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70岁钟表修理师入行55年 曾修好20多万元劳力士

2015年05月22日 13:50 来源:三峡都市报  参与互动()

  近日,记者采访了今年已有70岁的邓胜利,他仍在从事着修钟表的工作。眼不花、手不抖,将一颗比芝麻粒还小的螺丝钉拧入机芯对他来讲就像吃便饭那么简单。在一平米见方的修理台上一坐就是55个年头,邓胜利说,只要他还动得了,就会继续修下去。

  痴迷

  从小对钟表就有浓厚兴趣

  1946年,邓胜利出生在万州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因为当时抗战胜利不久,所以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胜利。由于家里有亲戚在原万县市钟表合作社工作,因此,当同龄的孩子还热衷于丢沙包、滚铁环时,邓胜利却对钟表这种精密的仪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咔嚓、咔嚓”圆圆的表盘,三根长短不一的指针一圈又一圈地“行走”,永远不知疲惫。小小的胜利睁大了眼睛,心中充满了疑问,是什么让这些指针可以一直动的呢?那个时候,每一块表对于邓胜利来说,都是一件奢侈的艺术品,虽然可以经常看到摸到,但并不属于他。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的梦想便是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表,虽然这个梦想直到工作好几年后才得以实现。”回忆起小时候的事,邓胜利笑着说道。

  正是由于对钟表的痴迷,虽然家里介绍了许多工作,但16岁的邓胜利哪儿也不去,就要去钟表合作社。家人拗不过他,只好把他送进了钟表合作社当修理学徒。

  同去的学徒有几十人,数邓胜利最小,因此大伙儿都叫他“小胜利”。别看邓胜利个子小,但学起修理来并不比其他人差。每天将头埋在钟表堆里的邓胜利,并没有把修理钟表完全当成工作,而是作为一种乐趣享受,修理技术也从生涩渐渐变得精湛起来。

  邓胜利说,刚开始学修表时,将一块表拆成零件要花上半天时间,而且手忙脚乱,常常将一些精密零件搞丢。后来,一块普通的机械表在他手中,从拆到装最多只要三十来分钟。

  改革开放初期,邓胜利作为单位骨干,被派往外地回收旧表。回收旧表需要过硬的技术和细心的观察,如果收购价格高于其本身价值,那么就会亏本。凭着多年的经验,一看二摸,邓胜利便能大致估出这块表的价值、新旧程度等。几年里,他和另外两位同事四处收表,为单位创造了一笔不小的财富。

  “有些收表的仅仅把表当成了商品,而我却把经手的每一块表都当成一件工艺品来考量,因此大多时候只赚不赔。”邓胜利回忆,对钟表的无限痴迷对他的事业有着很大的帮助。

  踏实

  用精湛技艺和诚信态度“说话”

  邓胜利告诉记者,修钟表一定要静得下心来。天气炎热的时候,在修理台前一坐就是一天,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滑落下来,从放大镜的缝隙流入眼角,扎得眼睛像针刺一样难受,但仍要坚持。许多零件和螺丝钉还没芝麻粒大,用夹子夹起来时手不能抖,力度也要控制得刚刚好。“总之一句话,修理精密仪器时一定要心无旁骛,心如止水。“邓胜利说。

  学有所成后,邓胜利自己开了家钟表行,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个年代,几乎人人都戴表,加上邓胜利的修理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因此生意一直还算不错。那时很流行落地钟,谁家的落地钟坏了,邓胜利准会在别人下班后赶到家中,不辞辛劳地将机芯搬回店里修。修好后,再把机芯送回去。

  一次,一位女顾客将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拿到邓胜利店中修理,顾客称掉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零件,拿到专卖店里检查后,要价2800元,而且要等一个月。邓胜利熟练地将表拆开后,发现这个零件只值三十块钱,而且正好店里有,就将零件装配了上去,手表瞬间就在邓胜利手中“复活”了。一旁的朋友悄悄给邓胜利递眼色让他多收点钱,而他坚持只收了零件成本费三十块钱。

  “这位女顾客很感动,后来把她的朋友都介绍到我这里来了。”几十年来,邓胜利都凭着自己过硬的技艺和诚信的态度,不仅积累了很多客源,也结交到各行各业不少朋友。

  “许多客人都把表交到我手中,定好取表时间后便放心地离开了,有时候我还提醒他们要不要看着我修,他们都说信得过我。”邓胜利说,他既修过几块钱一只的儿童表,也修过价值二十多万元的劳力士,不管表的价值大小,在他眼里都是一样,他都会竭尽所能让表复原,继续为主人服务。

