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网络歌曲走过15载 业内人士:容易流行也很口水

2015年01月28日 15:21 来源:渤海早报  参与互动()

  渤海早报记者 沈啸

  从早期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到近几年的《等一分钟》《小苹果》等,网络歌曲在华语乐坛走过了15年历程,并占有一席之地。很多原创作品从网络红到大街小巷,红到手机铃声和彩铃里,创造了不俗的商业成绩。互联网给了歌迷自由选择的权力,也给了草根音乐人施展的天地。而在这个趋势背后,也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争议与隐忧,比如因填词谱曲并演唱《我的滑板鞋》而走红的庞麦郎近日陷入“彷徨”,从中可见一斑。

  Flash文件打破沉寂

  百度百科定义,网络歌曲是伴随着MP3、Flash的产生而出现的新音乐形式,广义的网络歌曲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各种媒体传播流行的各种类型歌曲,在网上都可以找到,主要收听的方式有两种:在线收听和下载。

  按此概念界定,雪村创作并演唱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当属国内第一支有影响力的网络歌曲,于2001年3月打破了网络音乐领域的沉寂。这首原本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歌曲,由于旋律洗脑、歌词搞笑,逐渐在论坛和大型网站中受到追捧。又有电脑动画爱好者将其制作成Flash文件,“翠花,上酸菜”从此家喻户晓。该案例开辟了原创歌曲推广的新捷径,即在没有唱片公司、没有版权协议、没有包装和MTV、没有音像商店的情况下,却获得了市场的热烈反馈。

  随着电脑普及、网速发展、MP3播放器流行,网络歌曲从2004年开始真正迎来井喷,主要特点是大多被网友们自发传播而走红,商业价值都是后期附加,比如曾经耳熟能详的《老鼠爱大米》《丁香花》《两只蝴蝶》《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当你孤单你会想起谁》《猪之歌》等。其中,杨臣刚创作并演唱的《老鼠爱大米》堪称标志性作品。如果说雪村是网络歌曲的探路者,那么杨臣刚则是领路人,取得了很多商业上的佳绩。《老鼠爱大米》单曲彩铃月下载量高达600万次,同名专辑卖出300万张,杨臣刚更是在2005年、2006年连续登上央视春晚。

  《两只蝴蝶》当年同样火爆。演唱者庞龙在成名前只出过一张唱片,销量平平。后来庞龙帮电视剧《281封信》演唱了插曲《两只蝴蝶》,有网友将歌曲贴到网上,随后火遍全国。庞龙曾坦言,自己也没觉得这首歌唱得多好,突然就火了,真的是运气。此后,庞龙的新专辑接二连三,他还于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四次登上央视春晚。

  “病毒式”吐槽传播

  网络歌曲发布的门槛较低,凭借开放性、通俗性、互动性、时尚性、流传性、个性化的特点,形成了网络流行音乐独有的表现形式。

  近些年,网络歌曲产生了更多的话题性,尤其以吐槽居多,并以“病毒式”传播蔓延,诸如《QQ爱》《伤不起》《等一分钟》《爱情买卖》《小苹果》《我的滑板鞋》等。近些年的网络歌曲大多是商业性在前,做了充分的调研,伴随营销和运作,有意去迎合市场。

  《伤不起》就是成功地借鉴了当年的网络流行语“伤不起”,属于“命题作文”。去年的《我的滑板鞋》则以奇葩式的演唱抓住了网友们的High点,在铺天盖地的吐槽声中走红,“吐槽”也成为一种“推荐”,促成“病毒式”传播。

  很多默默无闻的草根歌手,从此有了身价与市场。比如《伤不起》一度雄踞音乐榜冠军宝座近半年时间,演唱者王麟在旺季时一个月基本能维持15到20场左右的演出。《爱情买卖》走红时,演唱者慕容晓晓一个月的演出机会甚至能达到30场左右。《小苹果》从去年到现在火了一年,演唱者筷子兄弟组合不仅拿奖拿到手软,还唱到了海外。

