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原创音乐剧《摇滚-西厢》发布 编剧:是经典的再生

2015年05月27日 2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原创音乐剧《摇滚-西厢》发布编剧:是经典的再生
编剧计文君
导演陈刚(右)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宋宇晟) 今日,大型中国原创音乐剧《摇滚•西厢》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该音乐剧的编剧计文君认为,这次改编是“经典的再生”。

  剧本创作了七版 编剧:是经典的再生

  《摇滚•西厢》以中国古代经典《西厢记》为蓝本,对其进行了再创作。据介绍,《摇滚•西厢》剧本先后创作了七版。

  这部音乐剧的编剧计文君坦言,不断的改动有些“痛苦”。但她同时也认为,这次改编是“经典的再生”。她说:“经典的再生,不是复活一个老故事,而是创生一个新故事,新故事承载着老故事最为本质的文化基因,同时也有自己新的血肉之躯,怀着生生世世的痴情,让经典重生于当下。”

  之所以在“西厢”之前加上的“摇滚”二字,是因为摇滚是一种精神。“它代表着对自由的向往、对自己理想的坚持、对自己价值观的充分认定。”

  她认为,“这种(摇滚)精神和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而“摇滚”两字则“是我们对中国古典精神的一种深入发掘,然后用今天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而另一种“再生”,体现在该剧在舞台上呈现的方式。“这是一种都市的、现代的表现方式,并且加入了一些东方的元素”,该剧导演陈刚称。

  他说:“这与传统戏剧之间还是有差异的。但是因为它的题材本身是我们民族的东西。所以在我们的再编过程当中,肯定会有东方的元素在里面。比方说,我们在人物上,加入了普救寺门口的一对石狮子,长安朱雀门门口的石狮子和花园院墙这三对拟人化的角色。通过他们之口,来叙述故事并表达创作者的评价意识。”

  改编京剧、越剧《西厢记》结局 让观众想好好谈场恋爱

  原来在京剧、越剧中的《西厢记》演到崔莺莺送张生赶考就结束了,而《摇滚•西厢》故事到这里才刚刚开始,故事以大唐贞元年间的长安为文化时空进行的全新创作,重新书写的张生与莺莺的命运。

  在计文君看来,原先的结局就是当时的人对“青春的伤痛记忆”。“这个结局,我把它称为古代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而在编剧过程中,计文君也觉得,“结局是个大问题”。在她眼中,《摇滚•西厢》几乎是在续写京剧、越剧中的《西厢记》。

  计文君坦言,去续写这样一部作品,有点“自寻烦恼”的意味。“但是音乐剧中需要有一个结局,因为对于一部剧来说,结局是安放其意义的所在,如果没有结局,(这部剧的)意义就无从安放。”

  说到《摇滚•西厢》的结局,计文君说:“这不是个大团圆的结局,我认为是个诗化或者理想化的结局。”

  “这(结局)其中包含了对热情、对勇敢、对爱、对忠诚的敬意和向往。我觉得,可能所有人看了这个结局想到的就是:最不辜负青春的方式就是好好地谈一场恋爱。”她说。

  对语言的改编:不是翻译,而是再创造

  《摇滚•西厢》既加入了文言的优美,又有现代气息。这就要求,在音乐剧中,编剧除了要改编了原有的情节,还要将原来文言式的语言转换成现代的中文。

  谈及此,计文君说:“我觉得中国的语言是最优美的。《西厢记》以前的版本,无论是元稹的《莺莺传》,还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其中都是用的文言,或者是诗歌。”

  她认为,将“文言或者诗歌”转换成适合当代人口味的中文并不能称之为“翻译”。“我觉得这都是不能翻译的。而作为我们音乐剧的歌词,这不是翻译,而是再创造。”

  此外,据介绍,谭维维还将献唱该剧主题曲。中国原创•音乐剧《摇滚•西厢》将于6月5日登陆北京展览馆剧场首演。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