴戏艺人手中的动物乖巧伶俐的表演让很多孩子心中生发对动物的善待之情,这已是众人的共识。哪有人在看了动物表演后产生仇恨动物之情的?有人说,要让孩子了解动物可以让孩子多看《动物世界》之类的纪录片,可是许多孩子在看了非洲丛林里的野生动物弱肉强食的生存实景之后,心中都产生了更多对于动物的恐惧之情,怎么能产生善待动物之心?

  其次,马戏猴戏背后不都是残酷。有人说,驯化猴子有多么残酷,但一直跟随耍猴人,拍摄耍猴人生活12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摄影师马宏杰并不认为驯猴野蛮残酷。他说,直接用道德指责耍猴人过于草率,耍猴人对猴子的感情是真实的。有人说,爱护动物就应该顺从它的野性,训练狗熊打拳击、老虎钻火圈、猴子骑自行车、海豚亲吻人,幕后都是残忍的虐待,这也不尽然。不能说所有的动物驯化都是残忍的虐待。如果单从随性的角度来看,练杂技和练体操的孩子经受的训练就不残酷吗?

  再次,不看马戏猴戏不一定就是善良,远离动物不一定就是和动物和谐相处,也不一定就会爱动物。人们对动物的认识很多就是来自与动物的交往中,关键是如何看待动物。河南新野县的猴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少代靠耍猴维生的新野人至今还保留着一座猴王庙,以示对猴文化的尊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曾经做过新野知县,当地的猴文化对他影响很大,他才创作出受人爱戴的孙悟空的形象。

  传统与未来 权重后者

  孟德夫(媒体评论员)

  在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的讨论中,许多人打出新野猴戏已经传承了两千多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来论证马戏猴戏应该保留。如何看待非遗保护与动物保护的关系成了纠结之处,非遗保护是注重传统,动物保护是关注未来,在这两者之间我们更应该权重何方呢?这个问题很有讨论的必要。

  新野猴戏俗称“耍猴儿”,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新野猴戏雕塑曾大量出现在新野出土的汉代画砖上,除了杂技、游戏之外,猴子、狗和人在一起狩猎、嬉戏的精彩画面屡见不鲜。据史料记载,到了南北朝时期,猴戏已在新野盛行。曾经做过新野知县的吴承恩在创作孙悟空的形象时,就受到了当地猴戏的影响。《西游记》中大量地运用了新野的方言,其中孙悟空的前身仙石的形态更是以新野现存的汉议事台为背景。新野民间耍猴明清时期已经较为流行,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新野猴戏背负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却不能成为他的“免死金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属性是对新野猴戏的传统认定,但却不能作为它的未来走向。保留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弘扬文化精髓,而不是非要拘泥于老旧的形式。即使是要保留其中的一些形式或者程式,也应该遵守符合当今文明意识的一些准则。传统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留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对传统的真正敬重。我们承认两千年前存在的传统,不代表我们要全面地接续古人的所有行为方式。保护动物的意识呈现着文明和进步,应该是我们向未来前行的路标之一。正是鉴于此义,针对涉及动物表演的马戏等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这一情况,相关动物保护组织已联合致信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提请文化部停止将动物表演的马戏等项目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此事尽管一时难有定论,但此举的先进意识颇受赞同。

  当务之急是出台动物保护法

  付潇深(新闻工作者)

  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现在真成了一个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已有36个国家、389个城市禁止或限制动物表演,数十个国家上百个城市禁止利用野生动物进行马戏表演。韩国首尔动物园已经正式叫停海豚表演;在英国,曾有成千上万英国儿童投入了“拒绝邪恶马戏”运动。在国内,2010年国家林业局和住建部也曾先后发文,要求禁止动物表演和野生动物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活动。但许多动物表演团体声称,不会停止动物表演。他们认为,住建部委托中国动物园协会编制的《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没有法律意义,逾越了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权限。根据我国现存法律,“动物表演”是一种合法的文化形式,受到法律的保护,而住建部发文要“杜绝各类动物表演”,实际是变相取缔这个行业,“这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所以,全国动物表演的规模有增无减,虐待性表演项目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困惑的应该不仅是新野的耍猴艺人,许多城市动物园和海洋馆等的动物表演也屡屡被人诟病,这让普通民众心中也常常生出不知该如何对待动物表演的疑惑之情。

  当下,不仅千年马戏该不该作古成了一个问题,生活中几乎所有牵涉到动物的环节都会产生争议,个别地区的狗肉节被动物保护主义者抵制甚至发生群体冲突事件,一些动物保护组织甚至在高速公路上屡屡拦车救狗,虐猫虐狗者在网上被人肉搜索甚至被人身攻击,抵制活熊取胆直至蔓延到影响中成药生产和使用等等,一系列围绕人与动物关系的问题都成了一时无法定论的群体争议话题,被发酵后酿成群体事件,极大地威胁社会和谐稳定。这表明,一方面是民众的动物保护意识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动物保护的立法相对滞后。所以,出台动物保护法已是当务之急。在强调依法治国的今天,动物保护法的出台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所在。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