  网络歌曲的推广主要涉及电信营运商、无线增值提供商和版权持有商,三方的收入主要来自歌曲的下载量,收益连年创下新高。尽管有不少网络歌手昙花一现,或是处于歌红人不红的境地,但是在很多公共场所,总会听见循环播放的网络歌曲。网络歌曲已经成为流行乐坛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

  口水歌是双刃剑

  无论音乐界业内人士还是受众,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恒大音乐董事总经理宋柯在接受渤海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他最初感受到互联网冲击音乐圈是在2000年左右,“那个时候互联网在大众中使用得比较多,从邮件开始,然后就是更大范围的音乐。对音乐来讲,互联网最开始是以一种洪水猛兽般的姿态出现,它起到的作用也基本上是这个效果,因为它已经冲垮了原有唱片工业体系的商业模式,冲走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唱片产品。目前来看,也没有带来像其他领域比如文学、游戏,包括影视这方面诸多成形的新商业模式,国内音乐在这方面还处在一种洪水过后蛮荒的时代,所以说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整个音乐工业和从业人员。”

  对于“网络歌手”,宋柯直言,他并不是很喜欢分网络歌手、专业歌手等类型,“我觉得歌手就是歌手,就要把歌唱好。网络歌手首先传递出来的是这首歌,过一阵子想持续火还是在网上,还是需要有另外一首好歌。当然,有个问题是这些人还是要出来的,要出来是因为网上挣不到钱啊,你这歌再红,作为创作者、演唱者你挣不到钱,就得出来。现在歌手都挣钱去了,就是演出,演出就出现另外一个问题,这样唱歌行不行?现在录音软件非常多,歌曲可以随便修一修就上网。那么你有没有实际的现场演唱功力?这个人能不能当艺人、当歌手?有些人一面对媒体、大众就慌张,你说导演让你哭却哭不出来,让你笑又笑得特傻,表演这碗饭你也吃不了,很多歌手也是因为这样上不了舞台。一旦出来做艺人,综合素质要变得比这首歌更重要。”

  宋柯称,10年前有一场在武汉举行的网络歌手演唱会,票却卖得很糟糕,现场观众都喝倒彩了,“你的歌都在网上,我都熟得不行,通常能流行成那样的歌,也是把双刃剑。容易流行就说明它很口水,很口水另外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大家很容易厌烦,过俩月好不容易歌手跟歌齐名,歌却已经下去了,然后没有持续的一些好歌。”宋柯指出,也有从这上面转换出来的特别好的例子,那时候可以不叫网络歌手,就是职业歌手,最终考量的还是综合素质。

  歌曲不能完全量化

  近几年,华语流行乐坛中能够直击人心的好歌曲不多。宋柯认为,这跟网络冲击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我觉得有几个原因。第一,互联网给大家带来的就是很快的体验,大家已经完全没有耐心去看什么了。原来博客刚火一段时间就不行了,改微博了,微博最大的特点就是140个字,其实140个字大家也很难读完,我发现我个人也好、别人也好,很多评论完全没有认真地去读一遍,很多人只是被标题吸引。相比来说,现在很多走红的歌,也就是个‘标题党’,因为是一个概念火了,还真不是因为它的音乐性、歌词情怀的这种美好,歌曲的音乐性、节奏感、编曲,所有的才华、技术凝结出来的东西反而不容易火。”

  宋柯称,有些公司就专门做这些,“这首歌一定是这个旋律,要找什么样的人唱,然后这歌一定要反映时下的网络热点,大家都已经把它标准化了。恰恰娱乐产品还真是不能完全量化,量化了出好歌的几率就少。那些有才华的不太量化的作品,以前是可以通过电台媒介推荐,那个时候都听电台DJ怎么说、乐评人怎么说。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对这个也没什么兴趣,都愿意听从内心觉得哪个好。毫无疑问,如果你被大众化主导,那很多优秀的作品自然就会越来越少。”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