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郑渊洁:年轻人通过写作解决就业问题是好事(图)

2015年01月26日 11:08 来源:重庆商报  参与互动()

郑渊洁

郑渊洁和小朋友互动 本组图片 记者 李化 摄

  商报记者 张宇 实习生 高维微

  “童话大王”、“皮皮鲁之父”、“最挣钱的儿童作家”、“中华慈善楷模”……不管标签再怎么华丽,郑渊洁始终保留一颗童真。昨日,他带着自己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系列丛书做客万象城西西弗书店,举行读者见面会和签售。让人意外的是,这位陪伴读者三十年的“童话大王”,却在书迷面前毫无架子,现场频频耍宝卖萌,颇有几分“老顽童”的趣相。

  【卖萌第一招】

  调侃记者光头求合影

  郑渊洁不爱穿正装在圈内众人周知,昨日亮相山城的“童话大王”也是轻松随意,棒球帽、运动装、登山鞋,让这位即将年满60岁的老人和蔼又可亲。拿下头上的棒球帽还来不及落座,郑渊洁就调侃起在场的一位光头记者,“你的光头跟我的一样亮,别说,我们还有几分相像。”见对方露出了笑容,他还主动示好,“等下我们合影留个念。”一番互动,立即拉近了大家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满足等候已久的书迷,原本长达半个小时的采访被压缩至15分钟,当商报记者最后一个问题被主办方打断时,郑渊洁又展示出爷爷般的慈祥,“让他再问一个吧”。采访完毕,他还一一满足记者的合影签名需求,看着他不停看表又不忍离去的表情,在场媒体同行都不禁感叹这位“童话大王”的魅力。

  【卖萌第二招】

  误把重庆小面当出租车

  虽然昨日是郑渊洁第二次来重庆,但是对重庆的乡土人情,他还是尤为好奇。在采访现场,他就再次借重庆美食卖萌,“在北京有种很便宜的出租车叫小面,我来之前听到朋友说重庆的小面很好吃,不禁犯了难,难道重庆的出租车能吃?”一番滑稽的表述也击中了媒体的萌点,听完记者的解释后,他才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还称签售完了必须去吃一碗过过嘴瘾。

  每到一座城市举办签售,郑渊洁都会亲民地到当地大学门口,拍照发微博,吸引了不少学生围观。虽然昨日他还没有来得及娱乐一番,但问及这样做的初衷,童心未泯地他却解释称,“我想给大学生制造一点奇迹,你想想,我就在门口待20分钟,读者只有在20分钟内看到微博,才有机会见到我,这个概率多低啊。”

  【卖萌第三招】

  提醒单身书迷找对象

  在作家圈中,郑渊洁的签售速度之慢,无人能出其右。前日在贵阳的签售,他从花了近6小时才把准备的1000本图书签完。昨日重庆签售现场,面对每个读者的要求,郑渊洁也是有求必应,合影、写寄语忙得不可开交。眼看又是一场“拉锯战”,他当即给粉丝许下承诺,“大家放心,我会签完最后一本书才离开。”同时,他再次发挥“老顽童”本色,提醒书迷多留意身边人,“前年我在北京签售,读者排了5层楼,有一对互不相识的单生男女,因为一起排队从而擦出火花,现在他们都快有孩子了。今天,我希望排队的单身朋友,多注意下身边人,说不等还有意外收获哦。”

  对话  

  郑渊洁分享教育经:

  身教胜过言传

  三十年来,郑渊洁创作的《童话大王》,不仅陪伴了三代人成长,他的教育上理念也是敢为人先。昨日,在接受商报记者的采访时,他也分享了对孩子教育的独到观点。

  商报记者(下简称商):除了你对儿子郑亚旗实行“自家私塾”教育外,还有哪些独到教育方式?

  郑渊洁(下简称郑):我认为,对于小孩子来讲,大人给他讲大道理他不一定会听,但从书里看到的东西他就很能认同,于是我就把想要告诉他的知识写进童话里。

  商:现在你有了孙女,会不会干涉儿子的教育?

  郑:我不会。我儿媳是四川人,教育孩子应该不会差(笑)。现在孙女两岁了,吃辣比我还厉害。

  商:当初你在郑亚旗18岁的时候把他“赶出家门”,现在儿子生了女儿,你认为对儿子那套适用于孙女吗?

  郑:男孩只能管到18岁,但女孩要管到80岁。当初我把郑亚旗“扫地出门”,是逼他独立,但女孩不能逼,万一逼到财狼那去,麻烦就大了。

  商:你认为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郑:我不赞同父母只顾给孩子买书,自己却不阅读。我小时候,父亲就在我面前阅读,让我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了阅读,我培养郑亚旗也是这样。我认为最好的教育方式是身教胜于言传,建议家长每天最少要当着孩子面看书20分钟,哪怕是做样子。

  商:你是作家富豪榜上的常客,你反感作家与富豪扯上关系吗?

  郑:作家和赚钱并不对立,作家再怎么清高,写出来的作品最终都将以商品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年轻人能通过写作自食其力,解决就业问题,也是好事。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