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成立 40万册古籍待修复

2015年05月20日 16: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武汉5月20日电 (记者 曹旭峰)5月20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湖北传习所在湖北省图书馆成立,湖北省40余万册古籍将逐步得到修复。

  曾经修复过《永乐大典》等珍贵古籍的中国古籍修复专家的张平、上海图书馆文献保护修复部主任张品芳担任湖北传习所导师,将采取“师徒传承,口授相授”的方式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据不完全统计,作为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湖北省的古籍藏量有200余万册,需修复的古籍在40余万册,将逐步的开展修复工作。目前,湖北省有222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家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湖北省图书馆馆长汤旭岩表示,湖北历史悠久,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已出现诸多小国,春秋战国时期,南方诸国逐渐统一于楚。与中原文化并列为华夏文明二大源头的楚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孕育,历代先贤留下了众多古籍文献,“成立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将对修复的40余万册受损古籍来说,非常及时而重要。”

  据了解,2008年,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国家图书馆成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国家图书馆在全国有较好古籍修复基础的地方先后设立了“传习所”,目的是全面提高中国的古籍修复整体水平。“楚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留下了众多古籍文献,传习所的成立将对楚文化完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张志清说。(完)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