  坚守

  行业没落时仍咬牙坚持下来

  一路走来,邓胜利的许多同行都改行做了其它工作。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随着传呼机、手机等渐渐普及,手表已不再是人们的必需品,这个时候,许多当年和邓胜利一起“并肩作战”多年的同事尘封了这门手艺,寻找其他岗位另谋生路。一些关系好的同事也劝邓胜利放弃,并给他分析钟表行业已经开始渐渐衰败。而他,却一直咬牙坚持着。

  “生意最惨淡的时候,几天都卖不出去一块表,修表的人也寥寥无几。”邓胜利店里的几名员工都担心钟表店快撑不下去了,虽然邓胜利也很担心,但他一直安慰、鼓舞员工:“你们不要担心,只要邓叔叔还在,大家就不会挨饿!”

  在钟表修理行业还兴盛的时候,邓胜利便坐在修理台上不停地修表,而当这个行业开始走下坡路逐渐没落时,邓胜利仍坚守在一平米见方的修理台上。”只要还有人在用表,就需要维修,那么我就不算失业。“邓胜利说,当时他的想法就是,就算万州只剩下最后一个人戴表,他也要为这个人服务下去。

  正是这份坚定不移的坚守,让邓胜利从钟表行业受到冲击最大的时候挺了过来。近几年,钟表行业渐渐复苏,用邓胜利的话来说,手表以前只是单纯地作为计时工具为人们所使用,而现在的手表,不仅是穿正装时的必备装饰之一,还是一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执着

  不顾家人反对继续“折腾”

  钟表行业回暖,而邓胜利也到了古稀之年。他的“胜利钟表行”主要由女儿在打理,原本该在家享清福的他却怎么也坐不住,仍然每天都会到修理台上“坐阵”几个小时。记者了解到,邓胜利到外地出差时,同行的后辈们都尊他为长,同辈们也热情地叫他“胜利大哥”。原来,今年70岁的邓胜利目前已是整个渝东北片区年龄最长的钟表维修师傅,比他年纪大的师傅都已因各种原因退出了这个行业,只有他还对钟表维修保持着最初的那份热情和执着。

  邓胜利说,随着年龄增大,难免会这里疼那里疼,但只要一开始修表,他就会立刻精神抖擞,病痛就不见了踪影,这让他自己也觉得奇怪。

  今年年初时,邓胜利忽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经过我多年的调查,发现除了商场柜台外,万州还没有高端品牌手表的专业卖场。”经过深思熟虑后,邓胜利决定把胜利钟表行留给女儿,然后用自己的全名注册开一家手表卖场。

  邓胜利的想法遭到了不少亲戚和朋友们的反对。“你都这么大年纪了,好好在家里享福嘛,还出去折腾啥子,万一身体拖垮了怎么办?”妻子和女儿眼中满是担心。邓胜利的朋友们也帮他分析市场不好、房租太贵等因素,劝他放弃这个念头。

  “他们说我折腾,我还就是要‘折腾’一次。”邓胜利不顾家人反对,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着手装修自己的新门店。邓胜利的朋友都拗不过他,但也被他执着的精神所打动,并表示一定会支持他的决定。

  邓胜利有句口头禅:“当我老了……”比如朋友告诉他哪里哪里的风景很美时,他便会说,“当我老了一定要去看看。”大伙儿笑他,70岁的人了都还不承认自己老,那要什么时候邓胜利才觉得是真正的“老了”?

  “我觉得,只要我眼睛还看得见,手还不抖,还能继续坐在修理台上修表,就不能说是老了。”邓胜利说,只有等到真正做不动了的时候,他才会承认自己老了。

  心愿

  带出一批徒弟继续服务市民

  记者了解到,聚集着邓胜利全部心血的新店面将在最近几天正式开业,这也算了了他的一个心愿。但邓胜利告诉记者,其实他还有一个心愿。

  “我想让咱们万州人的钟表不管患上什么‘疑难杂症’,都不用淘神费力去外地修理,在本地就能获得维修。”邓胜利说,如果万州没有维修钟表手艺的人了,那么他也要带一批出来。

  邓胜利告诉记者,他的另一个心愿便是能收徒弟。“现在我也有徒弟,他们很认真的在学习技艺,如果有年轻人愿意学习,我也很乐意将我的手艺全部传授。”邓胜利笑着说,关于收徒这件事,起初家里人也不赞成,觉得自家吃饭的手艺干嘛要传给别人。

  “但我给子女们讲了这么一个理,我不可能修一辈子钟表,他们也不可能修一辈子,而只要有人用表,就肯定要有人继续修下去,所以与其将手艺带进棺材里,不如传授给爱好这一行的人,让他们可以继续为万州人服务下去。”邓胜利对记者说。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