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原生版越剧《五女拜寿》将封箱演出(图)

2015年03月30日 09:29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

  压轴香港艺术节,小百花不负众望

  一周内六场演出反响热烈,平均上座达九成

  5月,原生版《五女拜寿》将在杭州封箱演出

  刚出机场,一向好脾气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刘建宽就发了一通火——运道具的货车在进关时遇到点麻烦,他生怕误了第二天晚上的首演:剧团对这次赴香港的演出感受有些特别。

  3月23日至29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以压轴的姿势亮相第43届香港艺术节。新版《梁祝》、最新创作的《二泉映月》、镇团剧《五女拜寿》,陆续在香港演艺学院歌剧厅上演六场,三个剧目分别代表小百花建团以来不同时期的艺术追求。

  这是自去年5月启动小百花30年全国巡演以来,继北上广之后的重要一站。

  回到起点

  遇到小百花的初心

  香港这一站,早就在计划之列。

  小百花团与香港的渊源,茅威涛这样说——

  “小百花团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浙江越剧小百花赴港演出团。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本来这个团是为香港演出而临时集结的。没想到,第一次到香港,轰动到欲罢不能。回到杭州后,大家都觉得解散了太可惜,这才有了今天的小百花团。”

  3月23日晚上,新版《梁祝》首演结束,剧团团长、主演梁山伯的尹派小生茅威涛,领着全体演员向台下深深鞠躬致谢。香港,是她们的起点和福地。

  这是小百花共同的初心:感恩。

  感恩于31年前的那个11月,她们在忐忑中遇到香港的超级热情。3出大戏(《五女拜寿》、《汉宫怨》、《双玉蝉》)和一台传统折子戏,连演14天15场,演完都走不掉,因为粉丝把戏院团团围住了。

  感恩于命运的垂青。在《五女拜寿》中担纲主演的著名老生演员董柯娣,说起当年,眼睛泛光。进入小百花团之前,她在象山越剧团唱戏。赴港选拔,让她的人生发生了变化。她记得,从杭州参加完省小百花汇演获奖后回到象山,有一天,手把手教她的尹瑞芳老师(尹桂芳弟子)急匆匆找到她,用神秘兮兮又压抑不住兴奋的语调说:“走!柯娣,今天我们到照相馆拍张相去!”那一天,正是老师得知,学生入选了小百花集训班,“柯娣要到杭州去了,要做城里人了。”

  对第一代小百花的28个女孩子来说,一个未知的广阔世界打开了。她们仿佛被所有的美好召唤,直接、急切地投身练功、学习。如茅威涛现在向香港演艺学院的同学所言:除了睡觉,时刻练功,靴子(戏曲生行着的厚底鞋子)都是不离脚的。

  那是小百花们的另一种初心:心无旁骛。

  这一次在香港,记者遇到了“回归”的原生代小百花彩旦演员俞会珍。此前,她已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书。好久不上台,俞会珍在试音时感慨,“都接不上气了”。但你从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等下上台,绝对没问题。当年历经层层选拔的第一代小百花,行当不同,性格各异,但在越剧舞台上,个个有独当一面的本事。

  命运的转折,那么不可预测。当年20上下的青春,迈入知天命的年纪。诚然,这是一个人的历史,也是一群人与一个剧团的初心回望,酸甜苦辣,丰富如戏。

  越剧这么不一样

  让香港同行感慨不已

  香港的文化消费多元,在这里,一个戏曲团体要立足,并不是易事。

  这一次赴香港演出,小百花团不再如当年般青涩,而是呈现一个高水准的艺术团体行走于国际性舞台的自信。

  小百花团确实与很多戏曲表演团体不一样。比如,它的粉丝中年轻人居多;再比如,探讨它的文艺界名人很多。

  3月26日,艺术节在香港演艺学院安排了一场对话,对话的双方,分别是小百花团的引领者茅威涛、导演郭小男,和香港演艺学院戏曲学院院长毛俊辉、艺术节副节目总监苏国云。

  茅威涛认为自己生在一个幸运的时代,有很好的开蒙老师,有开放的文艺思潮,因此有了更广阔的艺术视野。同时,她深切地认为,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如果没有一点使命感,不能甘于寂寞,从事戏曲表演,是坚持不下去的。“有时候,我在想,你扮着好看,自己演着又开心,还有观众缘,就不要辜负祖师爷的这一份赏赐。”

  作为新版《梁祝》和《二泉映月》的导演,郭小男则交流了他对越剧创新的理解。在他看来,在剧种意义上,越剧与前辈艺术家的渊源不能割裂,而它也应有更好的兼容并蓄,比如从肌体运动方式上、心灵塑造上,都可以找到移步换形的可能。甚至在他看来,未来,艺术门类的划分,不一定是京昆越等,而只统称为“歌舞剧”。一旁的毛俊辉院长笑言:“我对郭导的创新有一些认同,但我不敢这么说。”

  小百花越剧在戏曲创新方面,被公认为先锋。这是它的主要姿态,但不是全部。

  回到此次它在香港上演的三出戏,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剧团30年的成长史。

  从草创之初轰动一时的新编历史伦理剧《五女拜寿》,到源于传统题材又全新解构的新版《梁祝》,再到舞台呈现完全革新的《二泉映月》,伦理、爱情、人性,各有侧重。其30年发展的脉落,基本呈现出传统—先锋—回归—再造的曲线。这道线,恰好表明了一个剧团的与众不同。

  现场怎么样?用“掌声雷动”这样的词,不如让数据说话——

  在确定场次时,主办方显示出了市场的考量:《五女拜寿》3场,《梁祝》2场,《二泉映月》1场。结果是,没有一张优惠票,平均上座率,九成。其中,《二泉映月》全满。

  这是一份绝对出色的成绩单。它没有局限于戏曲范畴,而站在一个全开放的国际化舞台,站在全市场化运作的规则之内。

  事实上,小百花团是香港的常客。此前,它已9次出现在香港舞台。这一次,香港艺术节为它专设了演出单元,其中包含了一种测试——在艺术节各种门类的表演中,它代表的浙江越剧,或者说中国戏曲,有什么样的位置。

  本次香港行的三出剧目,将于5月下旬在杭州剧院汇报演出。其中,第一代小百花董柯娣、茅威涛、陈辉玲、江瑶、徐爱武、邵雁、洪瑛、吴海丽、俞会珍等主演的原生版《五女拜寿》,将在杭州封箱演出,从此,这出镇团大戏,将由新一代的小百花以永远青春的面容绵长承继。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